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政治微课程调查问卷的反馈性分析
2018-05-14耿岚
摘 要:在网络环境下,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教学专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职学生就思想政治学科的微课需求与认识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对政治课程的喜爱程度差异显著,经常使用信息化手段学习的学生与其对微课了解程度呈显著相关,学生对微课表现形式的接纳度及对微课本身的接纳程度呈显著相关。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微课;五年制高职学生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项目编号:2016SJB880170);2016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德育微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以‘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例”(项目编号:B/2016/13/012)
作者简介:耿岚,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12-0008-04
一、研究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高度信息化和智能移动终端的逐渐普及,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化。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网络教育的进程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现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极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应运而生。“微课”又名“微课程”,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热点。它是以微型教育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 微课程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具有内容精炼、目标明确、学习灵活、方便获取等优点。[2]
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高职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们已经习惯了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角色定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通过听讲、演讲、记录、观看等方式接受灌输并加以内化;而在课堂外,学生通过练习题、论文、读书报告等进一步强化、巩固教学内容。教师除了要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外,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就要让渡部分课堂,与学生一起分享课堂。但事实上,每堂课时间有限,短短的45分钟,既要求教师讲清楚、学生听明白,又要求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课堂,面对这难以全面和有效实现的目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就此凸显。微课则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上海大学李梁副教授认为,当前国内关于微课的研究探索,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并指出“微课”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信息源和影响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逆序创新”的模式,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路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资源配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优化教学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3]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需求,本研究使用自编问卷,就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满意度及对微课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抽取高职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共12个班的学生。调查对象分布在学校工程技术类、人文社科类共计六大专业。
(二)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采用统一指导语,由研究者事先将问卷录入问卷星系统,生成二维码。再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担任主试,采用“五年制高职学生政治微课程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数据分析时,审查问卷填写情况。
调查共发放问卷 489份,回收 489份,其中,有效问卷 489 份,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中,高职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为17 .37 ± 0.60 岁,高职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为18 .12 ± 0.50 岁,高职四年级学生平均年龄为19.24 ± 0.30岁。考虑到高职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较为敏感,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配合,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进行,并强调本问卷的保密性。
三、结果分析
(一)樣本构成情况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涵盖工程技术类与人文社科类共六个专业,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在来源地上分为农村组与城镇组,其中,城镇学生353人,农村学生136人。本次研究中,男生共300人,女生共189人,男女生的比例为1.6:1。
(二)被试政治课程喜爱程度的调查
如表2所示,高职四年级的学生对政治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最高,达到61.79%,其次为高职二年级学生,58.82%的学生表示喜爱。而高职三年级学生的喜爱程度最低,仅为37.87%。数据显示:高职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喜爱程度接近,而与三年级学生对这一科目的喜爱程度呈现显著差异。
(三)被试对微课的了解程度和是否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学习的相关性调查
如表3所示,经常使用电脑、手机或者平板学习的学生,他们对微课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生。结果表明,经常使用电脑、手机或者平板学习与他们对微课的了解程度呈正相关。
(四)被试对微课程的接纳度与微课程教师讲授形式的相关性调查
如表4所示,选择“在接受政治知识时,以网络微课程的形式展现出来,花费较短的时间来学习某一个知识点,且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这一选项的学生达240人,占被试总人数的49%。大部分学生选择视频既可以教师出镜也可以画外音,只有28名学生选择微视频中教师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四、讨论
(一)不同年级对政治课程的喜爱程度差异显著
在对现有政治课喜爱程度的调查中,高职三年级的学生选择喜爱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四年级的学生。根据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及教学进程安排,学校高职三年级德育课程安排为“法律基础”,高职四年级学生课程安排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不同职业阶段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以达成目标的过程。[4]高职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外出实习前的最后一年,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直接引发高职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思考,促使其主动关注外界的就业环境和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用职业需求指导自己的学习,合理安排高职生活。因此,学生普遍感到课程实用性强,能有效解決他们当下的求职困惑。相比之下,有57.26% 的高职三年级学生对“法律基础”课程的喜爱程度一般。鉴于这一调查结果,本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
经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对“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是因为多数学生对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满意。这与王清玲老师对这门课程既往的研究保持一致。[5]在每堂课短短的 45分钟内,既要求教师讲清楚、学生听明白,又要求师生互动、学生参与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难度。为了加强本课程的情感与乐趣,渲染课堂氛围,丰富课堂讲授内容,教师在法律课程中选取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但仍有不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微课的制作可有效弥补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经常使用信息化手段学习的学生与其对微课了解程度呈显著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经常通过电脑、手机或者平板学习的学生,他们对微课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生。而仅仅偶尔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学习的学生,对微课的了解程度也呈现较低水平。信息化时代赋予了学习更多可能性。无论学生是否在学校学习,也不管准备学习何种知识或技能,网络让这一切变得触手可及。高职学校的生源分布有相当一部分为农村学生,他们往往在住校后才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因此,对在线聊天、看电影和听歌曲等娱乐性功能充满兴趣,花费时间较多。而相比之下,对于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阅读、问题答疑和学习新知识等功能使用匮乏。在信息化社会,教师应允许学生使用电脑或手机,并强调使用的合理性及时间维度,引导并教会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与时代接轨。要提倡学生学会用好电子工具,发挥其价值,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微课的了解,跟上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步伐。
(三)学生对微课表现形式的接纳度及对微课本身的接纳程度呈显著相关
在调查中,有240名学生表示,“在接受政治知识时,以网络微课程的形式展现出来,花费较短的时间来学习某一个知识点,且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是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他们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这一人数占被试总人数的49%。这表明,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渗透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微课的益处了解有限。当然,这也反映出高职学生对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呈现形态越来越包容,更加凸显了微课制作的必要性及现实性意义。
在调查中,还有188名学生表示,很乐意通过微课形式进行学习。此外,大部分学生选择微课视频既可以教师出镜也可以画外音,只有28名学生选择微视频中教师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这为高职德育教师未来的微课制作提供了方向。今后在制作政治微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做到不盲目、不主观,将拍摄想法与学生兴趣点有效结合。
当前,在高职政治课程的教学中,已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微课进行辅助教学。本研究通过探寻学生的需求,来调整学生对微课的理解和认识,以期进一步凸显政治微课程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大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 张为付,李逢春.微课程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实践——以财经类高校为例[J].江苏高教,2017(6):63-65
[3] 李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7):70-73.
[4] 谢泽力.关于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7(8):49-51.
[5] 王清玲,潘宗秋.高职院校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法的困境与出路探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6(2):74-77.
The Feedback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e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Micro-course
GENG Lan
(Nanjing Technical Vocational School, 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blended teaching tha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come a teaching issue. In this paper, the demand and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s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analyzed via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have different liking for political courses. Students who often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learning tool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ir understanding of micro-cours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acceptance of micro-course manifestation and their acceptance of micro-course itself. The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micro-course;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责任编辑 盛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