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2018-05-14吴丹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建设路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吴丹

摘 要 当前,新农村建设围绕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处于深入推进的阶段,虽然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农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从城市转向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污染问题更严重,不仅影响了农民的身心健康、生活环境,还影响了农村的生产与发展,因此必须认识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基于此,通过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环境制约因素和治理路径,有利于及时解决环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型农村与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7.057

在党的十八大上,建设生态文明被纳入“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现代社会,农村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设新农村的发展进程。据201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如果想要深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加大推进农村居住环境整治的力度,全面治理好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有利于农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和谐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专家们的重视,从不同角度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还需要结合实践探索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路径。

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1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农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

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建设,就要从以资源消耗和追求质量为主的生产方式转型为注重节约资源、争取质量和效益并行、农业实现以科技创新为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就要积极治理农村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

1.2 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实现美丽新中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梦,城市和农村环境都要美好。这就必须搞好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改善农村的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只有治理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土壤恶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才能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实现农民生活美好富裕、环境整洁干净、生产发展可持续、乡风朴实文明的目标。

2 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

2.1 农民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

农民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民觉得缩小城乡差距、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增加收入,多修路和多盖房子就够了,导致在生产生活中只盲目追求利益,却忽略了保护生态环境。1)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污水随意排放到河里,造成水源与土壤污染。2)有些地区的农民在农作物收获的季节,无视“禁止焚烧秸秆”的标语,趁夜里无人监管的时候非法焚烧秸秆,对土地和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破坏。3)有些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破坏了土壤的酸碱平衡,使土地丧失了自我调节能力。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

用来保护环境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实施。目前,保护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两方面的重要难题:1)资金不足,政府的投入资金有限,分配给环境保护方面的设施资金不足;2)农民不重视环境保护,更不重视保护环境设施,从当前来看,不只是农民,政府对此也不够重视。

2.3 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监管不到位

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只有有效地监管保护才能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保护环境的力度有所加大,环境治理能力也有所提升,但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保护和治理仍处于滞后状态,与农村生态环境有关的监管体系、法规制定还不完善。由于很多地方政府没有对空气质量、土壤状况、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也没有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制订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划,只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保护环境。

2.4 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存在盲目性

目前,新农村建设围绕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处于深入推进的阶段,虽然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农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扩大建设规模、盲目求成的现象,还存在规划不合理的问题。例如:1)有些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多引进赚钱多的工程,修宽路,多盖房子,只顾着建设工厂、招商引资,大量地占用了耕地,滥砍乱伐,导致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下降,进一步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严重的问题;2)有些人认为环境被污染后还可以再治理,却没有意识到治理比保护更难,引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后,造成的伤害是永久的[2]。

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3.1 增强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农民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主要参与者,只有不断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才能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1)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要深入群众,然后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途径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和做法。2)设立宣传文化墙,营造全民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不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3.2 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1)各地方政府应当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2)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力度。3)拓宽融资渠道,吸纳社会企业资金投入其中,并且对主动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企业进行奖励与扶持。

3.3 发展生态农业新科技,推广生态农业

1)鼓励农业科技研究人员研究生态农业,根据农业的实际需求发展生态农业新科技。2)推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并采取多种措施让农民接受并认可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灌溉率,增加产量。3)推进农村进行环境自治,成立农村环境保护协会,使农民群众牢牢树立环境保護观念,改变传统陋习,自觉保护乡村环境[3]。

3.4 因地制宜,合理地规划新农村建设

1)根据农村的基本情况合理规划出居住区、种植区、工业区,使资源能够得到循环利用。2)根据当地农村的特色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从城市转向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严重,不仅会影响农民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农村的生产与发展,所以必须认识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而如今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首先解决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才能实现预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对农村来说,可持续发展应包括新生态农业、新生态工业、新生态旅游业等在内的产业体系。当地政府应通过增强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环境设施建设、推广新生态农业等有效途径,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不止农村生态文明,甚至人类生态文明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张雪瑞.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16,3(7):8-9.

[2] 陈润羊.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以甘肃省泾川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6,21(1):36-39.

[3] 朱玉利.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路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34(1):82-8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建设路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