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
2018-05-14王婷婷
王婷婷
本文以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重点研究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认为立足自身发展实际,扬长避短,相信未来发展前景大好。
SWOT分析
河南农产品 出口贸易
优势
地理环境优势。河南古称中原,地处黄淮海平原西南部,地势、土壤、水源、热量等条件适宜农业生产,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发展集中地,享有“中国粮仓”的美誉。河南是汇通国内四方的交通要地,已构建公路、管道、铁路、水运、航空等相结合的交通运输网,九条铁路干线和四条铁路支线在省内交汇贯通,河南高速通车里程全国第一。
劳动力优势。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充足。中原崛起战略等政策的实施,使河南外移劳动力开始回流,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及发展推动各类型企业增多,劳动力回流量日益增多。而回流劳动力由于掌握外省的一些技术及管理经验,劳动力质量相对提升。
品牌优势。河南豫剧《你说说俺河南都有啥?》很好地传达出河南特色农产品优势,好多已享誉国内外,譬如“好想你”的新郑大枣;“绿茶之王”的信阳毛尖,曾在参与国家级绿茶综合品质评比中荣居首位。另外,洛阳牡丹、道日烧鸡等也享誉国内。河南已有6个全国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约20家农业类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运营。
劣势
出口企业规模小且分散。河南本身企业基数较小、经营质量不占优势,出口企业较少,大多分散经营,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另外受传统投资思想影响,好多企业将利润投资于安全保险的不动产,用于企业扩建、更新设备的资金较少。相比沿海城市,本省企业规模较小,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
资金不足。大多数企业通过贷款缓解资金短缺,一旦政策有变动,好多企业将出现资金周转难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压缩很多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商业银行也制定较严谨的信贷条件,而大多企业很难满足。且劳动力、原料、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农产品企业发展更为困难。
专业人才不足。相比于沿海城市,河南外贸经济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且分散,加上资金周转问题,外省相关专业人才很难被引进,而本省专业人才却因外省优越的就业发展机会外移,省内专业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且对农产品专业知识有较深领会的人才较短缺。
缺乏科技支撑。虽然莲花味精、大用集团等已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认定,但省内多数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是技术落后、开发力不足。省内有很少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即使有建立,最终也因资金、人才、技术限制,常不能起到应有作用。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技术是其生存的关键,创新是其发展的指向标,而缺乏科技支持,企业发展步伐极有可能放缓。
宣传力度不足。如今,新媒体层出不穷,只有顺应潮流,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省内企业在国内大都有品牌宣传,但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宣传方式、渠道、成本及信息对称性等方面,品牌宣传成功率较低,最终影响农产品出口量。
农产品出口管理体系不健全。大多数河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分散经营,相关制度规范性欠缺,出口管理体系跟不上。不规范使用农药、化肥及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包装、质检指标不足、设备欠缺等都影响农产品质量及出口。另外,农产品出口标准与出口目标市场标准有出人,急需逐步完善。
机会
“一带一路”的战略推动作用。2015年,国务院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农产品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下,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这对于河南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是很好的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包含6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多处于中等收入水平,一半以上处于低收入水平,农业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个要素。近几年,河南和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中亚国家在畜禽养殖、良种培育等方面共同合作开发多个项目,合作潜力巨大。
世界市场广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在农业国际化进程中作用显著,首先,各国市场逐步交融,产品交流加深,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借鉴,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引进使得河南企业进一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缓解自身出口發展困境。其次,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更加便利化,本国保护主义、市场阻碍更小,企业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威胁
竞争激烈。不同国家在农产品生产方面有自身特色,在农产品出口量方面,东南亚地区是河南农产品出口企业强有力的竞争者。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相比越南、菲律宾等国,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使得农产品价格竞争力降低。而国内山东、福建、东北三省等地区都是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加工地。河南农产品总出口量居中部六省前两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其间差距明显。综合国内外市场状况,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竞争激烈。
绿色贸易壁垒。其涉及进口检疫体制、绿色技术指标、环境法规等多方面,出口产品往往由于某种成分含量不合格,出现赔偿、扣留、退货甚至禁止该产品进入其国市场的情况,损害品牌声誉的同时,也降低了市场占有率[4]。并且,农产品出口企业为达到环保标准,增加环保检测,调整产品外包装、商品广告、出口标签等,这些都需要费用,隐形中增加了出口成本,价格优势弱化,市场竞争力减弱,并且伴随着市场占有率与出口份额的削减,相关企业的出口效益锐减。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河南省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只要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改善不足之处,搭乘世界市场快车,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1]张月莉,郝放.农业集群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一一以黑龙江“寒地黑土”品牌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34(06):7-13+110.
[2]孙龙中,徐松.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8(02):26-34.
[3]曾建民.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及效果[J].经济纵横,2004(10):42-44, 54.
[4]董思茗.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