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的传统与现代
2018-05-14丁阳
丁阳
内容提要:海派文化作为中国近代以上海这座城市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最具代表的区域文化形态之一,与上海这座城市一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会的桥头堡,传统与新潮、中外文化的交融、商业氛围等元素都深深地蕴含在海派文化的基因中。可以说海派文化是中国近代各区域文化中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创造性融合、创新性发展的典型代表,而这一切都使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与城市气质。同时,经过开埠以来近百年的发展,如今的上海依然保留着这份独特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海派文化:传统;现代
作为一位成长于海派文化氛围中的85后上海籍青年艺术家,笔者对于这座城市及其所孕育的海派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求学的这十几年中,笔者更能感受到不同城市南北之间文化与气质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到海派文化的独特与魅力。故从创作伊始,笔者便聚焦在以海派文化为主线的,聚焦在上海人文、建筑与历史题材的系列中国画创作。笔者在近些年创作了一系列描写上海题材的作品,希望通过作品,以上海青年—代的视角去展现这座城市的独特与魅力,诠释对这座城市文化与精神内涵的理解。
从现实主义创作出发,我们进一步用艺术的思维与视角去找寻具有上海文化基因的客观物质载体,而其中源于江南传统民居样式与西方建筑联排布局相结合的海派石库门老建筑是最具特征的上海文化符号。事实上,据考证,石库门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上海当时的形势。在上海租界原本不允许华人居住在内,但青末上海本地的小刀会起义及太平天国在江浙的战事,迫使原来江浙的乡绅避战乱而涌入租界,当时租界的执政者也改变了原本华人不可居的政策。有关资料记载:“1854年,英、法、美三国制定了《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从政策层面确认了‘华洋杂居的状况。战乱持续导致更多的周边难民涌入和人口激增。其间洋商最早看到了地产的商机,由于租界土地资源有限,—种仿效伦敦联排式的建筑样式便应运而生。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成本的投入,另—方面也为了缩短建设周期。这种建筑样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短时间内很快就形成一定的城市聚落规模。”“至1870年,就陆续建设完成了总数约8740栋联排建筑。”故我们可以说石库门也可算作是中国近代房地产业的开山鼻祖,自此开始,石库门伴随着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融入了上海市民的生活中。同时这样“华洋杂居”多元文化交会的独特建筑物质空间,也为海纳百川的上海文化基因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石库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变迁,见证了中国近代市民文化的兴起,见证了海派文化艺术最辉煌的过去,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的开端,也见证了当代上海城市的发展与转型。它作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纽带联系着上海的过去与现在。石库门超越了建筑及其功能的本身,成为—个集多样性与象征性于—体的文化载体与符号。
2017年,笔者作品《新的征程》受邀作为献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96幅作品之一参加“从天安门到石库门”上海美术作品展。此幅是上海石库门题材系列中国画工笔人物创作中的一幅代表作,也曾在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上获优秀创作奖。作品主要描述祖孙三代生活在上海石库门中的—革命家庭继承传统,欢送青年参军入伍的场景。画面以上海石库门红砖建筑为背景,以老军人的爷爷和即将入伍的孙儿为核心。作为长辈又同为军人的爷爷,在送别之际殷切嘱咐。这一刻少年继承革命传统,接过先辈旗帜,踏上了新的征程。上海作为一座有着红色文化与拥军传统的城市,革命精}申代代相传。同时,作品通过小妹敬礼的动作、父母的不舍与好友的送行等细节描绘,与中心人物构成画面整体,在红色石库门的背景下呈现出上海一家三代热闹而又温馨的欢送场面。这幅作品中的石库门,—方面代表着家的含意,这是生活在上海的—个平凡家庭的普通故事;另—方面又代表着上海特有的红色革命文化。它见证了中国革命早期的奋斗与中共一大的召开。它是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象征之一,又是中国共产党开启光荣旅程的起点。在《新的征程》中,石库门也喻示这位少年也像百年前的中国共产党人那样,即将开启—段新的征程。中国共产党也从石库门中出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征程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这幅作品中从石库门走出的当代少年也象征着在新时代下青年一代肩负着使命与责任。所以石库门题材的创作蕴含的不只是建筑艺术的本身,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及对观众的启示。对于老上海人来说,石库门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建筑或住所,其早已成为—种传统、习惯,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所和方式。石库门蕴含着这个城市最本质最淳朴的气息。对于热爱老上海文化的人来说,石库门的存在又是—种回忆与体验,它蕴含着最纯正的海派文化历史气息。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石库门老建筑又成为现代上海的时尚名片。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它是梦开始的地方,蕴含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托。
在石库门系列题材的其他作品中,笔者也常以海派老建筑作为画面的背景,以时间与空间为线索,再置于不同的故事中,诉说对海派文化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理解。置身于石库门的老建筑中,感受着红砖、灰瓦、大理石拱门以及黑漆门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建筑不仅能唤起我们对过去的生活方式与状态的回忆,也蕴含着对当下上海时尚与精致生活氛围的感悟,而在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对这些回忆与感悟有着不同的理解。它同样如同—面镜子,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人生的百态及平凡的故事。
同时,除石库门老建筑系列创作外,同时笔者也以海派中西融合的老式梳妆台与镜子为对象创作了—批時光日记系列作品。该系列同样以时间与空间为主线,诠释了笔者对上海人平凡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两个系列的题材内容创作相结合,构成了整个海派经典系列中国画创作,前—个石库门建筑题材作品旨在讲述上海这座城市变迁中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感怀,而后—个时光日记系列则更侧重于某—个人物在这石库门内部空间中成长的点滴。
作为经历百年沧桑的老建筑,其本身就有内在的历史沉淀与外在形式美感,承载着上海这座城市百年的历史与发展。随着光阴的积累,它不仅逐渐成为上海历史文化的象征,更随着这座城市在新时代的演进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当下,石库门经过创意改造与升级又形成新时代上海的时尚地标与符号,可以说它既象征着过去,又为现在代言。
今天,当我们穿梭于由石库门等老建筑改造后的新天地、田子坊、老码头、兴业里时,这些曾经的普通市民生活空间已经转型,在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含义和时尚韵味后华丽转身,呈现出另一种精致与优雅。置身其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其蕴含的多元、时尚、包容、创新的精神。
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是开放的、自由的、包容的,更是有故事的,有历史的,有温度的。如何说好上海故事,展示上海精神,是我们上海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在新的历史发展期,上海也将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峰,而其中海派文化的发展也必将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座城市的人文价值是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所赋予的,海派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积淀,面临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上海人的精冲,也是上海的本质所在,更是笔者通过海派经典题材中国画创作所想表达的海派文化与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