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速铁路有砟轨道道岔病害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8-05-14伏智勇

丝路视野 2018年15期
关键词:道岔

【摘要】众所周知,普速铁路的常见病害有三种,分别是接头、道岔以及曲线,其中道岔病害是这三种病害中最复杂的一种病害形式,在线路维修作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是线路维修的重点部位。

【关键词】有砟轨道;道岔;线路维修

一、引言

近些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显著助力是有目共睹的,在高铁时代到来的今天,普速有砟铁路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普铁有砟轨道作为我国长期以来的重要运输装备,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普速铁路的常见病害有三种,分别是接头、道岔以及曲线,其中道岔病害是这三种病害中最复杂的一种病害形式。笔者根据多年的现场实践,对道岔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找出控制道岔病害的一定措施,可为有砟轨道道岔病害的维修提供参考。

二、道岔整体病害分析

(一)道岔水平不良

行车方向的密度不同,造成同一根岔枕上机械磨损不一致;长岔枕中部低洼,造成导曲线反超高、内直股钢轨水平低、辙叉心沉落等;错开铺设的钢轨接头,产生“低接头”,“高拱腰”病害,钢轨垂直磨损不均;养护作业不当,如道岔排水不良、翻浆冒泥未能根治,未能根据两个方向行车密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起道捣固方式。

(二)道岔方向不良

铺设或更换道岔时位置摆的不正,道岔前后衔接不良造成方向不平顺;维修拔动线路或者拨动道岔时,只从一端看道未估计俩端,或只顾主线不管侧线等,都可能造成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不良;线路的爬行,道岔和道岔前后线路移动而改变方向,特别是渡线道岔,如俩股线路为单向行车时,会将道岔拉长或挤缩,使方向无法保持。

三、尖轨部分病害产生原因

第一,尖轨方向不良。尖轨顶铁过长或过短,长期行车后使尖轨变形弯曲;为使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密贴,盲目加长连接杆,几根连接杆的长度配合不好,撑歪尖轨;尖轨在制造时未调直,或运输过程中作业不慎被摔歪,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尖轨不直,基本轨或尖端有肥边,造成基本轨与尖轨不密贴或假密贴。第二,尖轨跳动。尖轨跟端轨缝过大,间隔铁和夹板磨耗,螺栓松动,桥型垫板裂损,跟端凸台脱落窜出或震裂压塌使尖轨跟端悬空,过车时加大了冲击;尖轨拱腰与滑床板不密贴车来压下去,车过跳起。尖轨产生拱腰主要是由于尖轨跟端养护的不好,捣固不实,产生调板暗坑,形成低接头后未及时整治。第三,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基本轨轨底不落槽,或基本轨轨底压上了滑床台;岔枕有吊板或基本轨前后高低不平顺;滑床台磨损磨耗或坍塌;尖轨拱腰;基本轨有小反,使滑床板里高外低,此时如更换尖轨部分个别岔枕,因新岔枕面是水平的,与小反的基本轨接触时,出现里侧离缝,从而使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

四、辙叉部分病害产生原因

第一,辙叉心沉落。由于辙叉存在着有害空间,心轨尖端易于磨损、压溃,列车通过时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加之直、曲股行车都要经过辙叉心,而辙叉的隐蔽部分较宽,道床不易捣固结实,因此岔枕往往被压弯,或辙叉下的岔枕机械磨损大于俩侧而使辙叉下沉,造成水平不良。此外,辙叉部分的岔枕较长,质量很大的辙叉心又压在岔枕中间,如果捣固作业不慎,很容易将俩外侧护轨部分捣高,破坏道岔的前后高低和水平。第二,方向不良。辙叉部分的侧线护轨处经常产生“臌肚”现象与侧线线路方向不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辙叉跟端宽度超过标准太多。辙叉跟端宽度超过标准的原因一是制造时超过了正允差,二是高锰钢辙叉不耐压,被压堆后顶面变宽,造成侧股轨距线外移,形成“臌肚”。如遇护轨也有飞边,则“臌肚”更为显著。第三,辙叉下有严重的暗坑或吊板,进车时下沉较大,造成动态时主要检查尺寸超限。第四,辙叉前后方向不好,加大了列车摇摆和冲击,也会出现撞尖或挤堆护轨的现象。

五、道岔病害的整治措施

(一)道岔方向和轨线不良

在拔好道岔方向后,为得到比较精确的标准股,还必须用改道的方法改正小弯。用拉绳的方法可以保证改正方向的质量。线绳长约30m,俩端用特制的铁卡固定在枕轨头上,其位置应选择在方向已经拔好的地方,离轨头的距离为300mm,然后每改一根枕轨,量一次线绳与轨头的距离,与300mm比较,增减超过1mm就应改动。有了精确的标准股,便可进行直股轨距和导曲线支距的改正。

(二)尖轨部分轨距调整

在整治尖轨尖端曲折点后,固定尖轨尖端轨距;整治尖轨和跟端轮缘槽后,固定尖轨跟端轨距;除去基本轨、尖轨的飞边,结合整治尖轨中部轮缘槽等,以使尖轨部分的轨距能够达到均匀顺波。

(三)辙叉部分调整

首先要除去基本轨的飞边,高锰钢整铸辙叉的压堆部分和作用边凹凸不平顺,要用砂轮机打磨,轮缘槽应调至规定标准,然后再进行改道工作。这样护轨与心轨的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便可保持良好,下股基本轨也可以避免“膨肚”现象。

六、结语

道岔是整个线路的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的方向是保持道岔质量的基本条件。在养护道岔之前,首先要解决好道岔的大方向,然后再整治道岔本身的方向。在整治方向时,要坚持拔、改、捏的做法。整治道岔病害要从预防入手,提前发现病害苗头并加以处理,才是道岔病害维修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锐.重载铁路站场咽喉道岔病害整治及加强措施[J].中国铁路,2015(10).

[2]唐隆.鐵路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与整治观察[J].科技资讯,2017(02).

作者简介:伏智勇(1969.02—),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道岔
高铁无砟道岔天窗内精准抬升技术研究与应用
关于地铁道岔故障下的行车组织分析
基于地铁道岔故障的行车组织浅述
关于地铁道岔故障下的行车组织分析
地铁折返道岔故障处理时行车组织策略论述
CPH-2100型道岔铺换机组在西山矿区的推广及使用
浅谈地铁道岔故障的应急处理原则
地铁道岔故障下的行车组织分析
地铁板式道岔铺设技术研究及应用
隧道内板式高速道岔铺设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