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毛红军下井冈山的几个问题探讨
2018-05-14郭小强丁仁祥
郭小强 丁仁祥
[摘要]本文梳理了朱毛红军1929年1月下井冈山几个重大事件的基本脉络,即两次危机、两次转机、两次大的战斗、两次大的行动,指出朱毛红军下山虽是被动的,但又是积极作为的。体现为原定目标虽是“围魏救赵”,并与东固红军会合。但朱毛红军到达东固以后,通过调查研究并汲取东固根据地经验,顺势而为,实现了从小山区“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向大乡村区域“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的战略推进,制定了在赣南闽西二十余县联合连片割据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朱毛红军;井冈山;赣南闽西;东固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5-0055-07
朱毛红军1929年1月14日离开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到1929年4月30日攻下宁都城,建立于都兴国宁都三县红色政权,被称作为朱毛红军下井冈山的106天。党史界对这106天的传统说法,是红四军开始了转战赣南闽西的伟大征程,而对这次转战的具体过程、历史地位及意义作用研究不多。这106天和井冈山斗争有何关系?是否是中国革命道路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本文拟从这个方面作一详细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一、朱毛红军下井冈山的简要情况
邓力群1986年7月来井冈山视察的时候,专门为井冈山写了一句话:“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也伟大!”这“两个伟大”的赞誉,人们对“上井冈山伟大”了解许多,认为上井冈山,是从城市武装暴动的方向转变到农村割据发展的方向,并且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但对“下井冈山也伟大”,人们可能了解不多,怎样看待“下井冈山也伟大”?
(一)朱毛红军下井冈山的主要行程
在这106天的行程中,朱毛红军经过了24个县域共29次(不含以后的三打龙岩及在闽西领域转战),这29次的县域是:遂川、上犹、崇义、大余、南雄、信丰、全南、定南、安远、寻邹、武平、会昌、瑞金、宁都、永丰、吉安、吉水、永丰、乐安、宁都、南丰、广昌、石城、瑞金、长汀、瑞金、于都、兴国、宁都,其中宁都、瑞金各3次,永丰2次。绝大部分是各县交界地域,其中广东、福建各有一县,即南雄和武平,江西有22个县。朱毛红军占领过6个县城,即上犹、崇义、宁都、长汀、于都、兴国,另有一部分红军进入过广昌、石城两个县城筹款。朱毛红军下井冈山106天的行军里程,尚未有比较准确的说法,估计在一千公里左右,也算是一次远征出击。
(二)朱毛红军下井冈山的重要事件
朱毛红军下井冈山共经历了两次危机、两次转机、两次大的战斗、两次大的行动。两次危机,一是在大余出现的敌军紧追紧咬危机,二是寻邹圳下险致全军溃灭的重大危机。两次转机,一是由罗福嶂会议决策向东固进军,到了一个新的根据地,带来了第一次转机;二是长汀前委扩大会议到于都4月13日前委来信的重要决策,带来了在赣南闽西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第二次转机。两次大的战斗,一是瑞金大柏地战斗,二是长汀长岭寨战斗,重新打出了红军的军威,为顺利到达东固和在赣南闽西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两次大的行动,一是于都4月13日决策,派出红五军重返井冈山,为井冈山根据地的收复和后来湘赣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二是4月占领于都、兴国、宁都三县县城,建立了于都兴国宁都三县红色政权,为建立中央根据地打下了重要基础。
二、朱毛红軍下井冈山的几个问题探讨
(一)朱毛红军为什么下井冈山
朱毛红军下井冈山是被动的,是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第三次“会剿”,绕道赣南,奔袭吉安,调虎离山,“围魏救赵”。这里的“魏”指的是国民党军队在赣州、吉安统治的地域,“赵”指的是井冈山根据地。彭德怀在回忆柏露会议决策过程时讲到:“在会议期间,湘赣两省反动军队,正在调动部署,准备‘围剿井冈山。当时红四军还是草鞋单衣,冬服未解决,无盐吃,每天三分钱的伙食也难解决,只有离开井冈山到白区打土豪才能解决。可是伤病残人员无法安置,又不可能带走,似此,势必派队留守。”“派部队留守,就势必分散主力(当时红四军大约4000余人)。”“如分散,力量会更加单薄。”“不利于主力行动和作战,如不留部队据守,对坚持湘赣边区(井冈山)根据地斗争也是不利的。”“红四军只有离开井冈山向外地发展,否则没有其他较好办法克服困难和搞乱敌人的‘会剿部署。”同时要“以一部分兵力防守井冈山,就可以吸引住敌人‘会剿主力,对于当时红四军向赣南行动是有利的。”[1]P115-116这就把下井冈山和守井冈山的利害关系讲透了。由此可见,朱毛红军主力下井冈山,一方面针对敌军势大,进行迁回运动作战;另一方面是红军给养困难,必须下山解决给养。
(二)朱毛红军下井冈山的行军目标是哪里
但是由于下井冈山的红军力量太小,不足以形成“围魏”,反而被敌军紧紧咬住,被动挨打,所以“赵”也救不成了。陈毅在1929年9月给中央的一份报告中写到:“红军对于敌人三省‘会剿”决定以四军出发赣南游击,向吉安一带推进,以彭德怀及袁、王部留守边界应付湘赣进攻部队,在四军至吉安附近,赣敌后方动摇必然撤退,彭、袁、王应付湘军仅有余力,此为我方之计划。”[2]P285朱毛红军是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信仰有主义的军队,虽然“魏”没有围成,但开辟了新战场;虽然“赵”没有救成功,但发展了更大的力量和更广阔的根据地区域。这种发展转变的到来,最重要的就是依靠自身的战略眼光和积极作为。
寻乌圳下村遇险,是红军下井冈山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在村里宿营时,天还未亮,红军就被国民党部队包围,军部被打散,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险被敌军抓住,似有“溃不成军”之势。幸好红军官兵利用村旁大山之地险和在井冈山练就的爬山本领,逃脱了国民党军的突袭,匆匆进入了三省交界的项山罗福嶂小村,何去何从成了争论的焦点。有的主张毛、朱、陈三位领导人化名转人大城市开展斗争,有的主张分兵散伙,或打游击,或远走他乡。面对这种散伙的思想,毛泽东在罗福嶂召开的前委扩大会上明确指出,假如散伙,部队再也收不拢了。他果断提议还是按下井冈山时的预定方案,去找东固红军,先落下脚再说。陈毅的报告也描述了当时有关分兵的争论:“四军的分兵问题。在出发赣南以后(本年一月至三月)四军四战皆北,强大敌人穷追不息,同时在所到各地闽赣粤边界一带群众组织非常薄弱,红军感觉异常困难,尤其大的军队(三千人左右)行动颇不方便,给养大感困难,四军党内起了争论。第一种主张,此时四军应分为两部份,以团为单位,各路自行去图生存,以避免敌的追击。一面行动快,敌人追不上我们,一面人少给养容易,可以恢复红军纪律,一面减少了目标。第二种主张,此时四军应该集中,一面是政治局面要开展,敌人的进攻不会再有时间延长。一面集中起来可以最后一战,分散要各个击破。一面分散以后联络困难,士兵胆子更小,更动摇。这两种主张,第一步是分了兵,把四军改成两部分(二月间事),第二步是朱部在前面走,毛部跟着来依依不舍,始终没有分开。”[2]P305
而关于提议与东固红军会合是否有预案的问题,上海《申报》1929年曾有明确报道:“当朱毛离开井冈南窜时,本有三种计划:(甲)由遂川沿湘赣边窜至大余、兴国,搜刮现款,补充饷弹,再解井冈之围,接应袁、王、黄各匪。(乙)由崇犹窜至兴国,与赣西之积匪七、九纵队会合,徐图发展。(丙)窜入粤东或闽南,乘机而动。日昨李刘两旅在吉潭搜得共匪之计划书,亦与此相同。”[3]P452这里讲到的“与赣西之积匪七、九两纵队会合,徐图发展。”就是去吉安东固,与江西地方红军会合再谋发展,这与陈毅报告记载“四军出发赣南游击,向吉安一带推进”也是一致的。张宗逊1981年11月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四军下山前,是做了准备工作的。……我听说在行动路线上原有个计划,一路向南走,一路向东走。究竟向南向东,会上有过争论。向东走要过赣江,有困难,是天险。向南走沿着赣江上游走,目的是到东固去。东固有红色独立二、四团。最后决定走南路。”[4]P586这些史料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即红四军下山除为了“围魏救赵”,解井冈之危外,另一目的和方向也是明确的,即到东固与地方红军会合发展,并创造条件打回井冈山。并不是无目的的被动向赣南出击,也是有目的的积极作为。陈奇涵的回忆也明确讲到这一点。他当时作为赣南特委的领导成员之一,经历了这一过程。他的回忆录讲到:" 1929年初朱毛红军下山,到达大余时,红四军前委写信给赣南特委,其大意是这样的:红四军已离开井冈山,准备在适当的地方建立根据地。赣南各地要举行暴动响应。兴国要筹集几万斤粮食、几万套棉衣和几万元款项,和准备安置伤员。我当时是赣南特委军事部长,特委派我回兴国布置工作,准备迎接红四军。但朱毛红军在东固会师后,东进闽西,没有来兴国。”[5]P11这也印证了红四军下山时的两种预案,即:(甲)由遂川沿湘赣边至大余、兴国,补充给养,再解井冈之围,接应袁、王、黄各部。(乙)由崇犹至兴国,与赣西之红七、九纵队会合,徐图发展。这是确有其事,并非凭空揑造。综合以上,可以推断朱毛红军下井冈山预定方向主要是到东固与地方红军会合,这是从被动适应到积极作为的一次重大转变。
(三)朱毛红军为什么选择了东固
为什么井冈山柏露会议形成了主要选择东固的决策呢?那就是井冈山与东固两块根据地的红军早就相互沟通联系交往了。有三则史料可以印证这一点。一是当年的东固红军战士,建国后担任过江西省交通厅厅长的刘岱,专门写了一篇“东固送信到井冈”的回忆录,他在回忆录中详细地写下了送信的过程:“1928年初开始,我随东固游击队的一个排长和另一名战士曾先后三次送信上井冈山给毛主席,并且每次都取了回信帶回东固。第一次是在1928年初春,那时我们一行3人,都穿老百姓便服,每人随身带上枪和手榴弹,从东固出发,结果胜利完成任务后回到东固。第二次是1928年古历6月间,我们一行装扮成卖牛的,那时因我年纪最小,穿上便服,牵头小牛仔,样子像极了,一点破绽也看不出来。我们从泰和桥头岗出发,把信送给了井冈山上的朱毛等领导人。1928年古历10月间,东固领导人第三次吩咐我们送信上井冈,任务照样完成得不错。同年底,组织上又要我们再跑一趟井冈山。无奈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已派遣大批敌人包围了井冈山,故这次送信任务没有完成。”[6]P267二是毛泽东《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中一句话讲的也是同一件事:“吉安邻接永新,我们割据如此之久,吉安县委仅与我们接过两次头。”[2]P113非常遗憾的是当年毛委员给东固红军的回信究竟写了些什么已无从知晓,也没有发现史料记载。三是卓雄回忆东固会师时毛泽东在会师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到了这一点,毛泽东在会上讲:“我们从井冈山出发,天天讲到东固去见二、四团,过去我们四军有的同志说没有二、四团,现在见到了,没有吹牛吧?”接着他表扬红西红军独立二、四团的战斗精神并大声称赞道:“红四军是铁军,红二、四团是钢军。”“我们现在到了赤色区,要休息几天再走。”还说道:“东固山是我们走出井冈山,又到了新的革命根据地。现在东固山,井冈山联合起来了,最终要全中国大联合,中国革命一定要胜利。”朱德在讲话中要求江西红军独立二、四团的官兵们加强团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军事、政治、文化,不断提高战斗力。并且说到:“国民党反动派天天喊打倒‘朱毛”‘朱毛越打越多,现在,我们也成了‘朱毛了!”官兵们听到毛委员和朱军长这样说,都发出会心的微笑[6]P182-183。卓雄当年是赣西特委交通员,建国后担任民政部副部长。这些回忆和记载都说明井冈山和东固两个根据地早有联络的历史事实。
柏露会议讨论红四军下山的出击方向,与东固红军会合(在井冈山时并不知道东固红军已由七、九纵队改编成立了江西红军独立二、四团)是一主要选择。罗福嶂会议毛泽东坚持去东固与地方红军会合,实践证明是一非常有远见的选择,不仅避免了当时散伙的主张造成的人心恐慌,更重要的是到了东固,使红四军得到了短暂而又宝贵的休整,恢复了生机活力,同时还汲取了东固根据地的建设经验,使毛泽东根据地思想得到了丰富,实现了一次战略推进。毛泽东在罗福嶂用去东固的原定决策制止住了因败仗引发的散伙之危,从而化危为机。抓住东固会师和长汀胜仗这一机遇,毛泽东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又筹划出新的决策,不再坚持“救赵”,而是到一个党和群众革命基础更好的地域去开创发展一个更大的“井冈山”,并创造条件与原来的井冈山根据地相连接。没有超凡的战略思维和眼光,是走不出这一步棋的。这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积极主动作为,没有神仙皇帝,全靠自己解放自己。
三、朱毛红军下井冈山是一次重要的战略推进
如果说,浏阳文家市转兵是毛泽东率军上山,使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实现了重大战略转折的话,那么在柏露会议和罗福嶂会议决策去东固,则是朱毛红军由守山向广袤的农村发展重要的战略推进。
(一)汲取东固经验与毛泽东根据地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下山后,在敌军的跟踪追击中,一路突围转战,在地方党组织帮助指引下,1929年2月顺利到达东固,因为没有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加之赣西特委送来情报,红五军在井冈山已经失守,因此在东固召开了地方党组织和前委联席会,就红四军的出路问题展开了充分时论,因为敌兵追踪紧迫,红四军和江西红军独立二、四团又没有联合作战过,不宜与敌军交战并按原定计划打回井冈山去,而是继续在赣南闽西游击发展。这是毛泽东离开井冈山后,为寻求建立新的根据地的一个重要决策和战略推进。1929年2月毛泽东在东固作出放弃打回井冈山的决策,不仅是一个重要决策,同时也是一个重大战略推进,因为这是他汲取了东固经验,从小山区“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2]P144,向大乡村区域“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2]P144的发展推进。毛泽东1929年3月20日在长汀写了一个重要报告给中央,明确记载了是放弃原来的战略和策略。红四军在东固休息了一星期,并与江西红军独立二、四两团举行了隆重的会师大会,与地方党组织赣西赣南特委接上了头,安置好了伤病员,当赣军最精锐部即李文彬旅追到东固时,“乃决定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2]P144此后不久即4月”日在于都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结束后,彭德怀率红五军返回井冈山,毛泽东则以前委名义写了一封指示信,交彭德怀带给湘赣边界特委,信中要求边界特委在接近总暴动之前,将边界群众政权的形式“由公开割据改变为秘密割据”“各县赤卫队有组织红军采用游击战术”“守势的根据地的观念,以后应该抛弃,大小五井、九陇等地,再不必固守了,强敌来了就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对付他。”[2]P183三月长汀的报告和四月的指示信中都有一个新的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那就是把红四军、红五军和江西红军独立二、四团的行动统一起来,由前委统一指挥,借助国民党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从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以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接。”[2]P142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变化和重要观点,已经把这种战略推进的意图和目标表述清楚。
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战略推进,其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已由公开的武装割据向公开武装割据和秘密武装割据相结合转变;在战术方法上则由固定的公开区域割据向盘旋式的变动不居的打圈子方式转变;在战略目标上不再坚守井冈山军事根据地这个山头,而是大胆抛弃那种守势的观念,把武装割据发展地域目标转向赣南闽西二十余县更大的地区范围,同时指导湘赣边界特委及地方武装从山上转移到山下,从大小五井山区向宁冈、永新地域发展,以期达到赣南闽西与湘赣边界地域的大联合、大发展。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井冈山创建的工农武装割据战略的重大推进,即根据地思想的战略推进。这种推进,一是坚持了井冈山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二是为井冈山斗争在转移中坚持扩大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遵循。毛泽东总结东固经验作出的这一决策,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一个质的飞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萌芽即将破土而出。
毛泽东根据地思想在东固的战略推进是明确具体的。1929年3月至4月间,有两个历史文献记载得详实具体。一是1929年3月20日在长汀以前委名义写给中央的报告,简称为《“3·20”报告》。二是1929年4月13日在于都以前委名义写给湘赣边界特委的指示信,简称为《"4·13”前委来信》。毛泽东下山后对东固根据地有一详细的调查研究,《“3·20”报告》明确了放弃井冈山,借鉴东固搞大范围的联合连片割据,实行新的战略推进。《“4·13”前委来信》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东固调查的总结,明确要求边界特委汲取东固经验。东固根据地的工农武装割据被称作为秘密割据,其实质就叫做“白皮红心,深得人心”。毛泽东对此感慨很深:一是觉得政权和武装组织的形式大有可须讨论的必要,即究竟采用什么形式开展小块的公开武装割据,实在是可以认真地探讨一番。二是东固的经验值得借鉴。东固的割据和井冈山的割据形式是不相同的,东固的武装割据是以乡村地域为中心,以“白皮红心”秘密割据为主要形式,以变动不居的游击割据为战略,以大块地域的联合连片为发展方向。而当时的井冈山割据,以山区为主,以小块分散地域为主,以公开割据和固定区域割据为主要形式,所以两种割据的效果也不一样,井冈山的公开割据和固定割据树大招风,易遭敌军“围剿”。东固的这种独特的割据方式更能保护自己,也能得到群众的拥护,“白皮红心”的策略更有利于革命力量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得到生存和发展。毛泽东1930年1月5日写给林彪的信中特意把“李文林式根据地”与“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根据地”相提并论。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长汀3月20日的前委扩大会议,毛泽东形成了一个新的连片割据的战略构想,并以红四军前委名义向中央报告,随后4月3日至4日在瑞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再次重申了连片割据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4月5日向中央作了报告。这个战略构想,基本勾画出了后来被中央确定为中央苏区的联合连片发展的一个红色割据区域版图。这个战略构想,一方面受益于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根据地的实践和总结,另一方面也汲取了东固根据地的经验。从转战赣南到东固会师再到东进闽西,毛泽东已经从当年的井冈山星星之火,看到了大有发展的燎原之势。毛泽东不仅从战略上也从战术上着眼于新的发展。所以下井冈山后,他在东固就有了这样一个重要决策,即放弃了在井冈山时期采用的“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选择“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2]P144这就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二)毛泽东总结的东固经验及主要特点
一是从总体战略上考虑,不能单打独斗,要走联合发展的路子。他在信中指出当时江西的问题是“赣西、赣北、赣南、赣东,各个孤立,不相联属”,很大一部分区域的群众没有发动起来,为此前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在军阀混战中红军的政策和行动,“就是使各地,特别是红军有一个工作的总目标,使孤立的各地互相联属起来。”[2]P181
二是反思了单打独斗及“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危害。他在信中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两年来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在全国至少一个省用总暴动的方法推翻了統治阶级并建立革命政权以前,实行小区域的公开的苏维埃政权割据是有害而无利的。如湘南暴动和平江醴陵暴动,还有永新、莲花、遂川等方式的暴动割据,“不仅失掉群众,连党亦几乎失掉完了,不仅不能解脱群众若干的经济痛苦,农村城市的经济基础一齐毁坏完了……,即此问题亦是使群众失掉有余。”[2]P181“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危害,最根本的是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
三是充分肯定并认真总结了东固根据地创造的秘密割据的经验。毛泽东向边界特委详细介绍了东固根据地的经验是另一种形式,即反动势力被驱逐了,权力完全归于农会,但没有公开的苏维埃政权和固定的赤卫队,与白区通邮通商,经贸交流是照常的,井冈山地区因为封锁所造成的困难和痛苦,在东固基本没有,敌军前来“围剿”找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形式取得了群众而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的形式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步[部]队。”[2]P782只要能够争取群众又不失去群众的支持,那就可以坚持秘密割据,而不一定要实行公开打出苏维埃政权的旗帜。
四是大力倡导东固“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和“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毛泽东认为,使用这种战术和政策,使得江西红军独立二、四团的战斗力倍增,相当于红四军的三十一团。东固红军采用的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游击的区域范围是很宽广的,可以在新余买得到枪枝弹药,并给红四军补充了7200发子弹。“他们消灭了许多靖卫团,打败过三十六旅的七十二团。他们经常的是一角五分一天的士兵伙食,从不发生经济问题。他们与省委特委的关系极密切,交通极方便。敌人是完全奈何他们不得,用这种方法游击的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点可以很多,可以在很多地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2]P182这就大大提高了红军在武装斗争中的战斗能力。
五是明确提出湘赣边界革命武装“五、六纵队都应在山下,不应在山上。”坚决要求湘赣边界特委大胆抛弃“守势的根据地的观念”,“大小五井、九陇等地,再不必固守了”,要向东固根据地那样,“强敌来了,就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对付他”[2]P182、183。可以说,这是毛泽东关于由守山向广袤的农村战略推进最明确的表述,也是井冈山斗争必须从大小五井山区即五百里井冈转移到以永新为中心的湘赣边界乡村地域最关键的一步,是毛泽东“大力经营永新”的具体实践。
六是明确要求湘赣边界红军游击武装实行联合发展,走整合、改编的路子。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从保护发展革命力量的角度考虑,认为“赤卫队则以分散为有利”[2]P54,考察东固经验之后,他的这一思想观点改变了,而认为“各县赤卫队有组织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必要。”因此前委决定,把王佐的武装和原有五军的人员编为四军第五纵队,王佐任纵队长。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酃县、茶陵各县的赤卫队集合起来,编为第六纵队,贺国中为纵队长,“游击的范围包括宁岗、永新、莲花、安福、吉安、泰和、万安、遂川、桂东、酃县、茶陵,往来驰骤,专打小敌及靖卫团。”这种联合整编的好处在于“各县靖卫团是不能联合的。我们的赤卫队能够联合,消灭靖卫团是有把握的。分散则各不能敌各县的靖卫团,没有进取的新气象,多数地点的群众无从发动无从组织,党的基础无从建立,地方主义的弊病又非常之大,收集起来则这些弊病都免去了。”[2]P182把地方赤卫队等革命武装组织在本地域范围联合起来,发展为地方红军,这是汲取东固经验后的一个新思路,同时也为井冈山斗争向湘赣革命根据地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把地方各区乡的赤卫队集合整编,这是一种县域范围的小联合;把几个根据地联合连片发展,这是一种大地域的大联合。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已为后来的实践发展所证明是一正确决策,极富战略远见。湘赣边界特委及地方武装和红五军正是按照毛澤东及前委在于都作出的决策部署,在边界地区以乡村为中心,开展了更大规模的武装游击割据,从而发展形成为湘赣和湘鄂赣两大革命根据地。
[参考文献]
[17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编.井冈山斗争时期文献导读[Z].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4]黄仲芳,罗庆宏编.井冈山斗争口述史: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5]陈毅,萧华等著.回忆中央苏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6]东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2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