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宁波市家庭的影响研究

2018-05-14陈赛峰邵颖霞陈丙赛白晨星张巧灵

丝路视野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决策树因子分析

陈赛峰 邵颖霞 陈丙赛 白晨星 张巧灵

【摘要】在我国,生育问题一直是焦点话题,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出台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其对家庭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问卷设计及现场走访调研,收集一手数据。并通过多因素分析、因子分析、决策树等方法,分析在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不同人群对二孩政策的影响有哪些差异。22岁及以下、40岁以上的大部分人认为生育二孩家庭生活更加幸福,预计未来几年愿意生育二孩的人会更多。有了第二个孩子后,第一个孩子主要由谁照看的变化明显,认为会自己或配偶照顾的显著增多。大部分调查者均支持二孩政策。身处不同职业者对产后工作状态的观点也有显著的差异。生育二孩对老人健康和生活状态也有显著的影响。同时,通过决策树分析得到了支持生育二孩者具有的生活节奏、收入、年龄和职业等对应的指标特征。

【关键词】全面二孩;问卷设计;多因素分析;因子分析;决策树

鉴于全面“二孩”政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本调查小组基于新的人口政策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根据宁波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讨论,结合相关资料设计出面向宁波地区的不同人群进行问卷及走访调查,收集一手数据。了解二孩政策给宁波市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济状况、生育观等因素下,二孩政策的影响差异。分析二孩政策对不同人群所造成差异性影响的原因,总结放开二孩政策的优势和弊端,研究在何种条件下放大优势,减小二孩政策的负面效果。旨在反映全面二孩政策下的社会变化,同时为有关部门在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环境下如何尽可能避免二孩政策的负面影响提供相关参考意见,从而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良好运行。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目的是考察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宁波市家庭的影响,我们对宁波市(6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2个县)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辖区人口的比重共安排了17个调查点,分别在海曙区(105个样本)、江东区(44个样本)、镇海区(51个样本)、北仑区(74个样本)和鄞州区(146个样本)抽取了共420个样本,回收有效问卷415份,由于填写失误、填写缺漏、被调查者和调查内容语言不一致等原因,剔除相应的问卷10份,最终得到405份有效样本数据,且样本的分别较为均匀,使得后续的分析而言更具有可信度。

二、對不同人群的影响

(一)对不同年龄层的影响分析

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人认为生育二孩对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图1为数据的分布情况,结合其交叉列联表的分析,其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认为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39%的人认为生育二孩家庭生活更加幸福,其中40岁以上的人占52.1%,22岁及以下的人占40.5%;在29到35岁的年龄段中,有39.3%的人认为生育二孩家庭生活质量降低;在36到40岁的年龄段中,有37.8%的人认为生育二孩家庭生活质量降低。

(二)对已育孩子的影响分析

针对有了第二个孩子后,是否对第一个孩子由谁照看造成的影响分析,图2为数据的分布情况,结合其交叉列联表的分析,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认为有显著的差异。在幼儿时期,孩子主要会由自己或配偶照看的人中,80%的人认为有了第二个孩子后,第一个孩子仍然主要由自己或者配偶照看,15.1%的人认为会交由父母或者配偶的父母照顾一孩;由此可见,有了第二个孩子后,第一个孩子主要由谁照看变化明显,认为会自己或配偶照顾的显著增多;有第二个孩子之前由父母或配偶的父母、全托型幼儿园、保姆或月嫂之类的外人照顾的人中,有一半左右的人认为会改变由谁来照顾二孩,故二孩对一孩由谁照顾的影响较大。

(三)对职业女性的影响分析

针对生育二孩对职业女性的影响分析,主要通过身处不同职业者对产后工作状态的观点进行了交叉列联表(表格2)的分析,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5),拒绝原假设,认为有显著的差异。有50.9%的人认为在生育后继续接手产假前的工作,占比明显高于其他观点,其中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者中持有此观点的有83.3%,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的人;有17.5%的人认为会辞职为全职母亲,其中39.1%的自由职业者持有该观点,占比最高;有16%的人认为会接手别的工作,原来的工作已被顶替,其中40.7%的外资企业工作的人持有该观点,占比最高;有15.6%的人认为会离开原来的单位,另寻其他工作,其中24.6%的私营企业工作的人持有该观点,占比最高。

(四)对老人的影响分析

针对生育二孩对老人的影响分析,我们先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系数的检验,发现有多个变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于是考虑对其做因子分析。从因子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因子的表达式为:

由旋转后的因子矩阵可以看出,第一因子在x6上由较大的正载荷,因此称第一因子为影响健康因子;第二因子在x1上由较大的正载荷,因此称第二因子为充实生活因子。第一因子为影响健康因子,所以本小组认为生育二孩对老人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建议尽量自己照顾小孩或请保姆、月嫂等,减少老人的负担。

三、影响生育二孩的因素分析

为了探究是否生育二孩受哪些因素控制,将生育二孩的态度作为目标变量,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作为输入变量,运用决策树进行分析,选用75%数据作为训练集,25%数据作为测试集,预测调查者是否会生育二孩,得到训练集的预测准确率为75.17%,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为72.17%,预测结果精度相对较高,符合预期所需。从混淆矩阵能够准确预测希望生育二孩和不希望生育二孩的概率分别为72.13%和72.22%,误判率在允许范围内,所以认为决策树结果相对比较可靠。

分析预测变量重要性图得到,对被调查者生育态度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分别为生活节奏、收入、年龄、职业,其中影响最小的为教育程度。将得到的决策树模型生成规则集,设置最小实例数为5,置信度为75%,得到以下五个规则。

支持生育二孩的规则集中,规则1表明:生活节奏非常轻松的人,一般都支持生育二孩。规则2表明:生活节奏比较轻松的,且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大于5000元的拥有稳定体面工作的人,一般都支持生育二孩。规则3表明:生活节奏表现为较为忙碌的,年龄在40岁以下,且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大于10000元的非机关及事业单位的,同时也不是外资企业的男性,一般都支持生育二孩。

不支持生育二孩的规则集中,规则1表明:生活节奏较为轻松的,且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大于5000元的没有稳定工作的人,一般都不支持生育二孩。规则2表明:生活节奏表现为非常忙碌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一般都不支持生育二孩。

由此,我们通过决策树分析得到了支持生育二孩者具有的生活节奏、收入、年龄和职业等对应的指标特征。

四、结语

从调查结果来看,22岁以下、40岁以上的大部分人认为生育二孩家庭生活更加幸福;在29到40岁的大部分人认为生育二孩家庭生活质量降低。而计划生育从1980年9月开始,已经执行了35年,由此不难看出,29到40岁的人大部分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为独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较大,因此在对待生育二孩的问题上部分人持否定的观点。40岁以上的错过二孩政策的这部分人对生二孩的想法会较为强烈,22岁及以下即将成为生育主群体的这部分人对二孩的期待较大,预计未来几年愿意生育二孩的人会更多,这对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是极大的福音,政府机构也应对未来生育二孩人群的增多做好应对准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另外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部分调查者均希望生育二孩。这对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也是有利的。生育二孩态度受生活节奏的影响很大,在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放慢生活节奏也成了我们必须思考的话题,生活节奏放慢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生育二孩,也更有精力来规避二孩政策的一些不利影响,从而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全面放开二孩的实施,将使我国的生育政策更加的科学合法,这将有助于缓解当前养老的社会负担和独生子女家庭潜在的隐患。因此“全面二孩”政策是利国利民的政策,是符合社会发展和政策发展的现状的。

但在實施过程中,二孩政策仍然面临许多的挑战。因此,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在实施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回应,推行相关措施为二孩家庭提出政策性的保障,从而促进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这不仅有利于人口的均衡发展,而且在实施“十三五”规划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鉴于本次的调查,针对以上结论给出了几点建议:应该加大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为企业提供一些补助,降低企业因女性员工的生育问题而需承担的责任,例如:增加育龄妇女的生育津贴,女员工休产假时公司提供工资补助等。健全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减少适龄夫妇的生活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抚养下一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自己照顾小孩或请保姆、月嫂等,减少老人的负担。同时,加强社会科学的教育和宣传,父母应及时做好一孩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处理好家庭关系,教育一孩适应新角色,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同时注意能够兼顾两个孩子的情绪,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减小一孩的抵抗情绪。适龄夫妇也应当适当放慢生活节奏,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参考文献

[1]肖可.二胎政策对女性就业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7(07):281.

[2]张梦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分析[J].管理观察,2016,(32):145~147.

[3]章春盈,许才明.“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杭州市城镇居民家庭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8):70~72.

[4]欧佩雯.二胎政策全面实施对女性就业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6(34):88~89.

[5]司晓悦,阮雅婕.基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我国育龄妇女孩次递进比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44~48.

[6]杜金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家庭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6(02):44~47.

[7]吴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6(04):85~87.

[8]张晓青,黄彩虹,张强,陈双双,范其鹏.“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政策家庭生育意愿比较及启示[J].人口研究,2016(01):87~97.

[9]风笑天,李芬.生不生二孩?城市一孩育龄人群生育抉择及影响因素[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1):94~101.

[10]DavidShapiro.AcceleratingFertilityDeclineinSub-Saharan Africa[J].PopulationHorizons,2015,12(01):3~12.

[11]SamuelAgyei-Mensah,NkechiS.Owoo.Explainingregional fertilityvariationsinGhana[J].JournalofPopulation Research,2015(32):3~4.

[12]吴鹏昆.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应的差异性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13]安然.北京市二胎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14]王林.社区居家型家庭养老的困境和出路[J].广西社会科学,2015(06):150~155.

[15]叶文振.“单独二胎”生育政策的女性学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12):58~63.

[16]穆峥,谢宇.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社会学研究,2014(06):124~147.

[17]张亮.城市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5):92~96.

[18]何尔佳,王涤.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0(04):83~88.

作者简介:陈赛峰(1994—),男,浙江省嵊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统计分析;邵颖霞(1996—),女,浙江金华人,本科,研究方向:统计分析;陈丙赛(1996—),男,浙江温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统计分析;白晨星(1995—),男,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人,本科,研究方向:统计分析;张巧灵(1997—),女,浙江台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统计分析。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决策树因子分析
简述一种基于C4.5的随机决策树集成分类算法设计
决策树学习的剪枝方法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决策树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