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理论课程协同育人探索
2018-05-14魏新凯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理论课程作为高校思想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目标一致性、开放性和协调性。两者达成协同育人可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发展。文章从协同育人的内涵与特征着手,分析实现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协同育人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青团理论课程;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魏新凯,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育学。(江西 南昌 330045)
中圖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1-0013-03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是在江西省团校基础上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以“有理想、懂技术、会管理、通团务、善服务”为人才培养规格特色,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形成办学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团”字号特色办学理念。突出服务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理念,促进学院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整个培养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从青字号特色技能培养、青字号特色课程体系、校园文化这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实现学生毕业时可以拿到“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和“江西省团校”两个毕业证的目标。共青团理论课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打造学院“团”字号特色品牌的重要理论支撑部分。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的内涵及成立条件
1.协同的内涵。按照康德关于范畴表中关于关系范畴的论述,协同至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从字典简单定义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于1971年最早提出协同的概念,“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结构和功能”。
2.成立的条件
(1)目标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陈万柏和张耀灿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和教育,促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精深知识体系、坚定政治信仰、良好思想状况、高尚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共青团理论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共青团基础知识,掌握青年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政治素质高、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理论课具体的目标指向各有偏重,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在培养学生方面目标具有一致性,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理论课教育协同育人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条件。
(2)二者的开放性。协同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协同双方系统是开放的,能够彼此之间互相参与,信息互通有无。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理论课能够协同育人主要体现在双方的开放性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开放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课堂学习主渠道,坚持校园文化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相互联动。共青团理论课程要坚持课堂教育、网络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校园文化教育相互联动的全方位立体教育。其中,二者在社会实践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等方面可以互相借鉴,互通有无,这种开放的系统为二者协同育人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
(3)二者的协调性。协调性是协同育人的重要条件。形成协同,需要各个子系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在此过程中需要各个子系统默契配合,相互和谐,搭配恰当,这样既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又能发挥集体的最大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理论课在教育系统内部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和工作系统,在师资力量、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二者处在共同的教育环境之中,也有诸多可以借鉴之处。由于学校既是青年职业学院,又是团校,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协调机制,为两门课的开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协调机制;师资之间的交流、课程设置的相互借鉴等为协同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协调机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与价值
1.理论基础:“协同论”。自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于1971年最早提出协同的概念以来,协同论被广泛应用并获得发展,这是实现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理论课程作为育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内在的目标一致性、开放性和协调性。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级学科,是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科学思想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崇高理想、富有责任意识和具有健康人格的高质量人才的教育途径。共青团理论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既是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团”字号特色素质基础课程体系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在“团”字号特色素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在公共基础课中占有重要地位,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通过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要使学生在掌握相应的共青团理论知识后能够独立地从事共青团及青年社会工作,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提高其社会工作素养,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共青团理论基础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活动策划能力、较强的观察应变能力等,为其毕业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相关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校育人系统中,通过两个子系统的协作和交互影响能够对大学生的主体行为和主体意识产生影响,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的提高。
2.现实意义:“协同效应”
(1)协同育人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两大教育协同育人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最直接的体现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学生是两者实现有效协同最大的受益者。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共青团理论课程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是为了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社会工作能力,因此更偏重于实践,实操性很强。二者的相互协同既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2)协同育人有助于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是在江西省团校基础上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江西省唯一从事青年干部培养和青少年工作理论研究的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高等职业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作为团属院校和青年职业院校,随着二者协同和融合的不断深入,可以有效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合理配置学科资源,促进教师的全面成长,推动共青团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科研和实践的全面结合。这样节约了办学资源,推进校内外联动培养人才,实现了高等院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使协同育人效果无限延伸,实现了育人价值的最大化,提升了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有助于推进两大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大思政”的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坚持共青团在青年中的引领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共青团理论课的内容会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鲜活,更能吸引青年,也更贴近青年,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中的共鸣和影响力。在共青团理论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能彰显共青团思想引领的核心作用,协同育人使两大教育系统都有新的跨越式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理论课程协同育人的实现途径
1.课堂主渠道的协同。课堂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理论课程中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理论课程在教育方法上可以协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改变以往的满堂灌方式,借鉴共青团理论课程的访谈法、实践法、研讨法等,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活泼生动。在共青团理论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突出党史党情的教育、国情教育、诵读马列原著等内容,让学生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环境协同育人。首先,共同营造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育人方式影响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品质,并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在校园环境中融入共青团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文化育人,如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抓手的志愿文化、以主题教育活动和重要纪念活动为依托的核心价值文化、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的社团文化、以社会实践爱心活动为载体的感恩文化、以井冈山精神和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
3.实践协同育人。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彰显共青团特色的思政文化品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身价值,强化对理想信念的价值认同,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法,锻炼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学院开展了几个特色品牌实践活动,如青蓝志愿者工作品牌、“小鲜鹭”地铁志愿服务队、军训教官兼班级管理员制度、爱心支教、暑期“三下乡”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获得了荣誉与成就感,而且锻炼了意志品格,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更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有了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李骥.“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优先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5):114-117.
[2] 杨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精神文化育人功能摭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9):3-4.
[3] 袁小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6):100-102.
[4]申青,李晓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協同作用研究[J].前沿,2013,(9):42-44.
[5] 李珂.“四个课堂”联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J].思想教育研究,2017,(2):122-125.
责任编辑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