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优势产业背景下“外语+”人才融入辽宁“一带一路”创新实践研究
2018-05-14崔巍张超
崔巍 张超
【摘要】作为国家重要发展倡议,“一带一路”成为国内外热议的高频词,旨在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深受此战略的影响。结合“一带一路”需求,我省高校应加强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辽宁省的优势产业发展,分析论述了我省高校“外语+”人才融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外语+”人才;优势产业;外语能力;机遇和挑战
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辽宁省的优势产业挑战
辽宁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一方面,辽宁省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18个重要省区之一,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辽宁不断完善开放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增强本省经济发展动力,而且有助于加快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辽宁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始寻求突破。目前,辽宁省已经与俄罗斯有关州区以及捷克、波兰、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建立了经贸合作机制和经贸合作平台,这些都将推动辽宁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而在此发展蓝图下,承载着优秀人才培养的省内各高校,肩负着多重职责与使命。由此,辽宁省在践行“一带一路”经济倡议的前提中已具备“天时”“地利”,而“人和”要靠人才培养,尤其是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外语能力,并且能够适应多元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外语+”人才。
二、“一带一路”倡议构想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重要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在印尼国会发表的重要演讲中,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就牵连起了亚太、欧洲、非洲等多个经济圈,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沿线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给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度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辽宁省高校“外语+”人才所面对的挑战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方面,课程结构单一。就辽宁省范围来说,现行的以非外语专业学生为授课对象的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大多数依旧是以英语教学为主,而缺乏非通用语种课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超过40种,对合作国家語言有所了解将有助于更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宽泛。作为必修课,大学英语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的学习,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训练以及英语国家日常涉及的文化风俗习惯。由此可以看出,现行的大学英语教育仍然致力于语言基础夯实及拓展,没有针对性和专业知识融入,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没有导向性,易削弱其学习动机。语言学习过程中,缺少明确目标,最终让本应作为工具的外语成为“鸡肋”。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是与当今社会需求脱节,要想适应并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外语能力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调整。
(二)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高
一方面,受制于教师专业背景。省内构成高校公共外语教师群体的主要是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直接导致其较单一的专业外语背景。另一方面,受限于教学实践。由于实际课程设置的固定性,即长期教授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在此课程模式下已形成较稳定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大学外语教师日后长期发展以及对跨专业知识的拓展。因此,复合型师资的培养将是复合型人才语言能力培养的先决因素。
(三)教学模式相对传统单调
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由于缺乏语言实际运用环境,学生主要依赖课堂进行外语学习,且课堂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单调。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为例,教学过程中时常出现“学用分离”的现象,无论是“教课文”或者“学生自主完成任务(项目)”,两种教学模式都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目前省内高校的大学外语教学方式还未能有普遍性的突破,无论是强调某一种教学模式,抑或将两者生硬结合,都无法取得理想的预期效果。为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达到良好的语言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语+”人才,其外语能力的培养将是先决条件。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所学专业的优势,并将大学外语学习有机融入其中,对于大学外语教育而言是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国教学与研究,2001(04):245.
[2]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2):10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