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班级日常管理方法探析
2018-05-14季金奎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成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应该认识到,手机既可以用于游戏娱乐,也可以用于工作和学习,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手机,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值得探讨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班级管理
一、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手机既是生活中游戏娱乐的工具,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帮手。作为一个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对班级迟到旷课等现象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尤其是近几年来,学生生员素质的下降,迟到旷课等现象比较频繁,往往耗费较多的精力。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来解决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自己一些思考。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流程复杂,耗费时间
传统的做法是:请假学生找到班主任当面请假,学生写好假条,由班主任出具假条,一式两份,一份由学生转交给班长,再转交给任课教师,另一份留存。出于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往往对学生强调必须当面请假,以假条为准。这个传统的做法虽然很规范,但实际上很难严格遵照执行,有一些不合理之处。首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回奔波;其次,可能学生因病无法当面请假,签署假条;再者,班主任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随身带着假条或在办公室,由此造成学生徒劳往返。在课堂上,有时出现某某同学人不在,班长说请假了,却又没有假条凭据的情况。
(二)方式落后,不够便携
实际情况中,随着网络应用为主的发展,往往感觉不够便利,有些麻烦。很多时候更喜欢直接用网络QQ或电话方式直接请假,效率高了很多,但也产生许多问题。例如,没有存根,一些图片或记录容易被手机清理而丢失;对比,统计不便,请假次数时间无法确定,是否请假还是旷课不太确定;而且班委如果主动性不够,不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异常信息,会导致班级管理情况失控。
三、解决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本人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机,方便跟踪与查询,统计浏览方便,检查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确有其效,比单纯地使用QQ之类的大众化的网络交流应用便利很多。
(一)设计特点
能够方便地以各种方式请假,通过网络留存档案。能够实时统计各人请假旷课的数据,请假的缘由,起止时间。基于手机平台,随时随地处理,便携性,方便班主任乃至更高教师与学工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学习委员登记信息,及与任课教师的核对与查证。
(二)界面设计
学生请假界面:登记请假时段、缘由,如果有原始的聊天记录,可以直接上传与班主任的请假截图,及批复截图及其他如病历等证明材料。
学委或任课教师管理界面:旷课、请假、迟到情况直接网上记录。
班主任或辅导员管理界面:直接实时看到班级的旷课、请假、迟到的统计信息,可按人员统计,也可按课程统计。也能对请假情况及真假进行鉴别。
(三)主要代码举例
四、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工作生活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网络和手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交换各类信息及协作。沟通方式的变革,信息的共享模式的变化,使得工作学习的方式發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固步自封,需要发挥主动性,积极创新,勇于打破传统,相信我们的工作会有很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程晓琳.“互联网+”,“网”出班级管理新天地[J].江苏教育,2017(39).
[2]张宏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班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2017(05).
作者简介:季金奎(1975.11—),男,汉族,江苏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