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学习“支架”的多维度搭建

2018-05-14张宁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支架学习

张宁

【摘要】支架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运用。本文旨在探讨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通过深入解读文本,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效率,真正落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目标,使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文本解读   核心素养   学习“支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的首要核心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大量课堂案例证明,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教师对文本缺少深入的解读有密切关系,而许多成功的阅读教学都来源于教师正确、深入、独到的文本解读。因此,语文教师应善于品读出文本的特点,品味出文本的意蕴,领会出文本的匠心独运,富有创造性地智慧解读文本,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关注学情,解读文本,搭建学习目标“支架”

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习目标是指南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方向和明确目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可以确定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从而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在上课之前,向学生展示学习的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内容有哪些,学习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和效果,并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明确、集中、适切的学习目标的制定,离不开教师对学情的关注,以及对文本的深入有效解读。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讲读课文,是一篇典型的“文诗兼美” 的“文包诗”课文。这类课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小学生较难理解的古诗或“词”或古文名句巧妙地包含在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中,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使得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让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这种文体根据古诗的内容和儿童学习的需要,既简单明了地交代了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情况以及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又对古诗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诠释和说明。苏教版教材在低、中、高三个学段都安排了“文包诗”,如《英英学古诗》《咏华山》《李广射虎》《少年王勃》《母亲的恩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等。

本课所在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出自于长篇小说《水浒传》,《少年王冕》是出自于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编者意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在古典文学中分析人物,品鉴语言,获得情感的熏陶,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小学五年级这一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都有所提高,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就不能以自己的文本分析替代学生的自主解读。又加之从小学一年级的《咏华山》到五年级的这篇《黄鹤楼送别》,学生已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包诗”课文,对此类文章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出:教师必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在准备教学时,要依据文本,根据学段目标教学要求,定准学习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这更加证明教师对文本的有效解读,直接影响着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在《黄鹤楼送别》一文教学中,本人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

1.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李白与孟浩然分别时的情境。

3. 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字词句的训练,想象送别情境,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友情的可贵。

学习重点、难点:诗文对照,品读关键词句,想象送别的情境, 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

二、精选内容,讲求策略,搭建学习活动“支架”

精选学习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是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学习内容的精选,还是教学策略的设计,都必须以教师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为基础。教师先要阅读教材,“潜心体会文本”“披文以入情”,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学习目标,确定“教什么”,研究“怎么教”以提高閱读学习的实效。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出题,齐读

课文的主人公是李白和孟浩然,把他们结合课题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了孟浩然,并写下了——(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学生齐读古诗。

师:课文有文又有诗,这样的文体叫做——(生:文包诗。)我们的老朋友了,你还记得学过哪些文包诗?

嗯,通过文包诗的学习,你知道它有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吗?

(二)诗文对照,理解诗意

(生:古诗的意思就包含在课文里。)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后结合课文说说古诗的意思。

(三)诗文对照,体悟诗情

送别友人时,李白是怎样的心情?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板书:依依惜别

哪个词是不舍、不忍?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词,让大家感受到这种不舍之情。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李白、孟浩然的依依惜别写了两个场景,哪个同学能来回忆一下?

板书:话别叙情  吟诗寄情

多媒体出示:

1. 默读话别叙情的场景,圈画出能够表现依依惜别之情的词语;

2. 说说对词语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读,可以做简单的批注。

指名交流。

师:说到这里,大家发现“文包诗”的又一个特点是——根据古诗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那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场话别的场面是根据古诗中哪个词来展开想象的?

板书:辞

联系上下文,再次体会“辞”的内容。

一个“辞”字就是一场深情的话别啊!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再次体会一下。

“吟诗寄情”的场面就是根据古诗后两句展开的想象,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诗,再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从刚才所读的诗句和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了依依惜別之情?将它圈画出来,说说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交流:这些词看似写景,实则抒情,你都体会到什么样的情感?

妙啊!这些景物原来都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就是好诗!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读古诗,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听着同学们读,我深深感受到这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多在写景,但我们却发现他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这巧妙的借景抒情正是这首诗脍炙人口的原因啊!

板书:借景抒情

通过反复解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么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如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这些正是文本的教学价值所在。在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精心设计,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领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学习过程中,以此来实现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为此,《黄鹤楼送别》的教学设计中就抓住“依依惜别”这个词,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沿着这条情感的纬线,品词析句,层层深入解读文本,体悟情感。其中“话别的场面都是围绕诗中的哪个词展开的想象?”“诗中后两句和文中吟诗寄情的场面中哪些词语也让你感受到了依依惜别?”这两个问题不仅巧妙地实现了学习目标中设定的“诗文对照诗文对照,品读关键词句,想象送别的情景,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而且成为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悟两位大诗人的深情厚谊而搭建的完美“支架”。学生依靠这个“支架”,紧扣“依依惜别”,走进文中去咀嚼、品味,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凭借这个“支架”,在熟读的基础上,从字里行间寻觅诗人流露的情感。体会之后,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再现话别场面。学生表演很投入,动作、语言等都惟妙惟肖,有效地丰富了课堂的语言积淀。

如果没有文本解读,就难以抓住关键词,抓住细节;没有文本解读,就难以丰富词句的内涵,让文本的内涵立体化、丰润化;没有文本解读,就难以促使学生产生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唤醒生命的意蕴。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思考文本原有的价值,提炼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为学生搭建学习活动的“支架”,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中,提升学习力。

三、聚焦核心素养,指向语用,搭建学习评价“支架”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因而新课标着重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初步审美能力。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与初步审美能力的发展都是以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言语经验活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因此,要想让核心素养落地,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阅读课堂中落实“指向语言运用表达”是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语用达标练习,搭建学习评价的“支架”,让学生当堂训练,巩固知识,内化知识,形成个体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语言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体会语言情感,用自己的心读出来;学会运用语言,用自己的笔写出来。

在《黄鹤楼送别》一课最后,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作为“支架”,巩固和深化课堂学习成果,主要指向语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语言素养。

《黄鹤楼送别》这首诗不久就传到了扬州。孟浩然看到这首诗,心潮澎湃,往事浮现眼前,立刻提笔写起信来——

太白贤弟:

读了你的诗,往事历历在目……

同学们,孟浩然会往下写什么呢?请你联系课文,发挥想象,完成这封未尽的信。

写完后,小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评一评,选出本组最优秀的语段,在全班进行展示。

设计此问题,旨在聚焦核心素养之语言运用能力,目标指向语用,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没有评价反馈的教学,不是完整的教学,也不能提升教学实效。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搭建学习评价“支架”,让学生真正将知识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从知识向能力、从能力向素养不断提升的发展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作者思有路,入境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文本解读意识,潜下心来,正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在文本解读中多维度搭建阅读教学的“支架”,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交流探究,在自主化、个性化的阅读学习中品鉴文本语言内涵,学会言语表达,滋养丰厚情感,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公园巷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支架学习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