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8-05-14赵蕾
赵蕾
“互联网+“浪潮e经对很多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也使得物流企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物流行业基于互联网思维变革发展路径,进行转型升级。本文在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互联网+对现代物流韭发展带来的挑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发展对策方案。
互联网+物流企业发展策略
“互联网+”与现代物流业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优势对社会和行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行业创新力和生产力。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高效物流”,要求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指导意见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便捷交通”的两项重点行动中也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有所提及,要求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整合资源,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
物流行业的发展早于互联网行业,但从目前发展来看已远远落后于互联网行业,现代物流行业在发展中存在制约,通过互联网行业的信息与科技,逐渐对现代物流行业局面产生改变,“互联网+”与现代物流的结合,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1)社会物流总额不断增长
我国物流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不断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社会物流总需求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低于社会物流总额、GDP现价增长。2017年物流业总收入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物流的总额虽然在增速上呈现减缓的趋势,但整体物流行业还是处于一个上升阶段。
(2)现代物流行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较快增长,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截至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以上,全国公路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比2016年末增加7.82万公里。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2.70万公里,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66个,定期航班机场达到228个,年末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2.1万台,公路营运汽车1,450.22万辆。
(3)综合物流企业深度调整,民营物流企業迅速崛起
招商局、中外运启动物流资产重组整合。铁路总公司18个铁路局完成公司制改革。东航物流、中国国货航央企混改启动,顺丰与UPS成立合资公司,海航重组物流板块。民营物流企业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物流企业实现在A股上市,同时一批创新型物流企业跻身新三板。
(4)“互联网+”深入现代物流
互联网+影响下智慧物流以及高效物流不断发展,形成了互联网+与现在物流行业的新融合,物流互联网逐步形成,货运车辆、集装箱、托盘等大量物流设施接人互联网。人工智能加入,无人仓、无人机配送、无人价值物流机器人得到试验应用。互联网+智慧仓储在快递行业得到推广,京东实现了全球首创的全流程无人仓及无人分拣,全部环节均由机器人完成智能仓库。物流大数据推动产业智能变革,云计算、区块链正在从理念变为现实。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深化分工合作,互联网+高效运输、互联网+智能仓储、互联网+便捷配送等创新模式引领发展。
总体来说,我国物流业正处于增速放缓、效率提升、需求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战略转型期。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1)物流业非理性竞争局面的出现
物流企业加入互联网+行列,在国家政策的利好推动下,使得信息化为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并不断扩张。但因物流行业存在准入门槛较低的缺陷,行业中企业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越来越多以互联网为旗号的企业加入到物流行业,为了占有更大地市场份额和利益,会出现基础设施建设重复,互联网产品无创新意识的现象,从而扰乱物流业,带来客户竞争,价格竞争等问题。
(2)互联网与物流复合管理人才缺失
目前物流企业的人才构成中,专业水平较低的操作人员仍占企业人员最大比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接入,简单机械操作人员将被智能化机器或无人机替代,复合型物流人才将成为物流企业管理核心。但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高校不足一百所,复合型人才培养跟不上物流业信息化的发展,管理人员需要懂得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法律、数据分析等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知道物流企业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发展策略
(1)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企业属于服务企业,服务创造价值。物流企业一般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及时接收和传递客户的需求,高质量地完成客户的订单,做到客户满意度至上是大多数物流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现代物流企业需要通过增加业务量和客户群获得利润,“互联网+”背景下,物流企业通过日常物流运营和服务数据,深度挖局客户偏好和潜在客户群,对客户实行精准物流服务,提供不同客户群的有差别服务方案,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并扩大物流企业利润空间。
(2)建设物流行业信息平台,构建一体化配送
随着互联网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必须提升到新的高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物流行业信息网络平台,使物流企业从点到面的连接起来,完成企业资源优化,实现信息共享,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物流服务全程。同时物流企业可以构建自身一体化配送中心,采用现代网络技术监控配送的全过程,强化供应链的控制与管理,形成完善的功能结构链,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附加服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进行跨界融合,促进行业发展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将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在“互谅网+”背景下跨界融合,电子商务可以使得物流企业通过虚拟形式表现,利用这种虚拟环境,寻找各种可能组合,合理安排物流。淘宝通过菜鸟物流进人物流市场,顺丰速递开设顺丰优选跨入电商领域的行为都在践行这一融合。电子商务为物流行业本身瓶颈提供解决手段,而物流发展也是电子商务自身运行的一部分,物流企业与电商企业深度合作,实现行业双赢,促进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4)校企合作,培养综合型物流人才
“互联网+”与物流行业结合产生的先进物流信息系统,优秀物流服务方案都建立在物流企业人才的执行力基础之上,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推动物流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基石。物流企业构建完善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培养,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达成协作,以校企联合的方式,培养更多通晓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流程、信息处理,以及能够进行整体物流方案设计和策划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互联网+”的提出,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使得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迎来全新时代。物流企业应把握机遇进行行业重塑,从而提供更优质服务和全新的物流体验。
[1]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05).1-5
[2]张欣.“互联网+“视域下的物流发展趋势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6(03):66-69
[3]钟耀广,胡青善.“互联网+”革命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6(05) .60-63
[4]翁心刚.对我国物流业特征及创新发展的再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7(03).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