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

2018-05-14孙祯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1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孙祯红

[摘要] 目的 对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目标化管理理念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共56例,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的护理方法是传统管理方法,实验组则利用目标化管理理念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展开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率、患者满意率等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79±3.58)分,护理差错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7.14%、3.5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8.14±4.73)分,其护理差错率为21.42%,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相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越性。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7.86%。两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缓解心血管内科患者症状以及强化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目标化管理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 目标化管理理念;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a)-0020-03

随着我国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服务素质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由于时常发生的医疗事故,致使我国的医患纠纷问题更加频繁的出现,这些令人堪忧的状况都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事业的科学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一般来说,护理质量与医院的运行效率和医疗质量是密不可分的,甚至会产生一些直接影响。而目标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优秀的管理理念,它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下属共同制定合理的、严格的、人性化的目标为主要依据,使得护理人员运用自己的意志力和拼搏力来代替常规的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到患者日常的护理之中[1]。这种理念不但有效激发了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使之更努力地参与到目标化管理工作之中,将目标管理理念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拖沓、滞后等不良现象。该院选取了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心血管內科患者进行目标化管理理念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5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参与该次研究,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28例。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各有17例和11例,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74岁,平均年龄(54.1±3.7)岁;实验组男性、女性患者各有15例和13例,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5.4±3.2)岁。该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选患者均在知情的前提下签署了同意书。此外,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首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观察,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管理计划。指导患者摄入营养充足的饮食,且食物要相对清淡些,以蔬菜、蛋类、豆类等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为主,避免进食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其次,肢体与并发症管理。保持肢体功能正常,可定时为患者进行四肢按摩,以防止肌肉萎缩,同时加强并发症的预防管理,如保证衣物被褥的清洁干燥,避免压疮的发生。最后,护理人员要耐心亲切地与患者交流和沟通,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实验组患者采取目标化管理理念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首先开展目标化管理理念相关会议,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帮助有关护理人员了解目标化管理理念的定义、目的、相关方法以及护理意义等。此外,护士长应及时帮助护理工作者回顾以往工作,回顾时注意要全面、具体,还要全方位掌握目标化管理模式,护理人员考核合格后才可以加入该次研究。②要从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罗列,并进行全面分析。分析完成后及时展开科学的改善方案,提出具体化的、细化的、切实有效的方案进行解决处理[2]。此外,护理工作者要对改善后的目标进行适度预测和适度把握,做到心里有数,最大程度上降低医患纠纷率。③每位护理人员需要在目标完善后进行全方位的、具体的、有效的解读,细分每一个部门的目标并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员。只有将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完善,才能科学完成既定目标。④目标实施时护理人员随时向护士长进行咨询并记录,全面分析完善解决方案,使得保证目标完美达成。⑤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为了最大程度调动护理工作的主动性,要注意奖罚分明,有效总结,积极探讨工作经验与技能,以加强目标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记录观察,并对比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率的大小。②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分为3个方面的指标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其中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0%[2]。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护理情况对比

由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79±3.58)分,护理差错率为7.14%,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5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8.14±4.73)分,其护理差错率为21.42%,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4.29%,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相比照组具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7.86%,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其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一点也直接体现在对护理服务的细节和质量要求方面[3]。由于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管理被动模糊的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致使许多患者出院后却频繁发作并发症,患者病情的控制也不够良好。而目标化管理模式所拥有的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有效帮助了患者理解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改善了自身健康状态[4-5]。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分为3大版块,它通过系统且有效的护理管理将汇编目标、施行目标与对目标成果进行考评。此外,为了注重从业人员专科知识培养,院内进行制定系统化知识教育、护理、监测等方面的个体化方案,并延伸到院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实施针对性的护理[6]。

就现阶段来说,在改善医院护理质量这一方面,目标化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应用最多的管理策略,这就需要同时具备优秀的管理人员和优良的管理策略。目标化管理模式在提高病情控制达标率和患者依从性这两个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将家庭支持的积极影响充分的、全面的发挥出来,进一步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归属感[7-8]。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79±3.58)分,护理差错率为7.14%,护理纠纷发生率为3.5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8.14±4.73)分,其护理差错率为21.42%,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4.29%,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相比照组具有显著优越性。此外,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2.8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缓解心血管内科患者症状以及强化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目標化管理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优越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立梅,邓颖.目标管理在妇产专科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411-413.

[2] 徐晓霞,沈彩霞.目标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2666-2669.

[3] 高媛.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22(31):173-175.

[4] 樊霞.目标化管理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214-216.

[5] 张桂秋,张海娇,李海霞.自下而上的目标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3):1003-1005.

[6] 王丽梅.目标管理与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基本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0):2444-2446.

[7] 尚勤,胡登科,李静静.目标化健康教育路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7):173-176.

[8] 张晓娟,周素红,李洪艳.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3):119-121.

(收稿日期:2018-08-08)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