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研究问题的探讨
2018-05-14谢才伦
谢才伦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内部管理手段的逐步更新为各企业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企业只有寻找合适的方法加强内部控制,对企业正在或即将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并将二者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尽可能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质量,盘活并有效利用企业的资产,为企业的长盛不衰打下基础。本文就企业目标导向下内部控裁与风险管理整合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做出一些分析,希望能给企业开展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工作以帮助。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整合研究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增加企业收益、提高资金利用率、扩大企业规模等实施的一系列自我规划、监督和制约活动或方针。一个企业若没了内部控制管理则会自乱阵脚,所以说做好企业内控是掌控全局的第一步。当然,企业内控并非孤立存在的,若只利用企业内控对企业目标进行规划,则很容易使企业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一个企业只有结合其自身内部诉求,对项目决策和人员调配进行合适的管控,结合多项管理工作共同进行,贯穿企业发展前进的主线,才能正确提升内部控制效率而不至于使内部控制变成无实用性的冗余物。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顾名思义,即企业在开展项目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对标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将这些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风险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部分。在客观上,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无时不在改变与调整,企业应以外界环境为导向,及时监控检测市场上存在的可能对企业项目不利的因素,并对内部项目进行一定的预算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是风险管理对外发挥的作用。在主观上通常是企业内部管理与决策时产生的风险,在内部决策时,如果资金过于集中,就会使决策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若此时再缺乏多人决策审批机制,决策的可靠性便会大打折扣,而且有时一个决策的失误会引起“链式反应”,致使企业多项决策失控甚至崩溃,这就会大大增加企业项目风险。
对企业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研究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首先,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风险管理,都是企业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们是互相配合且不可分割的,所以企业应改变将各项工作分配给各个部门独立完成的传统观点,号召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建设工作,当然全体参与工作时要遵循一定的章法,落实责任到人,防止出现管理差错时互相推诿的现象。其次,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一种体现,所以二者的评价方法可以通用,风险评估中所做的数据是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与否的重要凭证。最后,内部控制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大体目标是相同的,它们均是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只是实现的路径不同,所以在其中一项工作发生偏差时,在另一项工作时就会有所体现,此时可尽快调整企业项目方向,使其回到正轨,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2)风险管理可以完善企业制度设施,增强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框架,其执行需大量的制度支持与推动。制度系统的完善并非一朝一夕便能促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才能形成,在探索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优劣制度的选择,选择合理适用的制度是加强企业内控的关键步骤。风险管理时一般需要大量数据审核与监督,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老化的制度措施与办法均无法达到严格的风险管理的要求,这时旧制度将会被更加具有优势的制度所取代。首先,在制度制定上,风险管控的相关人员可参考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先进制度,制定出与市场需求契合度较高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其次是在制度推行时,发挥风险管理的监督作用,规范制度推行方法,改善组织制度运营系统,推动制度的有序实施。当然风险管理作为一种长期工程,不仅是在制度实施时发挥作用,而应该长期对项目数据进行跟踪调查,力求将风险管理灵活运用到内部控制体系中去。
(3)内部控制推动了企业控制风险评估系统的实施
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风险评估在业务办理、批准授权、审核执行等内部控制管理部门都有所体现。因此,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相关的部门应结合全面预算与风险评估,定期抽取业务流程中的各个部分进行风险预算,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算估计,按照其对某个项目可能造成的损失强度进行排序,对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慎重决策,高风险低回报的项目适当舍弃。按照不同的项目流程进行合适的风险评估,有利于企业层次化管理,而不同人员也能在互相沟通联系的前提下各司其职。通过内部控制管理流程,企业项目决策增加了可靠性,可以有更充足的资金进行风险评估,促进企业发展良性循环。因此,企业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前提,稳定的内部条件可以促进企业风险评估系统的实施。
(4)内部控制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效率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能给其他工作塑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管理环境,这是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基础。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是对企业全方位的管控,它是规划企业方向、预测项目效益、调整人员职位、合理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一环。企业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细化风险管理的指标,抓准风险控制的方向。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专门调配团队进行内部控制工作,这些人员不仅拥有专业的管理知识,而且可以利用现代化工具处理信息,为风险指标分析提供参考。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时,可直接二次利用这些已被核实的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结束语
总之,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互为表里,其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主要集中于行动中的互相配合与监督,而风险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书面中的分析与预估,但这两项内容对于企业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可在了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定义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开展这两项内容的结合工作,从而助力企业实现盈利目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唐丽艳.浅谈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J].中国市场,2014,(31):103-104.
[2]黄韶英.企业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与風险管理整合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31):54-55.4
[3]任畅,冯楚楚.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5,(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