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师角度浅析教学效果差异

2018-05-14朱倩

丝路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从教师角度出发,以音乐类高校的理论课程为例,浅析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从而进一步论证正确教学方法及授课方式才是形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语言;教学方法

教师使命,传道受业解惑,有无数教师在其岗位上兢兢业业,励志在教师岗位上找到自身的人生价值。教师的教学成果是否能得到肯定,主要依据就是看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绩不断提高。我们知道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在一个班集体当中,总有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也有成绩平庸甚至非常不理想的学生。除去学生们天生的资质区别,还有其自身努力程度不同造成的成绩差异。笔者想主要谈谈教师在授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可以从教师的授课中找到一些除去学生因素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成绩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学生都更信任有经验的老师,所谓的经验,应该不只是对知识点的熟练地掌握,并耐心一遍遍地讲授给学生,虽然笔者认为博学以及对知识点的把控固然重要,可是教师在教学中的所运用的讲课方式、授课技巧、因材施教的方法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本人从事音乐教学已十年有余,求学及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多位印象深刻的优秀老师。这些老师的教学已经形成一种个人风格的魅力,使得我们毕业多年仍旧印象深刻。现我们以高等音乐院校的大课理论课举例分析,这类课程大致分为史论课程和理论课程。

一、音乐史论课程

這类课程经常被学生轻视,认为期末突击死记硬背即可。在史论课堂上会发现学生无法集中精力,或者完全不听讲的情况。我们首选从教师的角度找问题,如果此门课,仅仅是告诉学生某一时期发生了某件事,出现了某位音乐家,创作哪些乐曲,他写作了什么样的音乐论著以及对音乐史的贡献等等,我想即使学生本来很感兴趣,没多久就会觉得这样“念书”式的教学,还不如自己看教材。

要改变这样的授课局面,首先就是将史论课变成讲故事的方式。因为每位音乐上的历史人物,都有他不凡的人生,也许是精彩的,也许是坎坷的,也许是戏剧性的。他们的每部代表作品也都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笔笔生辉。而讲解这些无疑需要更为宽泛的知识层面和良好的语言表达天赋,才可以生动的把精华部分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二、音乐理论课程

这类课程往往需要思考和计算,更需要理论基础和精力的高度集中。比如乐理、和声、复调及曲式分析课程等。若将知识点堆积和机械地讲出来,师生都会感到极为疲惫,且没有几个学生能真正掌握和独立完成作业。这类课程讲解时候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将可活学活用的总结规律,将需必背的编成口令。这就对教师的总结及讲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找到科学的授课角度后,授课语言则是在岗教师要学习和掌握的另外一门重要的技术,也是艺术。这直接关系到知识是否能以轻松且受欢迎的形式被学生接受。

当下是网络时代,我们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各个名校明星教师的授课视频,他们的课堂座无虚席,甚至有学生专程去听他们的课程。而这门课程,并不是他们的必修课程。学生们成了老师的粉丝,这样的课堂,以掌握知识为终极目标的想法似乎没有那么强烈了,大家感兴趣、渴望甚至崇拜的心情,积极的去响应老师的讲授,这样的画面真是和谐美妙。

有些人会质疑,那一定是因为这些课程本身就吸引人,不是枯燥无味的学科。其实这些明星教师教授的课程不乏哲学、历史及数学等学科。所以尤其显得语言表达艺术在教学中的差距和其重要性。

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总说听不懂老师讲课,或者听课不久就开始分心。身为教师,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自认为备课很认真,教学非常完美。

(1)教师的授课方式对于处于各个阶段的学生,应该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到了高校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的,尤其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会有自己的见解,若此时给予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那么无疑大学生会选择有教课魅力的教师。在这方面,音乐专业的学生表现可能更为突出一些。

(2)教学语言也要与时俱进,接近学生生活。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与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作为一位师者,更应该有能力,将这些知识有效的讲授给学生。最好可以贴进生活,充分了解现在的语言表达形式,甚至运用一些时髦健康的网络词汇,这样会更具有亲和力,几句话就和学生做到了充分的信任与沟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发现,近年来,很多年轻教师比老教师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语言表达的轻松形式上更容易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纵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以巧妙的具有语言魅力的表达方式讲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效果终究是不好。或者说这样的学者也许更适合自己进行科研研究,也可以得到更深的造诣,却是不太适合当教师。而当一位学者,在饱读诗书的同时还兼具了良好的教学能力及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那才是富有智慧的教师良才。

参考文献

[1]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麦克·格尔森.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朱倩,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新乡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