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常态下互联网彩票的发展之路
2018-05-14郭林
郭林
随着科技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购买彩票逐渐为购彩者接受并青睐,但是因市场火瀑而引发的违规事件屡见不鲜,互联网彩票暴露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和操作瓶颈。2015年1月,互联网彩票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停售。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互联网彩票安全健康发展,值得我们研究和探
新常态 互联网 彩票
彩票,也称奖券,英文称“a lotteryticket”,是一种以筹集资金为目的发行的,印有号码、图形、文字、面值的,由购买人自愿按一定规则购买并确定是否获取奖励的凭证。
中国彩票业的发展历程
1987年7月,新中国第一张福利彩票在天津市造币厂印制并通过验收,同年7月27日在石家庄、天津、上海等地发行销售。经历30年的发展,中国彩票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乏味到丰富多彩,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彩票游戏品种格局。目前,中国的彩票游戏品种主要有五大系列,分别为即开型、乐透型、数字型、竞猜型以及视频型。
纵观中国的彩票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 1987年至1989年)。由于长期的压制和偏见,福利彩票在这段时间没能被人们充分接受,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二是,平稳发展阶段(1990年至1994年)。1990年以后,彩票逐步被人们接受,销售额逐年增加,1992年主要采取大奖组、大场面、大声势以及高奖额、低奖面、多奖级的形式销售即开型福利彩票,尝试百万元大奖组销售方式,当年福利彩票销量达13. 76亿元,比上年增长56%。三是,巩固提升阶段(1995年至今)。1995年,随着体育彩票的进入市场,中国彩票市场形成了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共存的局面。鉴于彩票的特点,彩票的经营管理可以进行适度的竞争和营销,由此催生出彩票市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局面。
2000年后,互联网技术在彩票行业全面应用,电脑福利彩票应势而生,新型玩法层出不穷,发行销售方式不断推新,彩票游戏品种越加丰富,形成高位发展的态势。在这一阶段,除电脑票游戏发展迅猛外,即开票、视频彩票等游戏种类也取得了稳健的市场发展规模。在投注方式上,网上投注、手机投注、电话投注、自助投注、电子即开票等也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互联网彩票的发展进程
互联网彩票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相当曲折的历程。2001年前后,中国出现第一批专门进行网络投注的网站.其后随着门户网站的加入以及群体联合投注方式的普及,互联网售彩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由于互联网本身的安全性问题、彩票的跨区域销售问题以及部分非法彩票网站恶意截流彩票销售款等问题,财政部于2002年3月发布《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跨省级行政区域发行和销售彩票须由彩票发行机构报财政部批准,并禁止利用因特网发行销售彩票。其后财政部、公安部、民政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11月6H发布了《2007年第36号公告》,停止非彩票机构主办网站彩票销售业务,整顿彩票机构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业务,规范互联网销售彩票。同年12月24日,财政部、民政部和体育总局发布《2007年第84号公告》,决定从当天起彩票机构及其网站一律停止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一直到2010年9月26日,财政部分别公布《互联网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和《电话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无纸化售彩才第一次在中国获得了合法的身份。不过,两个《办法》都规定了对互联网售彩和电话售彩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2012年9月29日,财政部在《关于开展互联网销售体育彩票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批准500彩票网和中体彩彩票运营有限公司开展互联网销售体育彩票试点。从严令禁止、到立法明确法律地位、再到推行试点,彩票无纸化已经在争议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2015年1月,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總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自查自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互联网彩票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停售。
互联网彩票停售的根结
我国互联网彩票始于2001年,但监管政策的变化导致互联网彩票发展一波三折,正如前文所述,先后经历5次叫停整顿,从2015年2月全面禁售至今已持续23个月,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违规代理出票。一些互联网公司、门户网站、非法网站等在未获资质的情况下擅自开展互联网彩票销售业务。二是虚假出票问题的存在。一些网站在获得彩民购彩订单之后并没有真正的购买彩票(出票)。比如有些网站收了彩民的投注资金,根本就没有给彩民投注。如果彩民中了小奖,网站会把奖金直接给彩民,一旦中了大奖,则会采取跑路的方式。三是造成公益金归属博弈。彩票公益金一般按照1:1的比例分配给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但是互联网彩票的销售额和公益金归属地难以确认,上交地方政府的部分存在矛盾以及利益冲突。四是对互联网彩票管制不足。我国互联网彩票存在私彩(黑彩)的问题,这类“彩票”除了易产生虚假出票问题,更容易引起彩民非理性投注的问题。另外我国互联网彩票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诸多风险,不利于维护彩民权利,也使得对问题彩民的管控更加困难,很容易使其彩票博弈属性的天然瑕疵扩大化。
新常态下互联网彩票的发展之路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宽带中国”战略的日趋深化,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互联网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共同促进网民规模不断增长。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仅2016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半年增长率为3.1%,较2015年下半年增长率有所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1.3%,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较高的普及率赋予互联网彩票行业巨大的用户基数,彩票作为一种标准化产品,其网购体验优于其他产品,互联网彩票将具备更大潜力。
据统计,2013年全国彩票销售额达到3093亿元(其中,互联网彩票销售规模420亿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彩票销售占GDP的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即2012、2013年分别占GDP比重是0.50%和0.54%;2013年彩票公益金规模约为900亿,占总体财政收入的比例也只有0.69%。这一方面说明目前中国彩票业(包括互联网彩票)对整个经济产业的影响不是特别明显,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随着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将赋予彩票业较高的成长空间。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互联网彩票销售是大势所趋,有以下三方面驱动力:一是彩票市场需求巨大。PC端和移动端的门热化有助于引爆互联网彩票市场。中国彩票业年销售额在2000年之后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中高速增长,只有2015年由于互联网彩票叫停等因素同比下降3.8%,国内黑彩市场规模远超官方彩票市场,业内比较保守的估计为官方彩票和黑彩市场的销售比例约为4:6,所以说彩票实际需求巨大。二是彩票销售额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收入。我国彩票销售额的35%作为公益金,在财政收入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公益金会按照各自50%的比例分配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彩票公益金对我国的民生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三是现存的问题有望通过完善顶层制度建设解决。在互联网彩票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都经历过“叫停”和“重启”过程。同样的,我国互联网彩票行业的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牌照收放等制度建设解决。
彩票是一种靠低门槛、随机性和公平性吸引人们参与的游戏活动,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也带有博弈特性。因此,规范管理是互联网彩票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因其虚拟性特点,安全管理难度更大,社会责任要求更高,它给予彩票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目前,《彩票管理条例》和《互联网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对互联网销售彩票进行规范,但这些法规内容更多的体现为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亟待逐步完善并朝着特许经营和适度竞争的市场管理模式发展,只有这样新常态下互联网彩票发展之路才能更加平稳、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