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护食品安全从家庭开始

2018-05-11徐鸿羽

烹调知识 2018年5期
关键词:监管部门政府部门商家

徐鸿羽

温饱是全人类的基本需求,但是中国人格外珍视手捧的饭碗,不仅仅因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农耕民族,更是因为几千年来的不断灾荒,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民以食为天”,千年古训,代代相传。

如今我国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的饭碗从未如此富足。但是老百姓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让消费者陷入了“食”面埋伏的危机之中,人们一次又一次的震惊之后不禁发问:谁来保卫我们的食品安全?

有人寄望于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加强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产品质量法》,从《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到《食品安全法》,特别是2009年6月1日正式生效《食品安全法》,有效地解决了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部门职责重叠、管理职权紊乱及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避免了像过去一样几个部門管不好一头猪的现象发生。

有人寄望于监管部门。没错,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服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人们养育了他们,他们理应为百姓当好公仆。但监管与被监管似乎一直在玩猫与老鼠的游戏,其结果不总是尽如人意。有人责怪执法部门未尽职责,但这如同小偷想偷您的物品,他永远不告诉您他什么时候偷,采取什么不正当手段偷,偷您什么物品,等您发现后也为时已晚。监管部门同样是面对这样的问题,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在食品中不得添加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非食品添加剂,但有些商家为了利益,完全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他需要什么就添加什么,什么好赚钱就做什么,这些人毫无人性,丧尽天良。尽管如此,执法部门一旦查实,都会从重从严处理。

我们拿三鹿事件来讲,2005年以前三鹿奶粉中就有人添加三聚氰胺来充当“蛋白精”,以提升乳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指标,直到2007年9月12日正式曝光,前后两年多时间。没有人告诉监管部门添加了什么原料,监管部门无从查起,只有知道添加什么原料,执法机构才能定向检验,如果将牛奶全检,仅检测费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还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况且国家的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不能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之所以案发后,执法机关给罪犯予以重处,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的结果。

有人将希望寄托于商家的自我道德约束,来维护起食品行业的品质。吴官正说:“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本质是谋财害人。”我们应该提倡这种品质,而且很多企业家也正在或者已经在这样做。但仅靠乞求商家的良心发现来维护食品行业的纯洁,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马克思描绘商人逐利时说过:“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没有监督的权利,就会滋生腐败;同样,没有有效食品监督,就会产生危机。

很多人要问,这也靠不住,那也不靠谱,那谁来保卫我们的食品安全?

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击,除了靠政府监管部门依法处理,那还得靠我们自己。也许您要问:“那不是政府部门的事吗?只有政府部门才能监管,普通老百姓既无权又无力怎么监督?”其实,这是很多人理解上的误区,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督,是法律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们仅靠政府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我们才能彻底遏制假冒伪劣食品的蔓延和危害,还食品安全一片洁净的蓝天。

君不知,很多食品方面的大案要案都是我们知情人及时发现,执法部门才彻底摧毁一个个制假、售假的窝点;正是受害人的准确举报,执法部门才实现了精确打击。如同一个安装在武器上的瞄准器,你举报得越准,打击得才能更精确;你发现得越及时,打击得才能更早,产生的危害和后果才能越小。除了您,还有我,也还有他,还有全社会千千万万个您、我、他,我们只有一起行动起来,组织一个疏而不漏、牢不可破的食品安全监管网,那么任何假冒、伪劣违法行为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猜你喜欢

监管部门政府部门商家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谈“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制度问题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研究解析
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二手车市场中监管部门与卖家的博弈
网络化治理:政府部门的新形态
我国政府部门员工关系管理策略研究
商家告示不能打人脸
一例宠物医患之争的案例分析
诚信乃是商家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