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不从弊

2018-05-14臧书德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2期
关键词:国展世俗化

臧书德

【内容提要】以第十、十一届全国书法展的部分获奖及入展作品为主要参照系,旨在透析近年来书法作品在展厅赛事浪潮催化下日渐世俗化的根源和本质,对“高仿书法”“加工书法”“竞技书法”等普遍行为予以盘点解读,探寻这些打书法艺术审美擦边球背后的深层意识和文化动机,并将此现象放置于当代大文化艺术环境中予以审度、剖析,在对比中阐明其隐存的各种文化交集、文化内涵和文化危机,梳理出促进与制约当代书法艺术创作、审美发展的众多因素,以期为自然、本真的传统书法艺术灵魂的回归和复兴尽一己之力。

【关键词】仿真书法 国展 世俗化 文化危机

引言

在诸多精神文化普遍烦躁滑坡的21世纪,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遭受着外在多元化因素的蚕食和夹击,但如何自觉而理性地在文化实践中坚守传统精神家园,并注入新鲜灵活的时代审美血液,这是古老书法艺术在摆脱时弊轻装前进道路上需要直面的重大命题。第十届全国书法大展分为上海和广西两个展区,是中国书协在如此文化背景下推进书法艺术展赛形式世俗化的进一步升级,这种举动,无疑对本已充满名利角逐的书坛又起到了催化的作用。综合展览过后回馈的众多信息显示,其制造的消极效应极为突出。此次展览的作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大面积地千人一面,流于俗弊,备受各种媒体的非议,这不能不引起书法人的自省。

对于此类迹象的存在、延续和形成的当前苦果,刘佑局先生早在第六届全国书法展的时候就已敏锐觉察并做出预警;屠新时先生也多次撰文予以述及且强烈关注,并站在民族文化和战略的高度设立课题进行研究,就当下书法艺术世俗化的类型、走势及时代特征做出了前瞻性的预判和呼吁。

当然,任何历史时期的书法艺术生存态势,总是以其特有的形式和风格与其所处的时代语境相匹配,它的面貌也在书法史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时代烙印”。对于这种变革的探微,从晋韵、唐法、宋意、明态、清学以降,历来不乏斟酌。究其本质,充分反映了自省的书法人力图将知觉到的书法信息和时代共性以鲜明的文化理念予以囊括的愿望。然而,面对风起云涌的当代加工、仿真、竞技书法,我们该如何将其在历史的坐标上定位?眼花缭乱的展厅书法,该如何与传统书法的文脉基因衔接?展览主流书法作品形式的日渐世俗化走势,其真正潜隐的文化危机到底是什么?这些现象的归因与分析都是书法艺术振兴道路上需要一一破解的课题。

一、书法作品形式世俗化的具体表现类型

在第十届书展上,行、草书体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位置。无论是上海展区还是广西展区都体现了这一事实,但给人的感觉是多数作品形式设计相似或雷同,像是仿真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拷贝产品,各种色彩的搭配极尽美术化之能事,有好“色”倾向;书写内容也大多陈旧、造作、流俗,就像穿唐装打领带,书法元素呈碎片状游离,历史性标志感不强烈,所有作品既没有时代氣息又无法与传统文化的心脉衔接,完全漂浮在传统书法文化的母体之外。

(一)化整为零型。此类书者,将大篇幅的古诗词文字予以分段切割,分别书写在零散的小块宣纸上,然后在进行二次、三次的整合小托,在大格局中塑造古人小巧的雅致,抛媚眼,以期迎合评委的审美尺度。深究此类行为,尽管作者有对书法形式审美的主动思考,但书法文字内容的时序和文气大都不连贯,分批制作的痕迹较重,有“分期付款”的嫌疑,暴露了作者驾驭书法艺术全局“一口气”的能力不足。

(二)纯技巧型。过分追求和钟情于技巧的运用,在第三届扇面展、首届手卷展中就显得十分突出,其表现特点为“泛”“杂”“广”,取法范围比较分散,风格也较为多样化,技法的归因指向不是相对集中。若单纯从技术层面审视,缺乏精、专、深。而第十届国展的绝大部分技术型书家的技法运用则比较集中,他们将复制的发力点定位在魏晋六朝和唐宋,核心为“愚孝”二王,书写者热衷于用笔、用锋、造线的考究,对所有细节进行精雕细琢,极力在方寸之内呈现用笔的精准,却置点线载情载意载道于不顾。

(三)全能型。这一书法创作群体,力图在评委会规定的书写空间里展现自己所有的书体和书法学养。他们或是以大草为主,佐以行书和小楷;或是主打甲骨、篆隶,辅以行楷,将平素所学炖成“八宝粥”,主观上想制作出书法的“满汉全席”,但作品呈现出来的却是画蛇添足的四不像。

(四)混搭型。受构图理念和空间分割思维的强烈支配,是这类书家最明显的创作痕迹。作者从绘画的角度出发,靠“色”和“拼”主打,对书法作品的创作进行大胆地移植和嫁接。主要表现为两个类型:一是载体的混搭。作者将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宣纸进行搭配粘贴,营造突出的视觉效应,以期取得展厅先机;二是文字的混搭。作者将文字的传统书写秩序打破,以制作的手法对汉字的点、线、面进行个性化的整合,玩酷耍炫,期待抓住评委的眼球。

(五)按图索骥型。顾名思义,这是先有图纸后有实物之举。此类书法作品创作形式是近年来刚刚萌生的“新事物”。应该说,展赛主办方在初评阶段要求参赛者邮寄照片的初衷是科学合理的,试图简化组委会和参赛者许多不必要的劳动和物质成本,契合了“低碳”文化的时代要求。但就是这短短的“时间差”,让许多投机者有机可趁。书写者根据征稿启示的要求,先利用电脑软件借助技术手段制作出照片样品寄给评委会,顺利通过初评以后,他们就会按照既成的照片底板进行加工仿造,将摹制作品送进终评环节,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此类行为目前主要存在于篆刻和刻字项目中,书法创作中也有,表现为零星散在,但已呈上升态势。

(六)抄袭、枪手代笔现象。可以肯定地说,抄袭、代笔的做法绝不只存在于书法艺术领域,在文学、绘画、学术理论等领域都严重地存在着,是整个社会的“痛”。这种行为已突破了书法艺术创作的原则和底线,既亵渎了书法的圣洁,也伤害了许多无辜的参赛者,当恨而诛之。

如果再进一步划分,在各类书法展赛中书法创作世俗化的形式还有很多细小的种类,他们走的是迎合之路,打的是投机擦边球。但无论他们作何种变异,其核心价值指向是引起注意,抢占展厅先机。

二、书法作品世俗化的文化特征

由于书法不同审美思潮的此起彼伏,导致书法美学理念、创作观念、评判标准也从单一保守向多元现代转换,创作和审美的思路呈发散式喷涌。书写者意识到,“美”无处不在:温润、雄奇、含蓄、恣肆……“主流书法”和“中心思想”已被消解、弱化甚至反推,个性的感觉、经验和主张愈发得以彰显。有“学院派”对“书法主题”的倡导和坚持;有“个体立场者”对作品形式偏执的拼贴组合;有“抽象主义”对点、线、面、墨等纯形式的前卫性探究。此时观念与思潮碰撞的意义已不仅仅在于孰是孰非,更多的是带给书法人许多扑面而来的新课题,以及如何界定众多日渐世俗化的新风格、新流派、新思维和新特征。

(一)暂时合理性特征。一种短期的书风或思潮能够形成世俗化倾向,首先离不开它生存的时间段及其内容物,就目前展厅书法作品形式世俗化的现状而言,其存在是客观的,是书法大部队追名逐利的必然趋势,也是书法近30年探索新形式、尝试新观念的过程中所滋生时弊的放大和延续。个中原因,有书法艺术自身嬗变的波动,但更多的是官方书法机构在趋利背景下对书法艺术的放纵和失控。

(二)短期泛化性特征。从第十、十一届国展、中青展、手卷展上的作品可以看出,流行的书风依然处于优势,只是在形式的制作上更加投入和细化。如此,是书法创作者对以前既定形式的泛化。从心理学的范畴出发,它是被仿效、加温、强化的结果,是避害趋利行为的选择性认同,有其存在的土壤和文化背景。

(三)趋同性特征。成功的流行必然会激活大批效仿者的从众心理,在一定时段、一定群体内形成同化现象,无论是书法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面貌,还是他们潜在的创作思维,都会出现大面积的类似,造成“千人一面”的格局。总观第十届国展两个展区的各种书体作品,放眼望去,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四)草根性特征。在经济相对富裕的今天,物质不再是横亘在平民与书法之间的屏障,书法作为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如今已是普通百姓家的常客了。这种书法世俗化的草根性、泛漫性特征,其存在的范围和影响既广且远,就像一股洪大的潜流,随时都在涌动着。这股强大的书法洪流“传承”有余,但“正统”不足。

(五)矛盾性特征。矛盾性指的是草根的泛漫与经典的对应关系。站在书法史的高度审视,数量永远不可能与质量划等号。所以,如何在泛漫中诞生经典,创作出具有时代強音、烙有时代胎印的力作,从而树立起书法的时代大旗,一如书史不同时期的钟张、二王、颜柳、苏黄,成为后人膜拜的丰碑,这需要各种矛盾的碰撞和历史的荡涤。

三、书法作品世俗化凸显的文化符号裂变

首先,纵向分析,书法艺术作品世俗化是其在历史进程中“心律失常”的真实体现;横向观察,它是书法艺术过度普及的必然结果。世俗化的潮流所折射的文化意义十分复杂:

一是高雅文化向剩余文化退化的重要途径;二是书法受众与价值普及、异常化的真实描述;三是潜隐着浓厚的商业文化色彩,它走出展厅后则以缺乏书法辨别力的局外消费大众为主要辐射对象;四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书法群体与统治地位的书法群体对话、交流、渗透、争夺和整合的过程;五是经典文化裂解为草根文化的催化剂。

再者,尽管书法作品日渐世俗化的文化意义存在复杂的多样性,但它又和文学、音乐、电视、舞蹈、时装等诸多艺术一样,在时代多元化文化大背景中体现出共有的表象。

(一)传统书法符号的解体。书法作品世俗化后,它的许多符号自然会作大众化与时尚化的延伸,体现在众多艺术领域。从宽泛的自然旅游世界到人工精心制作的影视作品;从浩荡的体育运动到狭长的时装T台表演,可以说它固有的传统文化魅力已被切割为零散漂移的视觉填充物,其艺术生命力也只是短平快的昙花一现。这个过程虽然展示了书法艺术的欣赏价值,但也让人看到了书法艺术所承载的诸多文化内涵肢解的无奈和危机。

(二)一过性消费。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中,许多书法人自发联盟、结社成群,抱着“娱乐至死”的理念走南闯北,举办各种联展和网络秀。这样的过程生产出来的书法作品无疑是瞬间的、浮浅的泡沫,无法用书法的价值和深度去衡量,整个过程中,无论是作者的精神世界还是具象的书法作品,都是一过性消费的产物。

(三)游戏化倾向。既然书法艺术已日渐世俗化,那么它的游戏参与者就会不断递增和升级,他们在参与中释放自我对书法艺术“驾驭”的欲望,在忽略书法文脉的放纵中释放肤浅的书写游戏带来的愉悦和快感。

四、书法作品世俗化的应对策略

当代书法近30年来的拆解与重构,它的前进轨迹已由相对独立的个体行为转向多发的大众潮流。书法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的中心也不再是单纯的创造经典,而是要在普及中均衡,在均衡中萃取经典。这就要求有高度民族文化意识的书法人,对书法潮流发展的理解、判断和定义不能停留在一种一时一地的得失,而应作系统、理性、长远、战略的全面思考。

(一)回归自然。官方展厅对当今书法的影响极其巨大,它轻而易举地就能“克隆”出大量“杰作”“书法明星”和理想的社会效应,而明星与社会影响就意味着丰厚的经济收益。这种畸形而简单实用的经济链,将书法艺术引向了脱离自然的歧途。自20世纪后期至今,书法领域世俗化、碎片化和空洞化现象持续蔓延,暴露出了书法文化的精神矮化与人格落差,以及这一切对民族文化振兴的无形损蚀和严重阻滞。正是基于如此的认知,当代的书法家必须站在民族的立场,回归书法的自然境界,做至情系苍生、意旨高远、师法造化、胸襟率真,笔墨间昭显出“啸竹谈经心正净,书鹅换酒意淋漓”的自然和真实。

(二)补习经典。书法需要“补钙”,补传统经典的“钙”,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当前的书法创作流于形式,走向技术主义趋势,往往只凭技巧和分解文字的能力,忽略了书法本真的传统和情感,灵魂血肉的东西太少,缺少与古人同衔接、共呼吸的思想。所以,在大专院校的书法专业和社会书法队伍中设定必修的书法经典科目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一部书法经典就是一个时代,经典串在一起就是一部书法史。读书法经典,知道书法是“谁”,“根”在何方,有着怎样的“血脉基因”。当代书法只有打通与经典文化、尤其是经典书法的经络,吸收历史的纤维和蛋白质,它才能枝繁叶茂。一句话:今天补习经典,是为了明天创造经典。

(三)横向比对借鉴。如果说“补习经典”是当代书法艺术对“国粹”的纵向溯源、洄游和寻根,是其对自我文化身份标识码的确认和强化;那么横向比对与借鉴就是当今书法艺术复兴和辐射传播的必要手段。作为书法的母国,中国的当代书法应及时密切地与日本、韩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书法活动共振。一来,可以走出去,拓宽书法艺术的影响途径和范围,为中华文明的振兴摇旗呐喊;再者,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吸纳域外书法艺术的新鲜思维和空气,进一步促使中国书法“强标固本”。书法绝不能重蹈中国围棋的覆辙,造成“根扎在中国,花香在日本,果结在韩国”的尴尬局面。可喜的是,中国的书法人一直很警醒,尤其是当下中国书协对兰亭奖、全国综合展名额的大力压缩及靠古,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良性发展及推广找到了强有力的发轫点和制高点。

五、结语

《人民日报》刊载,以“中国”两个汉字为域名的网页已在全球正式启动,华夏古老的文字可以轻松自由地点击转动这个活力四射的世界。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中国汉字与书法的潜力极其巨大!它的辐射范围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进一步延伸繁茂,尚有太多太多的空白需要填补。所以,中国的书法人不但要考虑现时,更需作久远设计,考虑该怎样将传统书法辉煌的接力棒交给后人,让书法艺术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成为装点“中国梦”的一颗耀眼明珠。

猜你喜欢

国展世俗化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基于国展创作影响的当代仿何绍基书法探析
浅析书法临摹与创作
第26届“国展”入选作品占来稿总量比率约为4‰
外乘国际风 内修运营力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艺术鉴赏话雕塑
从“禅宗”到中华阐释美学中的伦理文化研究
悲剧观念的复活与重构
“三言二拍”中寺庙道观的世俗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