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知名航展往事

2018-05-14韩铖熹

大飞机 2018年11期
关键词:航展航空工业巴黎

韩铖熹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行者1号”在北卡罗莱纳州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100多年来,航空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过,纵使行业玩家分分合合、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飞机换了一波又一波,但有一个熟悉的舞台总是为各路豪杰准备着。从最早可追溯到1909年的巴黎航空运动博览会和柏林飞行周,到如今的现代化国际展会,航空展的历史也走过了一个多世纪,成为飞机与飞行的盛会,也是航空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嘉年华。

布尔歇的荣光

无论从历史、知名度还是规模来看,巴黎航展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航展。

20世纪初,飞机刚发明出来没多久,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工业强国纷纷仿制、改进飞机,并且在国际上跃跃欲试。1909年8月,法国航空俱乐部在兰斯举办了一场飞行竞赛,邀请了许多国家的飞行家参加。包括莱特兄弟公司的飞机在内,现场云集了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飞机型号。最后,美国的格伦·寇蒂斯驾驶“寇蒂斯2号(兰斯竞速者)”飞机,以74.8公里/小时的平均速度摘得桂冠。

紧接着,当年的9月25日至10月17日,在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巴黎大皇宫内,举办了世界上首次以航空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会,有380个参展商参与,10万余名观众受邀免费参观。这次展会汇集了当时人类掌握的有关气球、飞艇、飞机、发动机的所有知识,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巴黎航展主要还是法国人的“自娱自乐”。从1924年开始,航展改为两年举办一次,第一次有法国以外的国家参展,主要是英国和德国。彼时,因为民用飞机的崛起,飞机制造商开始关注舒适度等指标,也使得航展的风格大变样,不再是各种天马行空的设计充斥会场了。

1949年,巴黎航展首次引入飞行表演,使航展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不过,地处巴黎市中心的大皇宫显然满足不了飞机起降的要求,飞行表演被安排在巴黎东北郊的布尔歇机场。从1953年开始,巴黎航展正式移至布尔歇机场举行,并将机场作为永久举办地,因此现代巴黎航展的全称是“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

布尔歇机场是一座发生了不少传奇故事的机场。1927年,林德伯格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单人不着陆飞跃大西洋后降落在这里,震惊世人。1967年,英法两国联合研制的协和客机闪亮登场。1969年,首飞仅四个月的波音747在航展上震撼全场。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巴黎航展的国际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冷战时期,巴黎航展成了欧美航空工业和苏联航空工业对垒的“战场”,双方都借此机会铆足了劲“秀肌肉”。1971年巴黎航展,苏联派来了图-144超声速客机,和协和客机同场竞技,同时到场“观战”的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洛克希德C-5A“银河”。有记者感叹:这是世界上最大飞机和最快飞机第一次“肩并肩”。

再后来,随着空客的崛起,巴黎航展又成了波音和空客角力的舞台。时至今日,每隔两年,人们还会谈论巴黎的剑拔弩张,两家公司各自推出了什么机型、收获了多少订单。2017年的第52界巴黎航展,7天时间共接待了14.2万名专业观众和18万名普通观众,成交金额达到1150亿美元,影响力可见一斑。

范堡罗的幸运

在航空界,英国颇有些英雄迟暮的感觉。曾经在不列颠空战中痛击纳粹空军、曾经开创喷气飞行时代的那个英国已经逐渐远去,留在圈子里的玩家已不多。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在伦敦西南郊外的范堡罗,也有个两年一次的盛会,在没有巴黎航展的日子里,为全世界航空工业提供展示的舞台。

范堡罗航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皇家空军在亨顿基地举办的飞行表演活动,这个当今世界的第二大航展,在发展的前50年里,和巴黎航展有幾点不同:

首先是“漂泊”。航展从最初设在亨顿基地,到后来移师德·哈维兰公司的机场,再到1946年在汉德利·佩季公司的机场举行,可谓是“居无定所”,直到1948,才在范堡罗安家。

第二是“小众”。相比于首届巴黎航展就有包括大量市民在内的10万名观众参观,范堡罗航展直到1948年才第一次允许公众参观,结果就是公众被压抑已久的航空热情在两天里集中释放,参观人数达到20万,让主办方大吃一惊。此后,公众日一直延续下来。

第三是“频繁”。在1962年之前,范堡罗航展每年都举行一次,直到后来发现航空工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平稳期,不再年年推陈出新,同时又苦于在单数年要和巴黎航展撞车,才改成两年举办一次,主办方英国航空航天公司协会还和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商量好,两个航展交替进行,英国选在没有巴黎航展的双数年举办。反观巴黎航展,从1924年开始就已经是两年一次了。

最后是“保守”。范堡罗航展曾经有过“神奇”的规定,要求所有展出的飞机都必须是英国制造的,即使是装了外国发动机都不行。如此排外,连英国民众都看不下去了。在舆论的压力下,主办方终于在1966年第一次有条件地允许外国飞机参展,但不能是100%的外国飞机,还得用了英国的设备或配件才行。1972年,条件放宽到只要是欧洲国家的产品就可以畅行无阻,但还是限制美国、苏联等国。到了1974年,国籍限制完全解除,范堡罗航展正式变为国际航展。

2018年第51届范堡罗航展,成交金额达到1920亿美元,超过一年前的巴黎航展770亿美元,这是前人无法想象的。

美国去哪儿了

发明了飞机的美国,一开始对这个新鲜事物是充满兴趣的,1909年在法国赢得飞行竞赛冠军的寇蒂斯,此前还以最高飞行高度赢得了“科学美国人”杯。飞机展示和飞行表演活动频繁举行,飞机制造公司也成立了不少。但奇怪的是,百年之后,航空强国美国却没有一个大型国际航展,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去哪儿了?

说到美国,就要回顾一下历史。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名字,虽然现在响当当,但也是在一个世纪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飞机发明的年代,很多科技成果其实已经呼之欲出,如果美国人没有抢先一步,可能就是法国人捷足先登。那个时候,技术壁垒远没有现在这么明显,虽然美国人率先发明了飞机(也有少数人质疑这一点),但不代表他们就能发展得更快。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还需要向英国采购作战飞机。而事实上,直到二战结束后的十多年里,世界航空工业的重心始终在欧洲,尤其是英国。

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二战带来国家实力对比的剧变,美国国力倍增,在航空业进入喷气时代后,反超英国,一骑绝尘。不过,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那时巴黎航展名声在外,范堡罗航展也颇有看头,再加上美国国内市场广阔,产品完全可以自产自销,也就没有必要特意搭一个舞台,让国外飞机在本国地盘上抢生意,最好的方式就是到巴黎和范堡罗的舞台上推销自己的产品。

即便如此,美国还是有历史悠久的航展——每年都在莱特兄弟家乡举行的代顿航展。代顿航展展示的基本都是美国的军机,主要看点是飞行表演。这也是美国国情的反映:自发明飞机以来,航空情结就逐步植入美国人的基因,现在美国全国有20000余个机场,其中绝大多数供通用飞机起降。

如今,美國拥有飞行驾照的人数超过26万,一些航空爱好者仍然自己动手制造飞机。有些从波音退休的员工就自己设计制造小型木制螺旋桨飞机,根据FAR-23部的标准取得许可证,然后轻松地驾驶飞机去几十公里外的城市购物。可以想见,只有代顿那样满是引擎轰鸣和飞机呼啸的舞台,才是美国人需要的。

巴黎和范堡罗双雄的地位无法动摇,世界第三航展属于谁却众说纷纭,新加坡、莫斯科、迪拜都说自己是世界第三,实际上,这些航展各有特点,难分高下。我国的珠海航展虽然比上述三个航展都年轻,但是随着中国航空工业实力快速提高、航空市场不断扩大,必将会带来更多的先进国产产品、吸引更多的国外参展商、提供更加精彩的飞行表演和更好的参展体验。未来,这些航展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航展航空工业巴黎
巴黎之爱
“数”说中国航展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巴黎的每一个Moment都值得盛装
征战巴黎之路
巴黎
第44届巴黎航展掠影
巴黎航展精彩镜头
巴黎街头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