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分析
2018-05-14郑伟
郑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使得作为跨国公司编裁合并财务报表前提的外币报表折算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不同折算方法则直接影响到合并财务报表对于经济实质的反映程度。因此,本文通过对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我国企业折算方法的选择进行探讨。
外币 折算方法 方法选择
引言
外币报表折算是会计实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今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不同的学者对于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选择具有不同的看法,而不同的折算方法则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提供,信息的提供又会直接左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进而对公司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本国经济现状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比较分析
折算方法包括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法、货币性和非货币性项目法、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由于前两种方法的缺陷,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方法主要为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
(1)时态法
时态法,是针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计量方法和时间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的一种方法。强调折算只是一个计量过程,因此不能改变计量项目的属性,只能改变计量单位。
优点在于使折算的资产负债保持与交易发生时的计价基础相一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克服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的缺陷。其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但在会计实践中同样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在于将折算损益包括在当期收益中,在浮动汇率体制下,汇率的变动可能导致收益的波动,甚至可能使得原外币报表的利润折算后变为亏损,或亏损折算后变为利润,使母公司的报告损益比单纯从事国内经营活动的公司显得更加多变。同时,这种方法改变了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的财务比率不符合实际情况。
(2)现行汇率法
现时汇率法假定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都要受到现行汇率变动的影响,因而对外币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负债项目均按现行汇率折算。
优点在于简单易行,它实际上是对外币报表中的资产、负债项目乘上一个常数,折算后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之间仍能保持原有的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折算过程中不考虑附属公司所在国会计准则与母公司会计准则的差异,不体现会计政策,不改变报表性质,仅仅改变表述形式。而同样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在于该方法假定附属公司以所在国货币表示的外币资产和负债项目都要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其次,在历史成本模式下,以现行汇率折算以历史成本计价的项目,折算后的金额既不是以母公司所在国货币表示的历史成本,也不是外币的历史成本,既不是现行市价,也不是可变现净值,因此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并导致外币报表的某些项目的实际价值受到歪曲,从而影响合并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我国现行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分析
(1)现行选择的评价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规定企业在外币报表折算时应采用现行汇率法,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一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境外投资规模扩大、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市场化等因素都使跨国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表明现行汇率法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将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更直接关系跨国企业的直接利益。
其次,从现时汇率法的前提假设看,其假设所有的外币资产和负债都承受汇率变动的风险,由于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基本上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这种假设很少成立。
最后,从现行汇率法的特点来看,其不适合作为跨国公司经营组成部分子公司会计报表的折算,而就目前而言,我国跨国公司主要是出口贸易型公司,境外机构或子公司大多都是母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经营战略与资金筹措仍旧依靠母公司的投入,对母公司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现行汇率法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理想方法。
(2)未來的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就我国外币报表折算而言,采用时态法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适合我国发展的国情,原因如下。
首先,时态法更能满足会计报表阅读者和使用者的需要,时态法将母子公司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报表的折算,与现行汇率法相比,能够提供如实反映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更能满足合并报表的要求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公司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同时,时态法不改变计量项目的属性,而只能改变计量单位,更有利于对于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要素予以如实反映,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其次,时态法更符合收益计量的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即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负债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同时,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要求首先界定每笔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确保了企业在各个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从源头上厘清该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影响及后果,为确定某一期间流量概念的收入和费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资产负债观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解交易和事项实质的方法,旨在用一种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最相关的方式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该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可以看出,时态法对于折算调整额的性质的认识,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而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收益计量的资产负债观将会代替收入费用观。因而,时态法将会更符合发展趋势的要求。
最后,针对时态法存在的最大问题,即将折算调整额计人当期损益,这使得跨国公司的报告损益受汇率变动影响非常大。但随着全面收益表成为企业的会计主表,通过把时态法下的折算差额列入全面收益表可以很好地消除时态法下的不良经济后果,使得时态法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减弱,更加适用于我国发展情况。
[1]杨向东,“跨国公司合并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财会通讯》,2017年第22期。
[2]程兰花, “对我国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策略的思考”,《财会研究》,2012年第11期。
[3]汪士果,“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演进与货币观念变迁”,《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