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理化检验质量管理研究

2018-05-14朱晓磊姜丽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质量管理

朱晓磊 姜丽萍

[摘要]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全面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理化检验的重要意义,在防控公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 筛选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时间段的突发性传染病控制实例,对其予以全方位的质量控制。通过全面观察,针对发生传染病的总概率、控制突发卫生事件消耗的时间以及民众对此表现出来的满意程度予以相应的评分,借助分析与对比的手段来探求质量管理的价值所在。结果 同施行质量控制以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实效性相比,在全面施行质量控制的状态下,针对突发卫生事件能够获得更为突显的实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面对公众性的卫生事件时,对此如果可以将质量管理全面融入理化检验中,那么将会减少公众因此而承受的伤害并且提升整体上的满意度。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理化检验;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b)-0151-02

从根本上来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的是伤害民众健康的突发性事件,其中包含不明疾病、传染病的重大疫情、重大食品中毒等多样化的突发性事件。上述卫生事件存在较大可能都会伤害到民众最根本的健康以至于生命,影响民众当前现有的整体生活质量。在情况严重时,上述几类事件还将会引发显著的社会波动。面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当能够凭借理化检验的途径与手段来获得精准度较高的检测结论,因此有助于全方位的卫生事件监控。然而实质上,理化检验很有可能将会受到周边环境、检测时间以及检测方式、设备样品、人员等要素带来的综合影响。检测结论一旦表现为失真,那么将会干扰到后期有关的防控手段落实。为此,2016年8月—2017年8月针对理化检验涉及到的各个流程都要保障其应有的精准度,此项举措在客观上有助于全面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此次研究中选择了突发性传染病实例作为探究对象,通过施行理化检验来鉴别传染病现有的威胁程度以及其他要素。在全面施行质量控制的状态下,针对控制之前以及控制之后呈现出来的理化检验差异性予以详细对比。

1.2 方法

与其他类型的卫生事件相比,公共卫生事件体现为显著差异性,而与之有关的理化检验也要适用特定的检验流程。在面对多种多样的突发性公众卫生事件时,应当将关注点转向应急预案,因地制宜针对理化检验予以全方位的指引。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需对其拟定详尽性的质量监管规划,针对核心性的理化檢验要点着手进行优化处理。具体而言,质量管理全面融入理化检验的举措应当包含以下几点。

1.2.1 拟定质控方案 公共卫生事件本身具备突发性的表征,因此对其应当拟定可行性较强的质控方案。在全面拟定质控方案的前提下,检验人员才可以遵照此项方案着手施行与之有关的质控措施。因此在当前现有的质控方案中,应当更多关注检验项目、检验性质、检验数目以及检验类型等各项要素,同时也要明确报告上交的时间。通过运用上述的举措,应当能够记下质控的重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身体现为较强突发性,因此作为检验人员有必要致力于排查现场环境,针对检测报告也要保障其应有的精准度。在全面确认排查方向的同时,还应当着手调试现有的检测仪器以及检测设备。此外,针对多种类型的实验器皿也要杜绝多样化的外在干扰产生,全面保障精准度更高的检测结论。

1.2.2 提升理化检验具备的精准性 作为检验人员来讲,最为关键应当落实于提升自身具备的综合素养,在衡量当前现有的各项要素前提下再去拟定与该次理化检验相适应的可行方案。因此可见,为了保障理化检验本身具备的精准度,则应当集中于环境条件的全面监控,尤其是涉及到现场现有的温湿度。针对现场环境应当着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避免其表现为多样化的检测干扰性。如果涉及到处理特定的样本,则要遵照特定的流程与标准对其进行筛选,同时也要更多关注空白试验应有的精确度。此外,在调配标准溶液时,应当将其限制于特定的浓度范围内,而不要超出最大限度的稀释指标范围。

1.2.3 评估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理化检验在根本上不能够欠缺应有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针对上述两项要素应当着手进行全面衡量与评估。在运用多样化评估手段的前提下,就可以给出精准度更高的理化检验报告。从质控的视角来看,针对现场环境有必要着手进行全面监管;在搜集样品以后,就要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完成样品检验以及样品保存。例如:对于此次理化检验必需的标准溶液、蒸馏水以及其他试剂类型都应当妥善予以处理,避免呈现多样化的外界干扰。如果遇到规模较大的突发卫生事件,那么对此应当将其汇报至有关部门,确保民众能够依赖并且信任有关部门,全面消除其潜在性的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针对公众性与突发性的卫生事件而言,其观察指标应当包括发出卫生报告的时间、控制事件态势的时间以及民众满意度,对于上述各项要素施以客观的评分,并且将其与尚未施行质量管理时的上述指标予以对比。在这其中,设计了100分的满意度评分,其中涉及到有关部门监控卫生事件运用的手段与方式、监控力度、控制效果以及民众对此表现出来的积极性。通过运用全方位的对比之后,如果能够获得数值较高的综合性评分,则意味着处置此次卫生事件获得了突显的民众满意度以及其他实效性。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于民众满意度、控制事件的时间以及其他相关要素给予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运用t检验来开展组间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于推行质量控制以前,在质量管理全面适用于理化检验的状态下,分别评定了当前现有的发出卫生报告时间、控制事件态势的总时间以及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见表1。

3 讨论

从当前现状来看,城乡民众整体上的日常生活水准都在获得突显的改进。然而与此同时,受到多层次要素带来的影响,公共卫生事件在近些年以来仍然表现为递增的趋向。因此可见,有关部门在面对此种事件时如果要着手予以妥善处理,那么不能欠缺理化检验以及其他及时性的措施。通过运用上述的改进举措,应当能够归纳得出可行性较强的应对措施以及理化检验方案,对其施以相应的质量管控。因此可以得知,针对理化检验适用质量管理的举措应当能够从源头入手来杜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民众带来的各类伤害与损失,确保运用适当手段来防控健康威胁。

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指的是针对特定类型的理化检验结论着手进行全面核查,杜绝其中表现出来的数值误差,以便于保障其符合精准性。突发性的多数公共卫生事件都将会带来当地民众的剧烈恐慌感,同时也将会因此而引发多样化的负面心态。为了全面消除上述的不良现象,则有必要借助理化检验的举措为民众呈现客观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真实状况,进而全面缓解其消极心态,保障民众的健康与安全。作为卫生部门而言,在拟定理化检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就要致力于关注后期的规划落实。

通过运用全方位的指标对比可知,在全面推行质量管控以后,理化检验应当能符合更高层次的检验精准性。与此同时,质量管理的举措也能显著优化民众满意度并且缩短了报告制作以及事件控制必需的时间。因此经过归纳可知,理化检验在客观上不能欠缺质量管理作为根本保障,卫生部门据此也能赢取宝贵的时间用来拟定周详的防控规划。卫生部门一旦拟定了条理性以及可行性较强的理化检验方案,那么将会在根本上突显理化检验具备的独特优势所在。

因此经过全面分析可知,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本身体现为显著的可行性,其有助于妥善应对具备突发性特征的各类卫生事件,同时也更多关注了检测精准性的全面优化与提升。未来在理化检验的有关实践中,相关部门还需致力于归纳珍贵经验,确保全面适用质量监管并且着手优化理化检验的综合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永志,夏伟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理化检验质量管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255.

[2] 唐晓蕾.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92,194.

[3] 胡才智.浅谈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153-154.

[4] 覃双桥.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95-97.

[5] 罗太友.探讨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9):6137-6138.

[6] 张本云.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4):64.

[7] 张军龙,刘涛.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显著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7):2720-2722.

[8] 袁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4):317-318.

(收稿日期:2018-01-14)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质量管理
佳木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