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成就、问题及对策
2018-05-14黄国勤
[摘 要]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针对2020年全国“全面脱贫、全部摘帽”的任务,今后应采取科学规划、系统推进,夯实基础、防灾减灾,培养人才、强“志”增“智”,发展产业、科技先行等措施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关键词]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3-0117-08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困,或称扶贫、脱贫、减贫,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1];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加大精准脱贫力度”[2]。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全力打好、打赢包括精准脱贫在内的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本文拟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今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基础上,就扶贫开发的若干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发展与历程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扶贫开发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救济式扶贫(1949~1977年)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家“一穷二白”,广大农村普遍贫困。为摆脱这种“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运动”,对恢复工农业生产、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初步消除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这一时期,对于特别困难的农村“贫困户”“五保户”,以及孤寡老人,国家和集体给予其社会保障形式的“救济式”扶贫,即每个月发放一定数量的生活费,用以维持基本生活。应该说,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对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二)第二阶段:项目式扶贫(1978~1985年)
1978年改革开放,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主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农民创造性,这也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同时,针对一些极端贫困地区,1980年中央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专项资金,1984年发布《关于尽快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18个贫困片区进行重点扶持,通过设立资源开发的建设项目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并开展“以工代赈”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这种“项目式”扶贫方式,为后来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规划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其带来的实际效果也是明显的。在这个阶段,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32%,按当时标准,有50%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在这期间解决了温饱问题。按照现行扶贫标准,有超过1亿农村人口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降至78.3%,减少近20个百分点。
(三)第三阶段:开发式扶贫(1986~2000年)
1.成立机构。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1993年12月28日改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对贫困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拟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督促、检查和总结交流经验等。同时,全国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级政府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负责本地的扶贫开发工作。
2.出台规划。1994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这个计划力争在20世纪内最后7年,集中力量,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
3.实施成效显著。经过多方努力,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中国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3]。一是解决了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左右。二是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986年到2000年的15年间,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修建基本农田9915萬亩,解决了7725万多人和8398万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到2000年底,贫困地区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的行政村分别达到95.5%、89%、69%和67.7%。三是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执行期间,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业增加值增长54%,年均增长7.5%;工业增加值增长99.3%,年均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增加近1倍,年均增长12.9%;粮食产量增长12.3%,年均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48元增加到1337元,年均增长12.8%。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贫困地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办学条件得到改善,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中有318个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迅速,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大多数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或重新建设,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缓解。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改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五是解决了一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沂蒙山区、井冈山区、大别山区、闽西南地区等革命老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历史上“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状况大为缓解。
(四)第四阶段:参与式扶贫(2001~2010年)
1.制定扶贫纲要。进入新世纪,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把扶贫开发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对中国2001~2010年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基本方针,扶贫开发的对象与重点,扶贫开发的内容和途径,以及政策保障、组织领导等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
2.明确参与式扶贫内容和途径。一是继续把发展种养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五是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六是积极稳妥地扩大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七是稳步推进自愿移民搬迁;八是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
3.减贫成效明显。这一阶段开展“参与式”的自下而上地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取得明显成效[4]。一是贫困县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7倍,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5个百分点。二是按照现行扶贫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9亿人,年均减少2965.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17.2%,是1978年以来中国减贫速度最快的时期。三是这10年的扶贫开发,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体间、城乡之间差距得到逐步缩小。
(五)第五阶段:精准式扶贫(2011年至今)
从2011年开始,中国进入“精准式”扶贫阶段。
1.制定2011~2020年全国扶贫纲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新形势下全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再一次更全面、更系统、更完善的规划和周密部署。
2.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为全国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3.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4.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2014年5月1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办、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等7部门联合印发《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国开办发[2014]30号),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
5.设立国家“扶贫日”。从201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是中国政府向贫困宣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扶贫日对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向贫困宣战,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第三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对扶贫开发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对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不断夺取脱贫攻坚战新胜利。
6.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对于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7.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指出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简称“三区三州”),以及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战决胜的关键之策。
8.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过去5年(2012年至2017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8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2]。
二、贡献与成就
中国扶贫开发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理论成就
中国扶贫开发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理论成就——习近平扶贫思想[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出了贡献。习近平扶贫思想是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是扶貧开发、脱贫攻坚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成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扶贫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是新时代中国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在2014年10月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三是精准扶贫。扶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习近平强调扶贫开发的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的提出是习近平扶贫思想的最大亮点和创新点。四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习近平同志早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强调了“扶志”的重要性,他认为,比物质贫困更危险的是观念的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等思想,都属于观念贫困之列,需要从头脑中去除。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就是要把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改变贫穷、改变贫困。五是携手减贫。习近平深刻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六是多途径扶贫。如科学扶贫、综合扶贫、社会扶贫、阳光扶贫、科技扶贫、绿色扶贫,等等。
(二)实践成就
1.贫困人口减少。世界银行数据显示[6],1981年至2015年,中国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28亿,这一数字比拉美或欧盟的人口还要多,而同期世界其他地区脱贫人口仅有1.52亿。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
2.贫困地区缩减。2012年底,中国有贫困县832个,2016年退出摘帽28个。2017年贫困大省贵州省脱贫战果持续扩大,全省90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2300个贫困村退出,易地扶贫搬迁76.3万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万个,257万人次享受“四重医疗保障”[7]。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宣布[8]:2017年全省全年减贫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6%,6个片区县、13个插花县申请摘帽。通过集中攻坚,2017年,江西有6个贫困县、1000个贫困村有望“摘帽”,可脱贫50万人,占全省现有贫困人口1/3以上[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江西井冈山、河南兰考、贵州赤水等28个贫困县历史上第一次集中脱贫摘帽,全国贫困县首次实现数量净减少。
3.贫困面貌改善。“十二五”期间,新疆建设兵团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10]。不仅兵团贫困人口和贫困团场大幅减少,9.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6个贫困团场实现摘帽,是兵团历史上脱贫人数最多的5年,是提高贫困标准后脱贫攻坚力度最大的5年,而且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面貌大大改观。
(三)全球贡献
消除贫困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中国在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消除贫困领域为全球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突出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贡献率高。中国政府立足中国实际,全方位、立体式进行扶贫开发,中国对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据胡鞍钢研究[11],1981~1990年,中国减贫人口数达到1.52亿人,同期世界减贫人口数0.31亿人,中国减贫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达到494.7%,世界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在这期间,贫困人口数量不降反增;1990~1999年,中国减贫人口数2.37亿人,中国减贫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140.4%;1999~2010年,中国减贫人口数2.89亿人,中国减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54.9%。
其次,支援度大。中国在大力推动本国扶贫事业发展的同时,也用自身发展的成就带动和帮助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消除貧困。如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的项目支持等。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向世界其他100多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援助,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为全球“减贫除困”工作的开展增添了强大动力[12]。
第三,理论贡献。中国不仅为全球减贫实践提供直接帮助和贡献,在减贫理论方面,中国更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模式”,并正在引领着全球减贫事业的向前发展。
三、问题与挑战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扶贫开发在取得重大贡献和成就的基础上,也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时间紧,任务重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在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县还有110个,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村还有1.6万多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1]。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从现在(2018年4月)到2020年,只剩下2年多的时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使全国现有全部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实时间紧、任务重,在中国乃至世界减贫史上也绝无仅有。
(二)要求高,难度大
与以往的扶贫、脱贫相比,这次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所谓要求更高,是因为这次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决不能“含水分”,决不能搞“数字脱贫”,且要求“两全”——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贫困县)。所谓难度更大,是因为:一是时间短(不到3年时间);二是“啃”的全是“硬骨头”——深度贫困地区(县)、深度贫困人口。
(三)意义大,影响深
2017年12月31日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说,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3年后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四)条件差,环境劣
贫困人口多集中分布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通常称之为“老、少、边、穷”地区。这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13]。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生存条件就更加恶劣,地理位置偏远,地广人稀,资源贫乏。尤其是西南贫困地区缺土,西北贫困地区缺水,青藏高原贫困地区缺积温,等等。
(五)基础弱,灾害重
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加上一些地方处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带,往往是“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严重、频繁的自然灾害,不仅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对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这正是当地成为贫困或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素质低,脱贫难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原因、历史原因之外,还有当地群众的“自身”条件和状况。如自身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差——缺乏摆脱贫困的“智力”“智慧”,还有“志”弱——缺乏摆脱贫困的志气和勇气。
(七)易返贫,再贫困
在已经脱贫地区,特别是地处深度贫困地区已经脱贫者,往往有少部分脱贫人口,在一定时间内(半年、一年或几年)出现“返贫”现象。造成“返贫”的原因是多样的,如:一是“自身”返贫。由于自身努力不够,“等、靠、要”,在家“吃老米”“坐吃山空”;二是因“病”返贫。由于身体突发疾病,特别是大病,不仅治病花去医药费(尽管有“医保”,但个人还是要承担相当部分),而且可能因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身体没有恢复到之前水平而影响从事正常生产劳动,从而“返贫”;三是因“残”返贫。身体出现“残疾”,不能劳动,无法生产,必然“返贫”;四是因“灾”返贫。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家庭财产损失和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从而再次陷入“贫困”,等等。
(八)微腐败,阻发展
扶贫领域的“微腐败”问题是阻碍中国各地扶贫、脱贫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扶贫领域的这种“微腐败”,在全国各地均有,只是大小不一、程度不同而已。据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国已经查处了作风和各种问题的案件6万多起,处理8万多人[14]。可见,防治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千万不可小视,必须采取坚决措施。
四、对策与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必须高度重视未来中国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事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未来推进中国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事业向前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要以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为指导。在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只有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到2020年全国农村全部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必将如期实现。具体来说,应采取如下切实而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一)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全部摘帽”,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推进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以“倒计时”方式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各级领导和部门要高度重视;二是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要积极参与;三是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
(二)科学规划,系统推进
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影响大,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需要从系统的、全局的角度,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各地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科學规划本地(省、市、县、乡、村)扶贫开发、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要将总任务、大目标进行逐级分解、落实,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三)整治环境,优化生态
在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如全国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等,往往环境恶劣,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对这些地区,必须通过大搞生态建设(如种草、植树、绿化等),实行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方能有利于生活、有利于脱贫。
(四)夯实基础,防灾减灾
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多年来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抗灾能力弱,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对当地群众居住环境的“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尽快增强其防灾减灾能力,已成该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五)培养人才,强“志”增“智”
“人才是第一资源”。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才不足,或者说缺乏人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贫困面貌,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在“人才”上做文章。既要吸收、引进外面的人才来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支援”扶贫、脱贫,更要注重发挥当地“土”人才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培养当地的“土”人才,千方百计培养当地致富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对于当地土生土长的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农民夜校、网络学校等多种途径加以培养,不仅要教脱贫致富的“智”(智力、智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教摆脱贫困的“志”——志气、勇气、决心。既要有脱贫的“智”,更要有脱贫的“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六)发展产业,科技先行
总体而言,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就在于没有“叫得响”的产业。精准扶贫,重在扶产业。要大力扶持、培育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广阔前景,且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要做到科技先行。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等,并结合当地优势的资源、生态、环境,研发新技术、培育新动能、催生新业态、开拓新模式,尤其是要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新理念、新技术运用到产业创新与发展上,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在产业发展上的新突破、新跨越,从而真正做到“发展产业、科技先行”“产业扶贫”“科技脱贫”。
(七)易地搬迁,创新发展
对于条件十分恶劣,且近期又无法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的深度贫困地区,实施易地搬迁,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必然选择,也是最佳选择——这正是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在推动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从一个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搬迁到一个生产、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表面上看是已经“脱贫”了,但如不创新发展,而是“坐着吃”“等着要”,过不了多久必然成为“返贫者”,重新成为“贫困人口”“贫困户”,甚至“贫困村”。“要幸福,就要奋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对于易地搬迁脱贫者,不仅要有机遇意识,更要有忧患意识、紧迫意识、奋斗意识,要在新的起点上,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成为“脱贫者”“小康者”“幸福者”。
(八)增加投入,多方支援
实践证明,无论是扶贫,还是脱贫,都需要物质投入,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否则,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是“一句空話”。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脱贫、全部摘帽”,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不仅要增加国家投入、政府投入,还要调动社会、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的积极性,要多方筹资、多方出力。只有这样,方能实现预期目标。
(九)开展合作,共同发展
一方面,中国在扶贫开发、消除贫困领域为世界各国提供支援和帮助,为全球减贫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也被世人所称道;另一方面,中国正在进行的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也需要与国际上进行合作,也需要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支持。唯有共同合作,方能共同发展。
(十)加强监管,严惩腐败
如上所述,我国各地在扶贫领域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问题,如不严惩,必然影响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全过程的监管,严惩任何形式的腐败,是必须选择,不能含糊。对于考核“不严”“不实”,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挪用扶贫资金、侵吞扶贫资金、贪污扶贫款项,以及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利交易”“权色交易”等各种腐败行为、腐败现象,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不怠,以确保扶贫开发、脱贫攻坚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8-03-23.
[3]王琳.中国扶贫开发的理论演进、实践发展与思路创新[J].宏观经济研究,2018(1).
[4]秦浩.我国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7-08-24.
[5]孙康,陈琦.习近平扶贫开发思想的理论体系、价值遵循与行动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
[6]黄发红,林芮,高石等.中国减贫为世界树立典范——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N].人民日报,2018-03-12.
[7]刘久锋.贵州脱贫攻坚再战告捷[N].农民日报,2018-02-06.
[8]唐仁健.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1月24日在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J].发展,2018(2).
[9]刘奇.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1月23日在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N].江西日报,2018-02-09.
[10]马钧禹,徐彤彤.兵团“十二五”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N].兵团日报(汉),2016-03-25.
[11]胡鞍钢.中国减贫成功的世界意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10-17.
[12]刘永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新拓展新成就[J].社会治理,2017(8).
[13]黄国勤.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
[14]李晨赫.从打赢到打好:一场含金量更高的脱贫攻坚战[N].中国青年报,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