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课程教育对幼儿速度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2018-05-14谢秋霞赵玲玲
谢秋霞 赵玲玲
【摘要】良好的体质是幼儿日后学习成长的一项最基本保障,根据幼儿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学前教育阶段可以将各项体育运动技术融入到游戏练习中,来大力发展幼儿速度素质。本文制定出一套幼儿体育游戏课程教案,采用实验法对连云港市江山博苑幼儿园和郁林幼儿园进行体育游戏课程教学,实验结果也显示了游戏化教学的优越性。
【关键词】体育游戏;课程教育;幼儿;速度素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江山博苑幼儿园小班78人、中班26人,大班23人,共127人;郁林幼儿园中班4人、大班5人,共9人。两所幼儿园共136人。
(二)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将郁林幼儿园未进行有计划体育教学课程教育的在园幼儿与连云港市其他幼儿园的幼儿进行速度素质测试,并将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并接受先进经验。
(2)数据统计法。对在实验中获得的有关速度素质的相关数据资料用相应软件进行编辑、处理并绘制表格。
(3)实验法。对江山博苑127名幼儿和郁林幼儿园随机抽取的9名幼儿进行6个月的游戏化教学,一周2次,每次40分钟。实验之前,对两所幼儿园的实验对象进行速度素质测试,并制定了一套教学计划,在实验过程中,有规律地对每次速度的测试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实验过程中具体情况,并在实验结束进行分析与研究。
实验方案设计:游戏课程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不同学段幼儿的教学设计略有差异:游戏化准备部分(5分钟),运用游戏进行热身。基本教学部分是教师讲解示范游戏,学生观察体会模仿(7分钟)、教师巡回指导、纠错,学生活动(20分钟)几个部分组成;结束部分是利用游戏放松(3分钟),教师点评,师生交流几个结构组成。不同的课时不同的组别在不同的运动项目环节设计和流程略有不同。在授课之前会对两个组别的幼儿先进行一次摸底测试,收集数据后分开教学,并且在30课时的教学之后对两组幼儿再进行技能考核,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爬行与行走速度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爬行是四肢支撑身体,这有利于腰腹、四肢和背部肌肉的锻炼,也有利于行走能力的锻炼。从表1得知,实验幼儿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前后的爬行速度素质明显改善,而与未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普通幼儿的速度素质相比,有较大差异。
行走是两脚交互向前移动的能力。在整个行走游戏化教学单元中,主要探讨游戏化教学对速度素质的影响。从幼儿在行走项目中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中的变化来进行实验研究。从表1得知,实验幼儿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前后的行走速度素质明显改善,每一名幼儿的行走能力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的提高程度均有变化和差异。而实验幼儿与未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普通幼儿的速度素质也有差异的存在,未进行实验的幼儿在行走方面的速度素质均不同程度的落后实验幼儿。
(二)幼儿跑与跳跃速度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跑是两脚交互向前迅速跃进的动作。从实验结果来看,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运用各种游戏在跑的速度素质之中,不仅促进幼儿的练习积极性,而且练习强度较大,运动量大,教学效果明显。根据表2可以得知,实验幼儿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前后跑的速度素质明显改善,且与未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普通幼儿的速度素质相比也有差异的存在。
跳是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在进行跳跃游戏化教学时,将各项游戏、规则、角色融入跳跃技术之中,在整个跳跃游戏化教学单元中,主要探讨游戏化教学对跳的速度素质的影响。根据表2可以得知,实验幼儿在進行游戏化教学前后的跳跃速度素质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各速度素质也不同程度地提高。这说明游戏化教学相比较常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幼儿投准与踢准速度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投准是投者距投掷目标有一段距离,面对投掷目标用手将投掷物掷出。在进行投准游戏化教学时,将各项游戏、规则、角色融入投准技术之中,让游戏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幼儿兴趣。根据表3中的数据可以得知,实验幼儿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后的投准速度素质,无论是与教学前还是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改善。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组投掷动作舒展大方,能够借助于躯干的力量,有明显的挥臂动作和上步投掷动作。而对照组大部分只是原地的挥臂投掷,所以投准的准确性较高。
踢准是踢者站在距踢准目标一段距离,面对踢准目标用脚将踢准物踢出。根据表3得知,实验幼儿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前后的踢准速度素质明显改善,而实验幼儿与未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普通幼儿的速度素质也存在差异,未进行实验的幼儿在踢准方面的速度均不同程度落后实验幼儿。这说明游戏化教学可能更能够让幼儿关注自身踢准部位、摆腿动作、幅度及力度,从而增加了踢准的准确性。
(四)幼儿抛接与打击速度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试投者站在距投掷目标一段距离,面对投掷目标用手将投掷物体向上或向外掷出,然后用手再接住投掷物体。从实验结果来看,进行游戏化教学时,运用各种游戏在教学中,练习强度较大,运动量大,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由表4可以看出,无论是相比较于实验前还是对照组,实验幼儿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后的抛接速度素质明显改善。
打击是抬起手臂,向后屈肘,肘略高于肩,上体稍后仰,快速击打来物。从实验结果来看,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运用不同的游戏与练习方式,教学效果明显。这充分体现了游戏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越性。根据表4得知,实验幼儿在进行游戏化教学前后的打击速度素质有所改善,每一名幼儿的打击能力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实验研究表明,游戏化教学可以促进幼儿在爬、走、跑、跳、投准、抛接、踢准、打击和传准方面的能力。
(2)实验发现,在3-6岁这个年龄阶段,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开展游戏化教学,既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了自身的速度素质,又培养了其各项目技术技能。
(3)通过本文的研究,制定出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游戏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游戏化教学来提高幼儿各方面素质是较为合理的。
(二)建议
除了对幼儿的速度素质进行实验研究外,还可以从其他的身体素质指标(耐力、灵敏、协调等)入手,来探讨游戏化教学对学习效果及身体素质的影响。本次实验尚处于初步阶段,由于实验对象较少,教学实验时间较短,教学师资力量有限,因此,本课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还需要更多的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和实验数据来支撑。
参考文献
[1]冯娜.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2]王新晨.根据幼儿体育游戏特点实施幼儿体育游戏教学[J].教育导刊,2002(Z3):50~51.
作者简介:谢秋霞(1996—),女,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赵玲玲(1997—),女,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