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2018-05-14崔荣华
崔荣华
[摘要]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研究组采取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与情绪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与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脑卒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c)-0080-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脑卒中的死亡率也有所下降,但多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脑卒中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单元管理内容,继而保证患者的身心康复效果[2-3]。2015年5月—2018年5月该院对41例脑卒中患者应用了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干预,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63.5±3.5)岁;脑卒中类型为脑出血15例,脑梗死26例;发病时间15~40 d,平均为(25.3±3.5)d。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63.4±2.8)岁;脑卒中类型为脑出血17例,脑梗死24例;发病时间15~40 d,平均为(25.5±3.8)d。两组在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与发病时间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疾病已处于稳定期,且存在肢体功能障碍。②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躯体功能疾病;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意识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向患者与其家属进行疾病健康教育,并通过耐心的安抚与解释,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辅助患者进行早期良肢卧位与肢体康复功能锻炼等。研究组则采取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具體方法如下。
1.3.1 护理人员管理单元 ①组建专科管理小组,成员包括神经科医生1名、护士长1名、护理人员若干名。小组主要负责患者的专科治疗、护理、设计个性化康复护理内容等,并定期对治疗、护理效果进行追踪与完善。②根据患者的数量,配备充足的护理人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并能够合理应对突发事件。③完善各项卒中患者护理管理资料,例如:护理工作流程、不同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交接班制度、健康教育资料、心理护理资料、康复训练方法等,以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指导。④组织护理人员参加系统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卒中患者护理知识,以及心理学干预方法,保证患者的身心康复效果。⑤要求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每日的护理工作内容,护士长不定期进行监督与抽查。
1.3.2 患者管理单元 患者入院早期,小组成员对其心理状态、认知程度等基本情况进行评估,待其病情稳定后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达到预期目标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定期组织脑卒中健康宣教座谈会,向患者与其家属讲解脑卒中急性期与恢复期的相关知识,例如:体位摆放、关节保护、肢体主被动运动、平衡训练、语言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营养支持、吞咽方法、皮肤护理等。通过座谈会为患友提供交流的平台,以互相鼓励的方式提高康复的信心。
1.4 观察指标
①通过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Barthel指数共分为自理(11~15分)、稍微依赖(6~10分)、较大依赖(1~5分)与完全依赖(0分)4个等级,项目包括洗澡、进食、穿衣、修饰、控制小便、控制大便、床椅转移、如厕、行走、上下楼梯。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佳。②通过Zung编制的抑制自评量表(SAS)与焦虑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与干预1个月后的情绪变化。SAS量表主要反映焦虑主观感受,包括15个正向评分与5个反向评分;SDS量表反映抑制主观感受,包括10个正向评分,10个反应评分,SAS与SDS量表评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绪越重。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SAS与SDS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与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致残率与死亡率极高[4-5]。目前,如何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其不良情绪状态,确保康复质量已成为临床护理学者关注的焦点[6]。
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从护理人员与患者双方面着手,其中护理人员管理单元通过组建专科管理小组、完善人员配置、各项护理管理资料、培训工作与护理文书等,使护理服务更具系统性与规范性。同时,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强调对卒中患者进行程序化与组织化的健康教育,患者管理单元中通过个体化康复教育与讲座提高了他们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继而纠正错误认知,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各项护理工作[7-8] 。此外,卒中单元护理管理为患者获取康复信息与患友交流提供了可靠的平台,并构建起和谐的康复环境,改变传统护患间被动治疗的管理模式,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继而促进身心康复进展[9-10]。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SAS与SDS量表均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5)。结果可见,卒中单元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的日常生活能力,纠正其不良情绪表现,确保康复质量。
综上所述,卒中单元护理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身心康复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菊蕊,黎艳媚,游嘉琪,等.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开展常规护理与三维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8):173-175.
[2] 朱华凤,张琦.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用于卒中后便秘的临床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6):873-875.
[3] 陈煌,黎蔚华,罗青,等.脑卒中康复护理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0):688-692.
[4] 崔海丽,顾宇丹.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时间、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5):140-142.
[5] 张琰,刘文伟,周雅英,等.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研究新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2):196-198.
[6] 陈凤霞.流程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质量控制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4):115-116.
[7] 翁艳秋,陈文瑶,张玲娟.上海市老年医疗护理机构脑卒中康复现状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35-38.
[8] 丁光忠.早期护理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2):73-74.
[9] 李金梅.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急诊重症脑卒中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8):837-838.
[10] 陈华英,王惠平,戴余凡,等.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护理等级细化标准及其临床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4):50-53.
(收稿日期: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