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诗意美学对当下城市人文环境重构的引导
2018-05-14程狄
程狄
内容提要:成都的“慢”节奏生活与其城市的设计艺术美学紧密结合,形式多样的宽窄巷子这一栽体承裁了成都人文精神的内涵,也成为其外显的重要特点。这是艺术美学与城市生活结合的典范。在成都、云南、贵州等地感受不到如北京、上海等地那样压抑、急躁的“快”式生活,总体展示为一种悠闲惬意的人文精神。究其原因,艺术的影响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撇开经济发达城市不论,结合自身自然和历史的传统与优势,依靠艺术的美学设计对城市硬件和人文精神环境进行打造,是经济欠发达城市树立自身形象、吸引外资的一种有效有段。本文针对艺术与城市生活关联实施途径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论证城市发展进程中艺术美学观念对城市精神环境的构建存在引导作用。
关键词:艺术伦理;审美;引导作用
美国学者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对人与环境的关系曾言: “我们对环境的需求并不仅仅是其良好的结构,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 “诗意化”成为现代人追求、向往的生活状态。当下是一个“诗意”缺乏的时代,由于与古代农耕文化产生剧烈的反差,古代文化的情怀在逐渐逝去,这不是依靠一些电视节目的诗词推广活动就能挽回的。商业时代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快节奏的感官刺激,“诗意”的“慢文化”的土壤实际上是在不断退化。各种标新立异的创新活动一味求快,短时追求效益提升的做法导致人们之间的恶性竞争出现,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会危机的出现,为城市“诗意化”的环境构建设置阻碍。
商业化的高速发展和“诗意化”的生活模式是一种共同发展的关系,健康的城市空间构建依赖商业的发展,这是基础的保障,而“诗意”生活的理念有助于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不同历史阶段,这两者的重视程度各有不同。例如,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期以牺牲城市环境来谋取经济上的效益,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开始注重对城市自然和人文生存环境的培育与重视。城市与居民的关系,表现为居民在现代化城市进程中对城市“美”的满意程度。一座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城市,给人的印象仅仅是高楼林立、立架桥四通八达、商业化高度集中等,并不能作为衡量一座城市“美”的标准。或者说,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功能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同阶段城市发展的必然转向。“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城市如何更加“美化”,居民生活更加“宜居”提供了契机。现今扬州、南京、北京、广州等城市利用大型赛事活动开展对城市新一轮的建设中,例如南京江浦老山区域,依靠马拉松和自行车赛事,结合国家新区的开发,将“绿色生活”理念融入其建设,结合自身自然文化和历史传统,在居民区附近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手法,修建“佛手湖郊野公园”“象山湖郊野公园”“不老村休闲村”等设施,同时围绕居民生活区修建大量绿化景观带,营造出典型的“绿色城市生活区”。新区的乡村自然化建设与隔江相对的奥体金融新区相呼应,人们在这一区域内生活节奏变缓,城市生活的压抑得以释放。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艺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城市艺术的设计路径在实际操作中有其自身局限性。
艺术在城市人文环境提升的过程中通常以艺术活动和艺术家个人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艺术活动是重要手段,其对城市美化与人文环境的塑造作用是无可置疑的,园林景观等项目大兴土木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众多的亮点。但要关注的是,艺术对城市的美化是否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城市景观雕塑的审视,发现其实不然。应该说城市的美化需要艺术的支撑,反之则并不成立。在一些城市中,常可见到一些造型怪异、粗制滥造的大型景观雕塑或者众多样式雷同的建筑物。这些硬件设施并没有给城市与居民带来“诗意美感”的生存环境,而是一味追求视觉感官上的刺激或者只为展示某种设计理念,利用各种材质,以程式化或者怪诞化的造型出现在城市当中,没有顾及与城市文化以及硬件建设整体风格的统一性,往往造成一种视觉冲突,没有起到“美化”的作用。当下,众多的设计师已经重视这一问题,在进行大型景观设计时,在视觉图像“脱俗化” “个性化”的同时,对项目所在区域的人文精神传统解读整合,让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区域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有机的联系,成为其载体。这种衡量艺术活动成果的标准,应该说已经不再局限于艺术层面上的各种批评,而是以人们在精神需求满足与否作为主要的评断标尺。这已经从艺术表层的技巧、样式等外显特征上升至艺术伦理的深层次层面。
城市的进化路程中需要艺术的支持,从这一点上看,充分体现了“美与生活相互促进”的艺术哲学思想。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弯路。“文革”美术的过分政治化与庸俗化、“85思潮”下唯心审美观、现代艺术的虚无、大众娱乐至上等艺术思想,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对现今去谈论艺术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并无可借鉴的经验。以往的艺术与生活实用性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隔离。现今艺术美学的研究人员结合中国艺术的美学思想和西方艺术的实用性艺术美学,从新对当下的艺术美学的发展进行解构,让艺术为生活服务这一功能重新回到城市艺术审美的评价体系当中,思考对艺术美感与城市生活的关系的重构。当然,这种重构并不是再去讨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这种理论性的观点早已盖棺定论,在当下再次讨论是毫无意义的。重点应当是关注实际的操作路径,城市居民生活的精神提升如何依靠艺术活动的美学展示得以升华。艺术美感在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过程中,应该摆脱庸俗化的审美情调,艺术创造项目、自然生态环境、伦理观融合在一个体系范围中,制定多标准衡量艺术美学对城市生活引导效果的评价体系。
再看艺术家的个人影响。相对于群体艺术创作活动来说,个体对城市居民群体精神的引导是一件十分困难的操作。但从美术史回顾,我们会发现一座城市以一位画家或者一个画派闻名的,从而成为一座城市居民气质代表的现象。中国画史上浙派的诞生与地方文化的传承,西方毕加索对所居城市人文环境的影响,都反映出艺术家个体活动对城市文明的推动以及反作用。
个人作品反映城市精神和自然生态是艺术家与城市关联的主要方式。当下众多的国内艺术家,特别是当代画家群体,对现代城市人们生活多层面的精神状况描绘,多数以压抑、彷徨等情绪为主。当这一类题材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其图示的解读导致人们逐渐麻木,其中一部分当代艺术家转而向“诗意美感”的反向描述,画风出现了反差。这也是画坛出现“仿古”“拟古”等清新淡雅路线作品的缘由之一,他们将城市居民对现代生活厌恶的多种负面情绪引导至对古代田园生活的向往,依靠静、雅等艺术情绪疏导人们紧张的心理。除此两类,还有一类艺术家,他们通过对现代城市的外显特点的描绘向城市群体展示一种“另类”的美感。这种美感是透过“恶”的表象潜伏在其下。这是真正对城市诗意化的体会,也是画家的意向感悟特点,“丑石之美”“丑人之美”深层次对“恶”与“美”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解读。文学家巴尔扎克通过其书作对巴黎现代生活下各种纸醉金迷的生活样式展开描述,同时运用艺术处理的文字为观者展现一幅巴黎浪漫的“美”。这一类艺术家本身就拥有与常人不同的敏感触点,能够从一件普通的物品中找到新奇感,而这种新奇感恰是活力的源泉。如果将这种艺术审美的方式无限扩大传播,让城市中的群体具备艺术审美,能从令人麻木、周而复始出现的城市场景中发现独特的美感。例如城市中拥堵的交通,在夜幕下其车尾灯所形成的灯带犹如一条长龙,香港的“车河”的另类美感也是如此。艺术家对城市生活片段场景“诗意”化的多样性表现,如印象派,成为人们对一座城市文化精神面貌最直观的观看方式,進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城市居民审美意识的转变,促使其对城市美的感悟升华。
反观城市载体对艺术“诗意美感”创作的影响,则体现为艺术家对城市的生存环境体验和文创题材的思考。现代艺术对城市的两者主流反映为当下城市生活的体验或者是回避。但无论哪种创作, “诗意美感”的体现是重要目标,以艺术家聂危谷为代表的“都市水墨”系列作品(图1、图2),朦胧中窥见都市的“诗意美感”。城市人文环境对于艺术家而言,是获得最直接情感的体验载体和推广某种艺术理念的实际操作空间。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多种问题和城市居民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多种价值取向和人文意识,都成为艺术家敏銳触角的触发点。“美与丑”的共存、表层快感的感性追求,这些刺激性的情绪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如何与城市古老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一条对城市居民负面情绪具有疏导作用的路径,是当下城市艺术发展所要关注的热点。
在运用艺术力量增添城市“诗意美感”的进程中,采取对城市现代生活“回避”态度的艺术家,其营造的“田园式美感”从本质上看其实并非是对当下城市艺术以及城市人文环境塑造的最佳方式。艺术家个体的创作脱离城市的生活,突出一部分城市居民与当下现代化城市生活中的审美心理冲突。其作品反映出“田园诗意”的设计宗旨,迎合对“绿色家园”的希冀。主流城市艺术的设计思想依然是将现代艺术与城市古老文化结合,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寻找能够支撑两者互融的共性载体。传统艺术的沧桑美感、现代城市艺术的时尚美感和城郊区域的自然美感在城市中共存,艺术的“审美意识”与城市多种艺术样式结合,例如古老的壁画艺术与服装、展示结合,将壁画图像绘制在服装或者帷幔上。又如古老的城市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样式的结合,通过拓印等手段,将城墙墙砖的纹饰、肌理和城市代表植物的特征以文创作品的样式呈现。
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传统艺术结合,是当下艺术美感对城市审美影响的最直接手法,也是新、旧文化共建和摆脱当代城市审美发展的桎梏的契机。艺术的活力为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为城市的“诗意美感”创造新的视觉符号载体,进而让整个城市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氛围得以升华,舒缓现代城市紧张的都市生活。例如,自然景点通过古代诗人的诗作、画家的画作,再次与所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形成共鸣,城市“诗意美感”依靠城市艺术多种样式载体,为其的产生和重新定义提供具有意象精神的视觉和想象实物。
结论
当下艺术“田园美”的设计思想对城市诗意美感的塑造,并不是想让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变缓、倒退至一个寂静的空间,让城市居民真正反哺纯自然的精神状态,而是利用艺术对旧有文化进行重新“包装”,让城市与自然的美感结合为一种城市“时尚”,即所谓的“新瓶装旧酒”。在具体实际操作中,“旧酒”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现代都市与古代都市的定义和城市人文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选择艺术精神表达的同时,关注的是古今城市艺术精神的共性点,即古代城市中的人文精神中哪些是可以在现今保留、延续的,研究在当时产生的城市社会元素的刺激点,考察在当下现代化城市中的人文环境培育存在重构的可能性,进而实现艺术“诗意美感”对现代化城市“诗意美感”的塑造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