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

2018-05-14张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血液净化

张辉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现代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的患者共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现代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结束时统计患者感染率并调查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的综合满意情况。结果 对照组感染率为16.47%,观察组感染率为3.52%;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0.58%,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1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代护理管理方法显著降低了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升高了患者对各方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现代护理管理;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护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b)-0081-02

血液凈化治疗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其能够减轻患者肾脏负担,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维持患者正常生命活动,因此近年来对其的临床需求越来越大[1]。血液净化治疗通常采取静脉留置导管治疗,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所引发的感染是血液净化治疗常见并发症。导管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还给患者造成了生命威胁,因此,预防和控制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感染是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应用现代护理管理模式是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更加全面、系统化的培训,达到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降低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感染率的目的[2]。该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的患者共17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现代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现将研究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的患者共17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女性41例,男性44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53.0±3.11)岁;观察组患者女性43例,男性42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4.0±2.7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现代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加强岗前培训 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护理技能层次不齐,因此必须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在培训前先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前测试,在大致了解每位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后进行分组,按照每组特点计划培训方案。例如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护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应为基础知识;对临床护理技能不足者则注重进行护理操作培训。但所有组别都应将以下内容列为重点学习项目:①知晓留置导管感染途径,如导管接头污染、皮肤定植微生物污染、输液污染、感染部位血行扩散等;②正确辨别感染临床表现,例如患者出现高热、置管部位红肿疼痛硬结、寒战、液体渗出等;③感染后处理[3]。

在培训过程中秉持以“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耐心,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每个月进行“口碑”评比,依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评出每个月“护理之星”,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通过榜样精神激起大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所有评比过程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1.2.2 工作流程规范化管理 一些在临床工作年限较长的医护工作者存在某些不规范的护理管理行为,由于这些不规范行为是长期习惯性的结果,所以纠正过程存在一些困难,还有一些护理工作由于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因此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行为并不统一,这样会给患者造成困惑。因此,可以通过设立统一的护理行为标准达到规范工作流程的目的。

组织该院相关方面的专家、领导、护理人员代表进行联合会议,编纂护理管理行为标准,当该行为标准试用期结束后,在全院范围内听取护士、患者等的意见进行改进,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严格按照医学标准又符合常规的护理行为实践标准。

1.3 指标评价

研究结束后,调查所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综合问卷内容给出满意度评价,满意程度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100.00%。统计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发生的感染率,并进行比较。感染率=感染例数/(未感染例数+感染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分析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感染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对照组感染率为16.47%,观察组感染率为3.52%,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总满意度,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0.58%,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1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对血液净化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血液净化治疗存在的弊端也在逐渐暴露。血液净化治疗是目前治疗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减轻患者肾脏负担,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维持患者正常生命活动。血液净化治疗通常采取静脉留置导管治疗,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所引发的感染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常见并发症[4]。导管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还给患者造成了生命威胁,因此,预防和控制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感染是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

应用现代护理管理模式是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更加全面、系统化的培训,达到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降低静脉留置导管治疗感染率的目的[5-7]。①让医护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感染的严重性,组织人员学习导管感染知识、演示学习导管维护操作,辨认感染原因、感染途径、感染临床症状等;②注重医护工作者责任心和耐心的培养,通过科室内评比的方式调动工作积极性;③院内领导、相关专家一同编纂护理行为标准,设计出既遵守医学标准又符合常规的院内护理统一操作指南,規范护理流程;④坚持对静脉导管感染零容忍的态度,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对护理工作进行宏观掌控,通过护理管理实施后不同时期感染率的比较,调整短期目标与计划,并做好监督工作。

该文为分析探讨现代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中的应用,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进行静脉留置导管治疗的患者共1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现代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结束时,统计患者感染率并调查两组患者对各项护理的综合满意情况。结果显示,经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6.47%,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3.52%;对照组对各方面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评分为70.58%,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1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现代护理管理方法显著降低了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升高了患者对各方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足了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了整体护理管理水平,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玲,张小红,刘芳.血液净化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1):4887-4890.

[2] 魏家宁,周黎强.精细化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护中的作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7(5):287-290.

[3] 尚爱梅.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相关感染的护理要点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8):165,168.

[4] 史婷.重症感染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J].医疗装备,2016(20):182.

[5] 吴慧晶,裴思丽,黄春霞.层级护理管理对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6(2中旬刊):113-114.

[6] 潘园,尹传妍.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不同置管方式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8):1268-1270.

[7] 肖琼,李靖,杨元媛,等.126例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临床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2):187-189.

(收稿日期:2018-01-13)

猜你喜欢

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技术与理论的进展研究
透析液钠浓度与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研究
老年急性肾衰竭病因及血液净化的疗效分析
血液净化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
舒适护理运用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浅析
探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急诊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观察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