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工基建项目内部审计职能的思考
2018-05-14李刚
李刚
目前,国防科工局强亿军工基建项目闭环管理,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举措,审计监管思路在调整、内容在拓展、方式在创新。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项目单位内部审计职能,对发现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可以本质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少验收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 军工基建项目 思考
基本建设项目具有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工艺复杂、涉及环节多等特点,军工基建项目在具有基本建设项目所有特点的同时,因为资金来源全部或者部分为国家财政拨款,在项目实施日常监管以及审计、验收等环节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目前,国防科工局强化军工基建项目闭环管理,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举措,即抓前段项目立项评估评审和后端项目竣工财务決算审计和验收,促进项目实施科学、规范、高效,相关验收审计工作均由国防科工局自行组织实施。内部审计工作是各级法人单位的法定职责,是实施军工基建项目全过程监督控制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项目单位内部审计职能,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发现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可以本质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少外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工作对于军工基建项目的现实意义
(1)规范项目实施管理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国防科工局加强了军工项目全过程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项目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放激发活力”“以管规范秩序”“以服提升效能”的新格局。在落实国家减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的同时,国防科工局进一步加大了审计监管力度,以保证改革实现好的效果。根据国家“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将审计对象覆盖到所有项目类型和所有项目单位,将审计内容覆盖到军工项目全过程。并重新恢复了军工项目中期监督检查工作,实行检查人员、检查项目“双随机”的抽查制度。建立了审计问题排名通报、审计发现重大问题整改追踪、审计复审、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等创新的审计管理机制。对军工项目挪用资金、虚假招标、未经批准擅自不招标等重大违纪违规问题采取全行业通报、限期整改、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停止拨付项目剩余财政资金等处理处罚措施。
在军工项目审计监管新的思路、内容、方式大背景下,项目单位内审机构针对建设周期长、投资较大的重点项目、项目实施管理的重点环节、验收审计经常披露的重点问题开展重点监督检查,可以查漏纠偏,及时揭示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组织对发现问题严格整改和归零,降低违规风险,为规范项目实施管理保驾护航,进而促进外部审计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降低项目单位经济损失风险
按照目前军工基建项目验收审计程序,验收审计进场前项目单位应完成工程价款结算相关手续,审计需对工程价款结算进行复核,重点内容包括:工程价款结算内容是否属于批复的建设内容,是否存在擅自提高标准、扩大规模、增加建设内容等情况;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审核结果进行抽查,对项目单位自行组织的结算审核结果进行复核,审查工程价款结算是否合规合法,结算结果是否准确。因此,与其他资金渠道投资的基建项目不同的是,军工基建项目在项目单位、施工单位办理完成工程价款结算、支付工程款后还需接受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工程价款结算结果不准确,进而出现审计核减投资等情况,相关的经济损失需由项目单位承担或者负责追偿。然而,接受审计复核的工程价款结算结果已经项目单位、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三方签字认可,受到合同法保护,对合同甲乙双方具有同等法律约束力。因此,由于工程价款结算结果不准确导致的验收审计审减金额较难以从施工单位追回,部分经济损失最终由项目单位承担。
在目前军工基建项目验收审计工作模式下,通过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提前对工程价款结算工作进行过程跟踪、差异纠偏、结果把控,对于批复外建设内容按管理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对于工程计价错误及时更正等,从而有效提高工程价款结算工作质量,降低项目单位自身经济损失风险。
军工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如何开展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职能机构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置。按照《审计法》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项目单位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相关审计内容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内部会计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基建预决算审计等,与其他类型审计项目相比较,军工基建项目审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综合性、专业性。前些年,军工基建项目审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合规性审计;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金额的正确性审计;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资料完整性审计;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审计。近年,在上述审计内容基础上,国防科工局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军工项目财务决算审计内容,包括:增加项目招标投标执行情况审计、增加项目实施过程中调整的合规性审计、增加工程价款结算复核审计、增加对大额自制设备成本费用审计、增加对内部控制情况审计,由之前的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向综合审计转变。可以看出,要完成好军工基建项目审计工作,需要财务会计、工程造价、项目管理、招标投标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配合履职。
目前,大部分项目单位内审机构主要由财务人员组成,要完成好军工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首先需要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等方面予以保障。对于已设立审计委员会的项目单位,可以在单位董事会或董事长的领导下,调配单位各个部门人力资源成立审计组执行军工基建项目内部审计任务;对于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单位,内审机构也应主动履职,积极寻求单位领导支持、各部门理解配合,选调单位内部“政治硬,本领强”人员执行相关任务。考虑到一些项目单位没有工程造价等方面专业人员,内审机构可以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完成相关工作,并按规定做好中介机构选定、考核评价以及成果运用等工作。
(2)完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
良好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应解决独立性、审计组织形式、审计对象选择、审计质量控制等问题。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内部审计没有独立性就不能称为正真意义上的审计。内审机构应具有充分的组织地位使其完成审计职责,确保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行为的不受限,保护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性条件是:一是内审机构应具有良好的组织状况;二是审计组成员应独立于所审计的活动之外。因此,理想的审计组织形式应该是集团层面组织对下属项目单位承担的军工基建项目进行垂直审计或者在集团组织领导下下属项目单位进行交叉审计。审计对象的选择方面应注意突出重点,一是选择重点项目,优先选取项目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工艺配套复杂的项目;二是选择重点单位,优先选取项目管理力量薄弱,或验收审计、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单位。
保持审计独立性、优化审计组织形式等最终是为审计质量服务,只有军工基建项目内部审计质量较高,才能有效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审计建议,促进项目实施管理水平提高。军工基建项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应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质量进行多级复核外,还应把握军工基建项目的特点,对重要环节、重点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审计,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效果,切实提升内部审计质量。一是关注重要环节,军工基建项目的重大变更、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工程结算等应确定为内部审计监督的重要环节;二是关注重点问题,对物资采购、合同分包、暂列金及暂估价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或者一段时间内在某一方面普遍存在的重大管理问题,应作为内部审计监督的重点问题。
(3)加强内部审计结果运用
实施军工基建项目内部审计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对发现问题进行有效整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少验收审计风险。只有加强内部审计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震慑和预防免疫功能,以完善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作为切实推动项目规范实施管理的重要措施,才能促进单位全面提升遵纪守法的意识,实现内部审计目的。
一是建立审计问题通报机制,实现问题公开、整改公开。对审计发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和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等,在一定范围内不定期进行通报,以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对整改不力的单位(部门)进行通报,问题严重的按规定进行经济问责。二是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机制,确保整改全过程、整改严标准。建立审计整改跟踪台账,对整改的内容、措施、责任人、进度、结果等进行登记管理;组织各类审计整改和整改结果的确认,督导各业务部门按职责负责整改结果的初步认定,对审计发现的各级各类问题做到整改归零。三是严格审计整改归零标准,确保审计整改彻底归零,从事项整改、举一反三整改和源头整改等三个层面进行。做到问题不清、定位不准不放过;原因不清、根源不明不放过;解决问题措施不力、效果不显著不放過;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不完成不放过。四是严格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制,兑现考核。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是问题整改第一责任人,对重大问题亲自抓,杜绝屡审屡改、屡改屡犯;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承担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负责组织、指导和督促整改工作的落实;内审机构承担问题整改的监督责任,负责提出整改要求,并对审计整改结果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
[1]王文婷,做好基建项目内部跟踪审计[A]中国商界2008年第10期
[2]吴风奇,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A]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