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8-05-14谭文玲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多元评价高职教育

摘 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职教育面临较大挑战。部分教育专家以高职课程教育为着手点,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获得了很好的成效。课程评价作为高职教育工作的关键性内容,在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等多个环节中发挥着引导性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本文就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现状及发展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评价;高职教育;多元评价

作者简介:谭文玲,湖南省娄底市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教学质量。(湖南 娄底 417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1-0135-02

高职教育正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关键力量,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积极构建科学化的高职课程评价管理体系既有助于课程改革工作的实施,建立特色化高职课程体系,又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现状分析

1.缺乏整体规划性。课程评价属于高职教育课程管理工作的基本环节,需要实现课程评价的系统化发展,将其纳入课程开发全过程。然而,目前高职课程评价难以对实践性教学进行科学化的过程评价,课程评价的整体规划工作不够合理,仅仅将课程评价看作课程管理的一个环节,造成评价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出现目的单一与整体效能丧失等问题,难以实现课程评价工作的持续性发展[1]。

2.机构设置不合理。高职课程评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强化机构设置,保证课程实施效果,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专门化的评价机构,只是将课程评价作为实际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并由教务部门管理。尽管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成立了评价督导组织,组织成员大多数是离退休教授,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然而机构人员非常单一,校外专家、学生、校领导以及一线教师等参与积极性不高,课程评价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职课程设置大部分都是将就业作为导向,致力于学生能力发展,质量评价也偏向于就业导向标准。在高职课程评价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要将就业作为导向,建立科学化的质量观,并遵循能力本位要求,积极开展课程质量评价。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转变评价方法,转变终结性评价方式,逐渐向着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强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最大限度地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实现口头书面问答、实践大作业、实习报告以及技能测试等多种形式的统一评价[2]。而且每次评价都尽可能覆盖各种综合能力要素,做到课程评价与技术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等挂钩,增强职业导向性及实效性。

2.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原则主要是由评价人员教育理念、价值观及高职教育特点决定的。评价人员不仅要注重认知目标,还必须要强调学生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情感评定等[3]。从实践评价角度出发,多元化主要表现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评价者要转变一元认知标准,适当增加学生能力以及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发挥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发展,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综合发展。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发展策略分析

1.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现阶段,高职课程管理日益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即知识观和社会服务观之间的紧密结合,该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价值,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与关怀,同时也是高职课程评价工作的重要参考。就高职课程评价而言,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人的发展出发,将其作为终极目标,树立正确理念。课程评价既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又要对教师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课程设计水平。在课程评价基础上,实现每位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理论知识及综合技能,使学生形成优良品质。此外,借助课程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化教学技能,促进教学发展。

2.完善高职课程评价管理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效能,不仅要强化理论研究,还要建立一整套可行性相对较强的运行管理机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管理机制创新:①目标导向机制创新,运用目标导向机制,能够保证高职课程评价逐渐向着预定目标方向发展,目标确定属于课程评价最基础的步骤,同时也是为了增强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促进高职院校课程评价工作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增强结果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4]。在目标导向机制指导下,充分调动教师在课程评价上的参与性,有效规范评价全过程。②组织保障机制创新。借助组织保障机制,可以实现课程评价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关部门或者是工作人员成立专业的评价委员会,有效规范评价主体及评价标准。此外,需要对评价信息或者是相关意见进行及时反馈处理,并结合反馈意见,采取合理化的完善措施,增强课程评价方案的规范性及有效性。③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机制属于對课程评价实施督促问责的重要机制。监督机构成员应该更加丰富,包含多个评价主体,如学校领导、企业观察员及社会观察员等,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偏差,增强评价过程的合理性。

3. 更新高职课程评价管理模式。课程评价模式存在多样性的特点,包括比较常见的目标评价模式以及差距模式等,而且不同评价模式所代表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存在较大差异[5]。为了更好适应学生特点以及价值取向,学校应推广普及“多元评价”模式,增强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来说,“多元评价”是指将多元智力理论以及评价准则作为基础内容,从课程实施情况以及学生水平角度出发,实现评价方式设置层面的多样性,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兴趣,更好地指导学生认知世界,提升感知水平的模式。总之,“多元评价”不仅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上的多元化,而且重视学生技能操作的熟练度,更多地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从多个方面进行课程评价。

4.高职课程评价需以人为本。高职课程评价的重要功能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实际教学质量水平,促进人才培养[6]。所以说,课程评价活动需要在评价人员以及被评价人员之间的互动中开展。与此同时,在尊重人的基础上开展高职课程评价,能够进一步改进教育行为,使高职教育向着关注人的发展方向迈进,实现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此外,高职课程评价有着非常强的判断功能,为了实现该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评价主体层面的价值判断,并强调以人为本,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好地得到学生认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评价工作的效能最大化[7]。总之,在高职课程评价期间,评价人员及被评价者双方必须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增强沟通合作,在合作中完成评价工作,发挥评价功能,进一步改进课程实施工作,完善高职课程开发管理工作。

总而言之,课程评价属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积极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助于高职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和专业建设,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晖.我国高职院校实践类课程评价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7,38(3):89-91.

[2] 龙屏风,肖庆丰.构建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评价体系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高教学刊,2016,(8):56-57+60.

[3] 李湲.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方式改革[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2):134-135.

[4] 张弛,王军红,张磊.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6):14-17.

[5] 王婷.论学生在高职课程评价中的主体性作用[J].职教论坛,2013,(23):44-46.

[6] 杨晓敏.高职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45-146.

[7] 汤慧芹,顾卫杰.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04):99-100.

责任编辑 秦俊嫄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多元评价高职教育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