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作用体会
2018-05-14刘源
刘源
[摘要] 目的 研究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该院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该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患者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比例、使用情况及药物管理效果数据。结果 实验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及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次不合理应用比例较低,实验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模式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极具优势,能够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水平,应予以临床推广与普及。
[关键词] 品管圈;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 R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c)-0031-02
Ⅰ类切口是指清洁型手术切口,Ⅰ类切口是临床手术及介入手术中重要的护理和治疗因素,临床统计表明,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1%,因此类切口未处于污染期,术中、术后污染几率较低,在临床手术中,Ⅰ类切口一般采用预防性抗菌药物降低感染发生比例[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日本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这种管理模式以提升企业工作质量为主要目标,在临床中应用品管圈模式管理,应用品管圈模式管理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药物滥用、术后感染等诸多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该院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参照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最小年龄4周岁,最大年龄66周岁,中位年龄(37.5±14.8)周岁。其中外科患者24例、内科患者19例、妇产科16例、儿科11例。另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于该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及介入的患者70例作为实验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最小年龄6周岁,最大年龄70周岁,中位年龄(40.3±12.7)周岁。其中外科患者21例、妇产科22例、内科患者18例、儿科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病情、治疗方式等多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品管圈管理模式需建立在质量管理小组基础之上,因此,应在医院实际情况基础上建构品管圈管理小组,由药剂科主任作为小组长,组员共计5名。对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全面研究,分析当前抗菌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相应的优化与改进的策略,在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同时,防止Ⅰ类切口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进而保障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质量。②建立健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规章制度,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相关制度,该规章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手术围术期切口恢复效果。同时,为保障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力与约束力,需通过质量管理小组予以监督管理,严格约束药剂管理人员,以提升药剂管理人员能力水平[2]。另外,还需对品管圈质量管理小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了解药物学知识和临床药物管理技术,提高质量管理小组内药剂师职业水平。③安全意识在药物使用及管理中具有极大的作用,药剂师应在手术中与医师相互配合,根据患者在手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并结合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抗菌藥物种类、应用时机及使用剂量,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3]。④加强术后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工作,当手术结束后,药剂师应仔细观察患者,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反映情况加以重视,尤其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的颜色与状态,如患者切口存在感染迹象,应立即进行药物干预,避免患者切口进一步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术中与术中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记录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次不合理数据。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分为优秀、一般及较差3个层次,总有效=优秀+一般。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比组间数据,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比例、使用情况及药物管理效果数据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在不同管理模式下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比例、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及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低于参照组,见表1。
2.2 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
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手术及介入手术患者Ⅰ类切口预防性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次不合理应用比例明显低于参照组,见表2。
2.3 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比较
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情况,实验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评分为优秀的有41例,占比58.57%;一般的有27例,占比38.57%;较差的有2例,占比2.86%,总合格率为97.14%。参照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评分为优秀的有21例,占比30%;一般的有31例,占比44.29%;较差的有18例,占比25.71%,总合格率为74.29%。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管理效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3 3,P=0.000 1),实验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效果优于参照组。
3 討论
一般而言,在临床中Ⅰ类切口无需使用抗菌药物,但在实际临床手术及介入过程中,患者手术位置区域有所不同,诸如脏器手术、置入手术或患者体质较差手术中,应给予其预防性抗菌药物,以避免患者出现切口发炎、感染问题。品管圈模式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中具有极高的优势,一方面,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段莲等人[4]在相关研究中表明,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滥用是当前临床常见现象,抗菌药物会造成患者出现耐药性,严重影响了患者身体健康,成为当前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管理中最为严峻的问题。该研究认为,合理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够极大降低抗菌药物应用比例,该研究中,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的实验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比例为41.43%,远低于参照组的72.85%。通常情况下,在如下手术中往往需要给予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①机体免疫力水平较低的患者,尤其是心内科患者在手术中,术中及术后感染率较高,需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②重要脏器栓塞治疗中,诸如肝脏、肺脏、心脏动脉栓塞手术风险性较高,患者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将会造成严重影响,此时可给予其预防性抗菌药物。另一方面,通过品管圈模式提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国外学者Pradhan等人[5]研究证实,品管圈逐渐带动圈内人员协调与合作,降低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比例,使院内不同科室、不同部门的医师及药剂师相互合作,从而提高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水平。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次不合理应用比例明显低于参照组,说明品管圈应用效果较好,能够解决以往预防性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品管圈模式能够降低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种类及药物频次不合理应用比例较低,能够提升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质量与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戴斌,蒯绘华,李莉,等.品管圈在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4):23-25.
[2] 刘叶芳.“品管圈”在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1819-1821.
[3] 袁海玲,路宁维,谢华,等.品管圈在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6(3):281-283.
[4] 段莲,姜坤,李晓东,等.品管圈在降低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 12(30):178-179.
[5] Pradhan KR, Reinstein DZ, Carp GI, et al. Quality control outcomes analysis of small-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for myopia by a novice surgeon at the first refractive surgery unit in Nepal during the first 2 years of operation[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6,42(2):267-274.
(收稿日期:201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