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2018-05-14于兴艳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定义成教育主体间的一种交往实践活动。然而,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如主体性缺失、交往内容贫乏、交往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为了改变上述现状,从马克思交往视角出发,从改善主体交往关系、拓展交往内容、创新交往方式方法、营造理想的交往环境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主体;马克思交往理论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6SJB710017 )
作者简介:于兴艳,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8)04-0076-04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发生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即劳动过程;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对“交往”问题的系统研究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有70多处使用了“交往”“交往方式”“交往关系”这类概念。在其此后所发表的许多著作中,他也对交往范畴做过广义或狭义的说明。交往贯穿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各个时期。交往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物质生产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历史前后相继的纽带,是理解人与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无论是人的精神生产亦或人的发展,都是以交往为前提并在交往中生成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2]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在交往活动中,人们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才得以生成和彰显。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人并不是想要彼此交往,而是必须相互交往。交往在本质上就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与生活样式。
将马克思交往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视角,而且有助于反思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项模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
(一)教育主体:多极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活动情境中,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的交往过程,它生成的是多重主体际关系,包括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际关系、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际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际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践行,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首先,教育者主体之间的主体际关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受包括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的影响,又受到专业课教师的影响,还会受到辅导员、社团老师、学生处及团委等教师的影响。学生通过与这些教师交往,可能会促进对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内化和践行,也有可能会互相起反作用,甚至会动摇学生原有的正确信念。其次,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际关系。任何人的发展都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3]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有时会胜于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 最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际关系。在理论课堂的教学中,以课程、教材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共同构成教育的客体。其基本结构是“教师—教育内容—学生”,即“主体—客体—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沟通和探讨,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更主要的是能够把祖国的发展和个人的前途责任紧密结合起来。
(二)教育过程:互动生成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多極主体间互动生成的教育过程。互动生成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学生和新媒体之间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教师和学生全心投入,并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欣赏,产生各种愉悦情绪体验。在这样宽松的教学环境中,通过积极的多边互动和多向运动,从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或效果中,发现一些意外涌现的价值,发现学生隐藏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人人都能体验到课堂的乐趣。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理论的讲解,学生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布置作业,那么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学可能绘画、有的同学可以演讲、有的同学可能诉诸于文字等。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中的人才。教师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上台展示,学生通过比较,既可以拓展自己原有的理解,又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优点。在这种互动中,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动自觉。
二、交往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主体性缺失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一直被诠释为“主体—客体”关系。教育过程就是“我讲你听,我做你学”的过程。这一过程似一对正跳华尔兹的舞者一个自主变动姿势、步伐的“主体”支配着一个顺从旋转的舞伴“客体”,呈现单一中心结构。这种价值观教育不是把受教育者看做有思想的人,而是把人作为物,扮演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训练角色,丧失了它本身应有的独立尊严与价值。它把应然的“育人”变成了实然的“育物”。在对象化的价值观教育中,受教育者丧失主体性,会逐渐的成为一种习惯,导致自我中心,人际关系冷漠、疏远乃至整个意义世界的丧失。
(二)交往内容贫乏
高校的现有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仅这四门课程之间有重复,而且和高中的内容也有重复。有的教育内容相对生硬,学理性较强,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学生很难消解。有的教育内容又非常简单,要么是学生以前就学过的,要么是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已经了解的内容,学生没有新鲜感,也就听不进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曾这样批评康德:“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3]“实际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的以来也犯了与康德相似的错误,往往热衷于各种理想主义的说教,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基础,忘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 [4]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脱离了现实世界,内容变得枯燥乏味,干巴巴的,缺乏生活的温度。
(三)交往方式方法单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当作“灌输容器”、当作“物”对待,作为“道德之洞”“美德之袋”进行单向注入的灌输式教育。师生之间的交流变成知识的灌输, 缺少对知识的共鸣。教师往往根据教材、课程标准、教学任务的要求讲解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口干舌燥,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枯燥乏味。于是,教师失望地说,学生素质下降,不听课,玩手机,不尊重教师的劳动;学生冤枉地说,教师的课无聊,想听都听不进去。教师和学生之间互不理解,互相伤害。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改善主体交往关系
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交往双方由相互认识走向相互承认,进而达到相互理解、接纳、相互关爱的朋友关系。改善主体交往关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相互平等。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不必觉得自己在知识贮备在阅历上多么丰富,不必觉得学生什么都不懂,不强行要求学生样样都听自己的。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不必过分谦虚,学生在某些方面,比如新媒体方面,学生就可能超过教师。所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其次,要做到的就是相互理解。教师不必苛求学生应该知道哪些内容,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学生不必苛求教师应该样样精通,应该是个“完美主义者”。教师要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现有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学生要理解教师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言谈举止等。改善主体交往关系最后要做到的就是相互欣赏。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要学会相互欣赏。每个学生都要自身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种闪光点,并且要放大这种“闪光点”,经过不断放大之后,不仅教师会慢慢的欣赏学生,学生本人也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亲近教师,觉得找到了朋友,找到了知音。此外,每个教师也有自己的一些优点,学生也要善于发现教师的优点。比如,有的教师可能知识渊博,有的教师可能幽默风趣,有的教师可能能言善辩,有的教师可能平易近人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懂得欣赏教师,才能乐学其知识。
(二)拓展交往内容
“生活世界”是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生活世界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获得生活经验以及进行交往的场所。它是一个人生活其中的世界,是人共在交往的世界,是一个关系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交往的主体首先是通过劳动生成的,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的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现实生活中个人,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进行渗透,引导学生过美化的生活、善的生活。
(三)创新交往方式方法
交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处于互相平等的地位,在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营造出一种“交流、对话、民主、探讨”互动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交往方式。例如,采用对话交流法。教师通过对话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教师的教学内容可以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也可发现自身的“知识局限”,从主体间的认知碰撞中创新和发展已有的认知。例如,采用角色体验法。角色体验法不同于换位思考和角色扮演,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突出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实践。体验基于自身的亲身实践,自己的感官、自己的認知领悟都参与其中。常用的如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同时,增加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深切感受,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采用团体学习法。团体学习法是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教师布置的某一个主题,分工协作,发挥各自所长,互相借鉴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此外,还有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以及心理咨询法等。
(四)营造理想的交往环境
人是社会中人,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无时无处不在的。首先,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动态性体系,它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立体、多维的系统。这一复杂的系统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国内的又有国外的,它们从各个方向形成“合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其次,环境对人的影响性质具有多重性,影响方式具有多样性。就影响性质而言,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而且这种性质不同的影响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它随着受教育的主体、客体不同发生变化。比如,逆境对有的人产生阻力,对有的人则是动力。就影响方式而言,既有单向影响,又有多向影响;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既有深层影响,又有浅层影响;既有显性影响,又有隐性影响,等等。这种影响方式的多样性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者要重视环境的作用,加强对环境的调节,既要“长善”,又要“救失”;既要“扬优”,又要“汰劣”。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强化与其教育的正相关联系,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善于用正效应抑制和克服环境影响的负效应,削弱其与教育的负相关联系,使人的品德能够排除干扰,健康运行。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校园环境的积极影响。比如,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宣传栏、报刊、食堂和图书馆等地方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友、在校大学生、优秀教师以及优秀后勤服务人员等事迹。身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这些榜样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向优秀人才看齐,主动去践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 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Th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U Xing-yan
(School of Marxism,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uaian 223003,Chin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defined as th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mong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communic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such problems as the lack of subjectivity,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singl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s, expanding the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innovating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eating the ideal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bject of education; Marx's communication theory
[責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