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8-05-14方佳锋毛巧潘成刚

丝路视野 2018年1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精细化管理课堂教学

方佳锋 毛巧 潘成刚

【摘要】本文从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分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原因,提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有效举措,并结合本校实践,总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堂教学更具基础性和系统性,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急需精细化管理的原因

根据调查,笔者发现高校思想政治课中主要存在学生不重视、教学有效性差、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大学生普遍不太重视思想政治课,大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思想政治课的态度。其原因并不是思想政治課程本身缺乏科学性与说服力,而是大学生先入为主的理解偏差造成的。二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普遍采用大班教学。其原因为高校扩招,师资增长慢,师生比例失调,教学有效性有待提高。三是思想政治课评价形式单一化。究其原因为高校基本采用结果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高校思想政治课主要采取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少,容易造成学生上课不积极,不学或混学的状况严重。

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如何在大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为他们成长成才奠定思想基础,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呢?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呢?如何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习评价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呢?只有对思想政治课精细化管理,才有可能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为真信真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从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举措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精细化管理通过将规则进行细化和系统化,以标准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方法,变抽象的战略或决策为详尽、明确的发展举措,从而实现组织内各单元的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发展。 “精细”不仅是一种意识和态度,还是一种文化及理念,“精”意指切中要点、精确精准,“细”指量化具体、细致细化。我院积极开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急精细化管理,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主要有如下举措。

(一)课前任务项目精细化管理

为避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视,教师在课前发布项目学习任务,包括具体的清单与完成标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预习、查找资料、标注重难点与存在的问题,准备课堂研讨素材。每组小组长负责安排小组课前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实践证明,课前的预习与探究,让学生转变了学习方法,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不仅阅览了教材,还找出了许多补充材料,发现了存在的疑问,形成了较完整的研讨成果。不仅大大扩充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还提升了自身的反思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中学习行为精细化管理

为解决高校思想政治课采用大班教学造成学生上课松散,参与率不高,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压力大等问题,开展学生行为精细化管理。一是建立小组长负责制。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每组8~10人,设立小组长一名,组长负责小组考勤、课堂纪律、组织小组讨论、分配组内课程任务、做好小组学习活动与学员发表记录等。组长经自我推荐班级竞选出,平时考核给予适当加分。二是小组成员座位固定区域化。固定的座位区域有利于教师管理学生的出勤,此外以小组为单位固定场域有助于小组成员课堂谈论与交流,为小组长开展工作提供便利。三是2分钟发表常态化。为检测学生们课前项目任务完成情况,每节课教师留出一定时间,随意让小组成员发表课前学习成果与问题。非固定人员发表,有利于督促每位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也有利于小组成员团队协作。实践证明,对学生实施学习行为精细化管理,不仅减轻了教师课堂管理的压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为实施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课后学习评价精细化管理

为提升评价质量,解决思想政治课评价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现状,开展学习评价精细化管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加学生自评互评环节,加重过程性评价比例。将学生课前任务项目完成情况,课中学习行为纳入到学习成果评价中,以各组学习活动与学员发表记录为依据,施行组员自评,小组长打分,课程教师打分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多元化与公平性。结果性评价除以往的课程考试外,也可根据课程实际情况,提供论文写作、专题学习成果发表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通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急精细化管理,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积极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教师教学管理的压力,提升了学习成果评价与考核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教学效果显著增强。但是,信息化时代向思想政治课堂发起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引导学生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深入实践,学会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陈伟.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

[2]郭松江,阎占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03).

作者简介:方佳锋(1995.08—),汉族,浙江杭州人,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毛巧(1988.04—),汉族,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潘成刚(1980.01—),汉族,浙江绍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细化管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