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自信”的主体分析

2018-05-14韩刚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韩刚

[摘要]从主体角度讲,“四个自信”是民族的自信,是政党的自信,是国家的自信,是人民的自信。文化自信本质上是民族自信,其最大的时代价值在于重振中华民族的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发初于党的道路探索和理论创新,自信是党的突出思想和精神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与发展是制度自信的实践来源,国家自信是建构中国大国形象的重要条件;“四个自信”最终必须落实到当代中国人民的自信上,树立和坚定人民自信是党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5-0021-0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这一论断是从“四个自信”的主体角度讲的,讲的是“谁的自信”的问题,指出了“四个自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视角。本文以历史尺度将“四个自信”的主体界定为民族、政党、国家和人民,其中的“民族”是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政党”是有近一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国家”是有近七十年历史的新中国,“人民”是当下的中国人民。从主体角度讲,“四个自信”是民族自信,是政党自信,是国家自信,是人民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其最大的时代价值在于重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

民族是一个文化概念,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反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一个民族的自信,说到底是对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方式的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主要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谈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这种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民族的特性口”“是革命的民族文化。”[3]F70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是现代的民族文化。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因而可以说,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

(二)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中华民族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强盛的民族,这些是中华民族自信形成的客观基础。中华民族的自信是在自我肯定中内生的,是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相互比较中强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民族自信内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沉淀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长期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走势。

民族自负是中华文明在近代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段由自信到自负、再到自卑的历史曲折。欧洲走出中世纪后,在经过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等一系列革命性运动和变革后,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中华农耕文明被西方工业文明全面超越,而且差距越来越大。此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和知识分子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与差距,仍然固守着“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教条,以“天朝上国”自居,视西方民族为“蒙昧不化”的蛮夷,盲目自大,安于现状,很少有进行根本性改革来改变现状的要求。盲目的民族自信必然导致迁腐的民族自负,民族自负又导致中华民族更加保守和落后,陷人自负泥潭的中华民族注定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民族自卑是中华文明走向衰落的精神表征。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将中国的赢弱与落后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随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一场场的战败、一个个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脱离开了原有的轨道,开始丧失一个独立国家拥有的完整主权和尊严,走上任凭洋人欺凌和摆布的半殖民道路”[4]P2。此时的中国人惊异于西方的强大却不知为何,义愤于西方的野蛮却无可奈何,对西方国家的称呼从“蛮夷”变成了“列强”。中华民族的自信由此遭到空前的打击,“处处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从此而生,与后来的殖民心态混合在一起,一直伴随着中国的近代历史,时至今日,其影响依然没有完全根除。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大的时代价值在于重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

从民族自强到民族自信,还差一个富强的中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是一个蕴藏着巨大生命力的民族,在落后于人的情况下,从未停止抗争和追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腰杆挺起来了。但是,新中国的贫穷与落后,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差距,无法让国人真正自信起来。从民族自强到民族自信,还差一个富强的中国、一个兴盛的中华民族。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出现的盲目推崇西方价值、西方理论、西方生活方式的现象,暴露了国人当中民族自卑心理依然存在,重振民族自信仍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重振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族的信心和士气。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四个自信”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彰显,汇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砒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重振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自负到自卑的历史逆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空前自信,是重振中华民族民族自信的历史见证。

重振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今天我们讲重振民族自信,其核心就是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成为中华儿女的坚定信念。“我们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重视文化的发展。当然经济繁荣很重要,军事实力增强很重要,制度建设也很重要,但是最后中华民族能不能复兴,最根本的标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6]唐朝的太平盛世,当时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不仅因为它的经济很发达、政治很先进,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比较先进,很多外国人都来唐长安学习。近代以来,西方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发展的中心,不仅是因为它的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引领现代化的先进文化。“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所以,重振民族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发轫于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探索和理论创新,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突出的思想和精神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在“民族一政党一国家一人民”的主体构成中,中国共产党是关键,是承前启后、统领全局的力量。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一个政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标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首先是政党自信。

(一)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先进分子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所指引道路的产物。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7]P1515事实上,中国的先进分子一开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认识国家命运的工具来接受的。[8]P25俄国十月革命使中国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中国的先进分子相信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道路是能够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人间正道。正因为如此,才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而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相信”和“信任”的结果,虽然这时的“相信”和“信任”还算不上是自信,但却埋下了中国共产党自信的种子。

中国共产党的自信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力量比较弱小,面临恶劣的环境和严峻的考验,革命斗争经验缺乏,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等还未经过实践的充分检验,如此残酷的现实无法直接反映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自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革命激情和自信主要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来自对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执着追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便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最终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發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制度、文化四个形态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不断结合的过程中,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不懈探索中,不断生成和积累着自信。随着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带领中国人民跨过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对党的自信的贡献率越来越高。今天,我们之所以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多的是因为“中国道路”的成功,是因为创造出“中国奇迹”和“中国贡献”的“中国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发轫于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探索和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在探索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之道的过程中形成的。道路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也是对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自信。不论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还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道路,都具有鲜明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走自己的路”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道路自信;带领中华民族走出一片广阔天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对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都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影响着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在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规定性,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优势之一。如果中国共产党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相当于中国共产党丧失了对自己的自信;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再是中国共产党了。理论自信是对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绝不是对教条的、僵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自信,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本质特征。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持续推进过程中,理论自信才越来越牢固地树立了起来。

(三)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突出的思想和精神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表现为信念坚定、砥砺前行。自信是在面临逆境时,不放弃、不向困难低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以“清党”为名大肆搜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杀害的就达2000多人[8]P880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大革命的失败和白色恐怖吓退,而是用武装反抗做出了回答。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又一次跌人低谷,险境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长驱数万里实施战略大转移,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8]P15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中积累的矛盾突出显现,社会主义中国走到一个重要历史关头。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实施治理整顿,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1]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和考验,一个个的沟坎和难关,中国共产党从未向困难低头,在砥砺前行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表现为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自信是在面临顺境时,不自满、不头脑发热。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7]P1438、1439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告诫全党:“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9]P375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告诫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既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充分认识“道路是曲折的”,对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中形成的独特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表现为能正确对待错误,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自信是在犯了错误时,勇于承认错误和善于纠正错误。如何对待自身的错误与失误,是一个政党成熟与否、先进与否的“试金石”,也是一个政党是否自信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错误和失误,战争年代的“左”倾冒险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右倾机会主义和投降主义错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左”倾冒进主义错误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改革开放时期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等等,这些错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面对错误,我们党不回避、不掩盖,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诚恳地承认错误和认真地改正错误,表现出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表现出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突出的自信。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来源,“国家自信”是建构中国大国形象的重要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中华民族为国民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国家的重要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的世界名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自信的首要标志。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显著成就是制度自信的实践来源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剥削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无论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来看,或是从世界范围的眼光来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有着几亿人口的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都是一件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了不起的大事。”“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它使全国的各项工作得以在一个新的制度基础上前进。”[4]P8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1978年,中国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又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价格、财税、金融、外贸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10]P1273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政府职能和机构改革、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改革开放激发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1]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美好前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确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制度的现代化是更高层次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步人了一个阶段,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迈人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1]这句话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制度自信的宣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自信的首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与国家自信的关系最为紧密。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是新民主主义制度,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成,标志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历史起点都先于新中国的成立,只有制度自信的历史起点与新中国的成立是同步的。在现代意义上,建立一个国家,必然要相应地建立一套制度体系,离开一定的制度体系,国家是无法存在。所以在“四个自信”中,制度自信與国家自信的关系最为紧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自信的首要标志。国家自信是一个国际情境下的概念,换句话说,一个国家是否自信存在于与其他国家的共存、比较和相互交往之中。一个国家因何、凭何而自信,其指向物并不唯一,可能是自然禀赋、后天能力,可能是硬实力、软实力。在这些自信的依据中,制度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制度是国家的本体,不是国家的所属物,制度的质变或者消亡,意味着国家的改变或灭亡。所以,国家之间的比较和较量,制度起着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就中国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中国自信的核心内容和首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的美好前景的自信。“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所谓“鲜明中国特色”指制度的适用性,即它是适合中国国情、适用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所谓“明显制度优势”指制度的先进性,即它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时代提供给我们的最好的制度;所谓“强大自我完善能力”指制度的适应性,一方面是这一制度本身是开放的,可以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这一制度的掌控者,拥有保持这一制度与时俱进的动机和能力。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就是坚信它可以保障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美好未来。

(三)坚定“国家自信”,建构中国的大国形象

建构良好国家形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人们头脑中的存在,是大多数人认识这个国家的起点,这些认识一旦形成普遍共识又会转化为这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本身。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在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个人的交往中实现的,而国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交往的可能性、广泛性和合意性。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和交往的重要因素,成为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传承自信基因,建构中国的大国形象。自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自由开放、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便是自信基因的代表。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延绵不绝、赓续传承,开放包容是重要原因之一。自信方能包容,不自信必然是排他。开放包容既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态度,其背后是强大的、溶于血液之中的民族自信。还有,“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责任担当是自信的典型体现。明朝统治者派郑和下西洋,为“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是想让天下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11]P41与西方航海者不同的是,郑和前后七次远航到达亚洲和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侵占、掠夺和扩张的行为,非是不能,而是不愿。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等主张,都蕴含着丰富的自信基因,这些自信基因是建构中国大国形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

汲取现代文明,塑造中国的大国形象。中国的大国形象,一定是一个现代化的世界大国形象,必须要有世界眼光,全面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不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且要注重借鉴西方文明中的优秀成分。塑造自信的、现代化的中国大国形象,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发展,塑造中国改革进取的国家形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塑造民主公正的国家形象;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团结和睦、稳定有序的和谐发展,塑造和谐稳定的国家形象;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负责任的作用,塑造合作负责的国家形象。

四、“四个自信”最终必须落实到当代中国人民的自信上,树立和坚定人民自信是党的战略任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四个自信”必须落实到当代中国人民的自信上,才能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人民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

人民自信是创造历史的精神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历史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这是考察中国历史的必然结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12]个人的历史作用,必须和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统一起来理解把握,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历史贡献,归根到底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总动力中得到说明。人的自信,包含着对努力方向和目标的价值肯定、对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对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信念。自信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催化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自信是创造历史的精神力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目标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时,这种自信就会推进历史的发展。反之,可能阻碍历史的发展甚至导致历史的倒退,这就是所谓盲目的自信。

人民自信是民族自信、政党自信、国家自信的归宿。民族是个文化范畴,民族自信概念强调自信的历史传承性,更多地指向“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人民是个政治范畴,人民自信概念强调的是自信的现实性,指向“四个自信”的全部。所以,今天的民族自信必然要落脚在人民自信上。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政党自信是民族自信和人民自信的引领。政党自信必须以人民自信為归宿,如此才能发挥人民历史创造者的主体作用,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辉煌历史。人民是构成国家的能动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国家自信就是中国人民的自信,国家自信更多使用于国际语境中,人民自信更多使用于国内语境中。因而,民族自信、政党自信、国家自信都以人民自信为最终归宿。

人民自信的核心要义是对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自信。“四个自信”落实到人民这个主体上,核心要义是对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和创立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13]“四个自信”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所以,对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自信是中国人民自信的核心要义。

(二)必须把“四个自信”落实到人民自信上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内化为人民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属于政治信仰范畴,发轫于中国共产党及其缔造和领导下的新中国,是党和国家事业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绝不能止于党和国家的层面,必须内化为中国人民的自信,必须扎根于亿万中国人民的内心,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失去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就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千古不衰的真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真正落实为人民自信,党和国家的事业便能深得民心。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自信,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让文化自信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5]“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5]文化自信本质上是民族自信,具有更廣泛的影响和更持久的力量。特别对于香港、澳门、台湾这些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地区的中国人民,对于侨居于海外的中华儿女,对不同政治信仰的爱国人士,文化自信因其显著的民族性而具有更明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文化自信是结成“民族复兴统一战线”的纽带,能找出中华民族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中华民族的最大同心圆。只有文化自信内化为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色,内化为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成为现实。

着力推进“四个自信”大众化、人民化。对当下的中国人民来讲,“四个自信”是实然状态,更是应然状态,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从“四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这个意义上讲,“四个自信”要真正转化为中国人民的自信,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四个自信”的大众化、人民化的过程,不可能自然完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树立和坚定“四个自信”,要避免脱离群众。如果“四个自信”只是执政党自说自话,仅停留在党的文件里,不被人民群众所理解;只是宣传口号和社会舆论,仅停留在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不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只是嘴上说说,没有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信,没有外化为人民群众自觉行动,那么“四个自信”就会成为缺少群众基础的空中楼阁,难免“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冷清”的尴尬。

(三)必须把坚定人民自信作为党的一项战略任务

坚定中国人民的“四个自信”是党的一项战略任务。“四个自信”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出发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13]“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3]树立和坚定人民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人民的“四个自信”,这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客观需要,是新时代党的一项战略任务。

打赢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仗,坚定人民的“四个自信”。“我们必须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13]“立”就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13]让“四个自信”深入人心。“破”就是要既反对自我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正确对待民族的、党的、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又要反对诸如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等攻击中国、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言论。“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13]

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坚定人民的“四个自信”。存在决定意识,事实胜于雄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四个自信”才能在人民心中真正树立起来、而且愈加坚定。“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在不断克服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在努力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郑重承诺过程中,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的“四个自信”才会更加坚定。

回望历史,民族自信、政党自信、国家自信、人民自信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凝望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是进行时、不是完成时,没有最自信、只有更自信;展望未来,“四个自信”必将凝聚和鼓舞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6]杨金海.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最根本的标志[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04-30.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刘国光文集:第7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1]卜宪群.中国通史——明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

[12]颜晓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J].求是,2018(5).

[13]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四个自信”对实现中国梦的助推意义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