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2016-06-17王丽杰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传统文化新媒体

王丽杰

摘要:文明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寻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明素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中,通过提炼传统文化精髓,打造文明素养培育的核心内涵;通过整合经典传统文化资源,构架文明素养培育的课程教育体系;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创建文明素养教育的多元模式;以强化社会实践活动的传统文化内核,构建文明素养教育的实践体验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明素养;课程教育;新媒体;实践体验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2

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多元文化思潮的不断涌入,高校大学生主体文明意识与思想观念的变化在不断加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文明素养培育中应把握时代特点,依据新形势下大学生客体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而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有效开掘并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传统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创造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1]将传统文化的人文内蕴与育人功用融合到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中,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探寻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新模式。

一、提炼传统文化精髓,打造文明素养培育的核心价值内涵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几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内质,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活性资源。传统文化中以儒、道思想为代表,提出了规范性的行事原则与处世方式,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文化性符号在承担其文化表象作用的同时,对大学生文明意识、理想信念的养成和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而文明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体现了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的内在涵养与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呈现,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标准在伴随时代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等内容,而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君子观”、“义利观”、“忠孝观”、“礼仪观”、“自省观”等价值精髓与文明素养教育的内涵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关注人的内在修养及人格塑造,对规范人的行为具有约束指导作用。因此,提炼传统文化价值精髓融入到高校文明素养教育内涵中,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以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文明意识、规范文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人的整个思想、感情和价值意识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或生物界物理世界,并不是直接由物质世界所决定的,而是来自于由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语言、教育、政治、法律、礼仪、制度以及神话、文学、艺术等构成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现象世界。它建构、发展了人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告诉人应该怎样生活以及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2]传统文化作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现象世界,它较早地建构、发展了人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资源从幼儿教育时期即进入受众主体的学习领域,具有深厚牢固的知识基础,由学生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资源入手,以内化为理想信念的方式促进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展开。

二、整合经典传统文化资源,构架文明素养培育的课程教育体系

文明素养是由人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外在显现,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而大学生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科学理性精神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国家乃至民族的文明水平,肩负着规范社会文明、承担社会文明标尺的重任,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问题对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即是大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大学课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高校文明素质类课程体系和模式存在一定弊端,课程教学沿袭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往往采取灌输式课程设置方式,忽略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维接受特征,文明素质教育成果仅浮于形式化的“了解”,而无法内化为学生的价值理念。推动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体系建设,其首要任务即是立足传统文化的优良组成部分,全面构建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课程教育体系,实现大学生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升级。

全面构架大学生文明素质培育的课程教育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改革课程设置理念,由“成果教学”向“过程教学”转变,将教师单向的德育宣讲转化为通过事件、案例及社会话题等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思考,强调在独立性思考过程中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2)扩展课程教学内容,在价值理念宣讲外,增加对文学、戏剧、建筑等传统文化形式的相关知识的介绍,把对抽象的价值理念的接纳融入对文化符号的理解和学习中;(3)调整课程设置和考核模式,增加社会实践、讨论及传统文化欣赏等主动性课程结构占比,在课程考核中突出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社会调研报告完成情况等实践性内容的分数占比。

三、立足新媒体时代背景,创建文明素养培育的多元参与方案

载体的有限性和表现模式的狭窄化是当前高速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制约传统文化传播和普及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文化资料系统,但鉴于历史原因和固有的民族文化风貌,我国传统文化载体以文字形式为主,且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缺乏直观性和通读性。而信息化时代是当今社会模式的最显著变化趋势,对应在文化传播领域,海量文化载体信息的冲击是信息化时代背景赋予的必然属性。因此普及传统文化,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领域的引导作用,必然需要适应当前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发挥网络、多媒体等文化载体形式和传播途径的便捷化优势,强化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文化符号和载体,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思想的群体认同感和行为导则作用。

创建基于传统文化思维的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多元体验模式,重点在于:(1)丰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视频、漫画、音乐等学生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替代单一的文字宣讲,吸引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网络中来;(2)借力社交网络媒体,将传统文化理念培育行为由“上传下达”模式转化为学生群体内部主动交流的“热点话题”模式;(3)促进传统文化符号的美学鉴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书法、绘画、建筑以及戏曲等传统文化精品符号的鉴赏和学习活动,从美学角度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更好地接受其文化内涵和思想理念。

四、强化社会实践活动文化内核,形成文明素养培育的实践体验模式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阶段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相对于课堂宣讲模式,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主动性、交互性和客观性等天然优势。立足传统文化思维,开展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将外在的和相对抽象化的传统文化理念有效内化为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具象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文明素质培育创新模式必然需要打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体系,通过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主动性认知和接纳,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的最终目的。

推进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实践体验模式,应重点完成以下任务:(1)强化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实践活动的机制保障,将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和完成效果纳入各项学生考核标准体系中,提升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2)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范围,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种类型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内、校外开展社会调研,通过人力和智力资源的付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3)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氛围,展现和挖掘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和人文魅力,从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培育热心公益、关注民生的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健康相联系的积极思潮。

“传统文化在陶冶人的性情、启发人的思想等方面功效显著。大学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应该更多地掌握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者”[3],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九零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而在实际工作中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优秀资源为契机,探索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新模式,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探索高校文明素养教育的多元模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传统文化内核,积极创建高校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的实践体验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友谊,王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精神文明导刊,2007(8).

[2]司马云杰.文化主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1.

[3]谢宏忠.大学生价值观导向——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52.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传统文化新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教育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