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当前中职德育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2018-05-14钟金栓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师应师生关系

钟金栓

[摘 要] 众所周知,“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教育是帮助教师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如下两部分去着手:其一是分析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其二是基于“挑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就这两部分内容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贯彻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中职德育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教育;挑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232-01

一、当前中职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高校扩招使生源素质变低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许多高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以及未来的发展,通过改建、扩建、重组等方式进行了扩招,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变低,从而给广大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

(二)教师的德育观念较为陈旧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进了多年,但就目前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来看,许多教师的德育观念仍然较为陈旧,总是倾向于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少教师的做法就是直接不分场合地对学生进行批评,这不仅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也极易疏远师生间的关系,这对中职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互联网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获取起来也越来越方便,这其中既有积极向上的信息,也有消极颓废的信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他们时常会在一些消极和积极的信息之间摇摆不定,这就使得教师的德育教育变得举步维艰。

二、优化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与学生搞好关系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中职院校要想搞好德育教育工作,就应当让教师与学生搞好关系,学生若能喜欢教师、尊重教师,并且能主动地亲近教师,那么教师的谆谆教诲必然能切实有效地走进学生的心中,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为此,广大中职院校不妨多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培训,多让本校的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管理理念,以及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方面的知识,借此来转变教师的陈旧观念,从而为他们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工具。

只有思想工具还不行,教师本人需要具备的一定的执行力。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应扎根于学生群体之中,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能有效掌握他们的想法和心理动态,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此外,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应重视“鼓励”和“表扬”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积极作用,因为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教师都信奉“严师出高徒”,但很多教师总是会表现得过于偏激,只重视“严”而不重视“宽”,这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

(二)从日常小事抓起

俗话说得好,“滴水成河”。所以,为了优化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职教师不妨从学生的日常小事抓起。如,当发现学生在课上不认真学习时,教师可以在下课以后找那名学生进行座谈,通过交流了解学生不认真学习的原因,并与之商讨解决策略,借此帮助他改正;当发现有学生爆粗口时,教师应及时走向前去,提醒学生注意文明;当发现有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饮料瓶并扔进垃圾桶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提出表扬……除了学生日常的外在表现外,教师还应对班级卫生以及学生的宿舍卫生提出要求,并定期组织卫生大检查,这样做既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还能促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最后,从日常小事抓起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同时还针对教师。要知道,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广大中职教师必须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优良德行感化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三)从多种渠道渗透

单一的德育教育不仅效果差,而且极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比如上文提到的“说教式”教育。因此,为了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广大中职教师应多方开拓德育教育的渠道,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校报等方式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小故事等;再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与德育有关的各种电影,让学生在生动的剧情中感悟德育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和德育有关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演讲中深化对德育的认识,并在演讲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演讲能力。总之,德育教育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利用开创性思维,积极开拓适合自身教育的渠道。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应当审时度势,认清中职德育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职生的道德素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而帮助广大中职生在毕业之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廷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2]郝卫红.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7).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教师应师生关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