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2018-05-14瞿波

丝路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导向就业

【摘要】当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是一种仿照教育,通常是将本科院校作为模板,缺乏创新性。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教学课程有着相应要求,要满足该要求,需要将现在的社会发展作为依据和参照,进行教学创新,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进行创新研究。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思政教学;创新

当下,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此时,思政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对学生的良好观念和品质进行有效培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特征

其一,与市场需求相符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有着比较大的不同,主要是将市场需求作为重要依据开展,也就是市场上缺什么就提供什么。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比较大,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有效满足市场岗位需求。其二,对定向目标进行培养。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员文化程度高,并且有不同的類型,主要包括技术型、操控型和应用型,在毕业之后都能够直接上岗。相较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毕业生有着非常鲜明的优势,一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学生的认知中,只有专业知识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长时间中接受传统教育,导致他们形成了这种观念,学校需要承担主要责任。近年来,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视的,学生接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没有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但是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只重视员工的才能,更加注重他们的品德,学生的思想观念在短时间中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学校需要采取积极改革,开展思想政治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国情以及国家政策,开展社会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对学生的政治修养进行有效提高。

三、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

当下,我国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是比较缺乏的。学生虽然没有对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做到足够重视,不过当其置身于工作单位中的时候,会提高其积极性以及重视程度。同社会与工作单位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工作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让他们从课堂走向工作岗位,强化自身综合能力的锻炼,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

思德实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思德实践的优异程度进行评判,如果只是凭借试卷是无法达到该要求的,必须进行多方面和多阶段的评估。其一,保证评估方式的全面性,过去只要用一张试卷就可以评判学生的水平,但是这种方式有比较大的弊端,部分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其他方面也差。需要同涉及到这门学科的全部教师进行结合,看主要包括实践指导老师和班主任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其二,开展学生的多阶段评估,一方面需要为学生的多种实验报告打分,另一方面需要评估学生对实践的理解以及总结,了解和掌握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五、思德社会实践质量的提高

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方面,思德社会实践质量和评估方式的公平性与客观性对就业导向有重要决定性。其一,需要拓宽眼界,对思德课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对评估标准进行补充。一方面,需要将学校的评估标准作为重要依据和参照。另一方面需要拓宽眼界,将着眼点放在全社会,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及其评估标准进行结合,对全面评估标准进行设立。其二,思德课质量的评估和评估标准需要与时代发展同步,将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作为重要依据和参照,实现不同标准体系的构建,在第一时间补充,直面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对其进行改正和完善。

六、教学理念的强调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工作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部分毕业生就会找不到工作。很多学生都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过惯了这种生活,他们刚刚毕业就想找到轻松、薪水高的工作,不愿意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是微乎及微的。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将正确的求职观念传递给学生,对其进行有效指导,鼓励学生先就业,然后积累一定的经验和人脉,不断壮大自己,同时也要重视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等精神的培养,还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以及自尊心。

七、结语

通过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创新的研究,从中发现,当下社会以及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所有学生在毕业之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和希望。不过,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开展的过程中,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工作岗位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无法保证全部毕业生都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和培养,将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对学生良好观念和品德的培养做到足够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强化,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肖志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创新探究[J].纳税,2017(36):181.

[2]李慧.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创新[J].才智,2017(18):29.

作者简介:瞿波(197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教育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德育教育、德育课堂合作学习。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导向就业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犬只导向炮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