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2018-05-14库丽奴拉·祖尔亚提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生态文明机遇

库丽奴拉·祖尔亚提

摘 要: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面对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日渐匮乏的资源能源已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一大困境。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树立生态理念,抓住机遇深入改革,使经济与生态保持平衡,从而有效实现绿色、可持续生态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格局。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挑战;机遇

由于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均为粗放式发展,过度、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消耗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经济新常态时期,在这样的时代环境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常态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1]。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必须改变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高效率、健康的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水平。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相关问题

1.公众生态意识以及自觉践行意识缺乏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每一位公民均有职责和义务保护环境,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但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低能、高消耗经济发展模式让人们形成了漠视、缺乏关心的意识态度,加之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疏忽职守,对环境管理不重视也进一步影响了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另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了解方面,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程度仍比较低,其践行行为比较差,许多民众没有养成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习惯,继而导致生态环境保护的风气不高,普遍存在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差等情况[2]。

2.注重经济增长,缺乏生态治理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地引导和监督,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以往的经济监督、管理其机制层面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忽略了环境、资源保护,这样的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高度注重经济增长而缺乏生态治理的发展理念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3]。基于治理的层次来看,虽然我国法律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仍然无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基于政府部门的层次来看,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方经济增长,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往往以牺牲当地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政绩”,最终导致生态治理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4]。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发展绿色生产,促进生产美化

在经济新常态引领下,大力发展和推动绿色生产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倡导理念,构建污染少、资源利用率高的产业结构是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加快和促进绿色产业发展,从而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绿色、低碳、环保增长。经济新常态的深化日益显露了傳统经济的弊端,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的机遇,国家在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将经济增长转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近些年来,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增长方式开始逐渐转为绿色、环保的增长方式,绿色产业、绿色科学技术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发展绿色生产,促进生产美化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5]。

2.增强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的经济的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传统经济发展过度消耗资源,以高投入、高消耗为发展战略,这样的经济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我国的环境压力越来越严峻,如中国近年来频繁的雾霾天气即是环境污染造成的产物。当前,我国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规划发展布局之中,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建设和构建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增强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意识,是提高环境质量,降低污染,促进绿色发展的关键[6]。为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宣传工作,从而让全民均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中来,让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全民共同的价值观。

3.平衡及协调经济与生态发展关系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经济开始逐渐由粗放型经济模式转为节约型经济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原生态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水平,更应该高度重视环境生态的保护,保证经济与生态发展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下,在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资源保护,继而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7]。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认真做好相关的环境评估工作,不可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前进动力,而应该摒弃和淘汰传统的过剩行业和过度依赖型产业,从而从根源和本质上保护生态。与此同时,应以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前进动力,不断创新和改革经济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来[8]。

4.倡导健康、自然的消费模式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倡导健康、自然的消费模式能够更好地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处理社会需求和自然资源方面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矛盾的产生,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能仅通过过度生产来扩大内需,拉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的消费模式呈多元化特征,那么,应如何使多样化的消费方式回归到健康、自然的消费模式上来呢?从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情况来看,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其消费重心也逐渐由低端商品消费转为高端体验消费,为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城乡居民的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倡导全社会健康消费,构建健康自然的生态生活方式,以环保、节约、低碳为理念,逐渐转变模仿消费的不良行为习惯,从而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及机遇,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改革,保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政府及相关企业部门应抓住机遇和挑战,调整经济结构,从而促进经济的高效、健康增长。

参考文献:

[1]庄贵阳.经济新常态下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庄贵阳研究员访谈录[J].阅江学刊,2016,8(01):15-20+142-143

[2]李虹.经济新常态下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路径选择[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05):56-60

[3]李雪.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的维护与建设——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李济广教授访谈录[J].经济师,2016,(08):6-7+9

[4]段勇,刘德亮.经济新常态视域下建设赣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初探[J].老区建设,2016,(18):27-29

[5]邹传婷,王萍.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研究——从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出发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2017,(02):150-153

[6]杨煜,张宗庆.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4):65-70+190

[7]贾秀飞,叶鸿蔚.经济新常态下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基于浙江省慈溪市的实践[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7,(05):76-80+43

[8]西部论坛.“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略论——“长江经济带高峰论坛”主旨演讲摘要[J].西部论坛,2015,25(01):23-41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生态文明机遇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