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实体书店衰落之因
2018-05-11朱秀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朱秀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1952年,新中国第一家国有古旧书店——中国书店便诞生。半个世纪以来,该店接待过众多专家、学者和国家领导人,以优质的服务,娴熟的业务享誉京城。该店经营面积750平方米,在收售古旧书刊、外文书刊、碑帖字画的同时,销售文学、历史、考古美术、语言文学类新书和新印古籍。店堂内汇集了上万种古旧书刊,出版时间跨度大,资料性很强。
中国书店作为最大的古旧书经营企业,不仅是琉璃厂文化街的重要行业之一,在京城各主要商业繁华地带或文化聚焦区也设有重要的门店。
去北京看万圣,去南京找先锋,去上海看季风,去杭州找枫林晚,去广州看学而优,去台北逛诚品……独立书店,已成为一座座城市的文化印记。但是,这个印记正日益风化、消磨。阅读习惯的迁移、市场竞争的压力,让独立书店成为“实体困局”中最先倒下的一批。扶持政策频频出台、地方资金逐步到位,政府的善意却因为此起彼伏的图书价格战,变得杯水车薪。实体书店,“衰落”的根源在哪?
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时代中人们阅读方式发生迁移,改变了图书经营模式,这个大势不可阻挡。可为什么欧美日的实体书店可以开得这么好?另外一重要原因,教育!从儿童到成人的中国式教育造就了国民对读书的认识。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在世界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残酷冲刷后,依然传承不断,生生不息。我国实体书店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公元前 2世纪,在中国的西汉时代,就有了书籍买卖活动。汉武帝时期京师兴太学,郡国立学校,为适应学生读书,书肆应运而生。扬雄在《法言 ·吾子》一文中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这是中国现存古籍中最早提到书店一词的,之后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书店不断地发展。实体书店在我国存在的两千多年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书籍是精神产品,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从书籍的本质出发,实体书店有传播思想,普及文化,联系读者,促进出版等功能。但为什么实体书店倒闭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实体书店衰落的原因探究 :
一、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产生很大的冲击
首先,网络书店的销售价格比实体书店便宜很多。其次,网络书店具有购书方便的优势。客户在网络书店购书,只需要点击鼠标,在网页上选中自己想要买的书籍,然后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就可以在家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书籍。而传统的购书方式需要出门,在书店的众多书籍中挑选自己想买的书籍,买完之后还要自己将新书从书店运回家中,整个购书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体力劳动和消费成本。相对传统的购书方式,网上购书方便很多。再次,网络书店具有选择多样的优势。
一般网上书店提供的书的种类比实体书店多,因为几乎市面上有的书在网上书店都有销售。同时,还有书店选择的优势。从一家网上书店转到另一家只需短短的一秒钟时间,换一个页面即可,所以它的选择余地比一家实体书店多得多。
二、实体书店运营成本不断增长
实体书店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店面租金、员工工资和所交税费等。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升温,店面的租金占成本的比重越来越高,许多实体书店倒闭就是因为无力支付高额的房租费,我国知名出版人路金波曾指出 “人工和房租这两大成本占书店成本的 50%以上”,再加上实体书店还需要缴纳各种高额的税费,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实体书店运营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当当会员有福啦!8月图书登场满99元返20元,最高返50元;9月更有特惠计划!”“卓越图书专场满38元就赠书,满99元赠畅销书再返10元券,还免运费!”在网络书店低廉价格及便捷服务的挤压下,实体书店越发显得江河日下。
即便是最普通的消费者也明白,网络书店的强烈冲击、日益高涨的店铺租金是实体书店面临困境的元凶。品种丰富、选购方便、优惠幅度大,这3个特点让网上书店拥有巨大优势,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与低利润相对应的是,高涨的租金让民营书店不堪重负。
三、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质阅读转向了电子阅读。不少年轻人认为电子书携带方便而且时尚潮流,特别是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在手机上就可以阅读到自己想看的书籍,而不需要背上笨重的纸质书。另外,有相当一部分阅读对象是工作群体,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看书,所以比较青睐于阅读方便快捷的电子书。
所以,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世界都成了书房。与此同时,阅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随意,看时一目十行,看后过目即忘——人们常说的“浅阅读”逐渐风行起来。
阅读之深浅,并非小事。往小里说,涉及个人生活方式,往大处讲,涉及社会风尚和全民族的文化倾向。科技的发达,资讯的浩繁,并不能成为远离深阅读的借口。历史上很多名人,并不苛求读书之多,却强调读书之深。唐宋八大家的韩愈自述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清代名臣曾国藩反复强调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古人讲究读书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专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当然,一味艰深不免乏味,但是一股脑跟风“浅阅读”,则终会流于浮泛。
四、我国人民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在减少
上海在国内首次建立城市读书指标。调查显示,上海年均每人读书 8本,新加坡为 8.3本,日本为 18本,美国为 25本。上海人每周人均读书时间为 4.5小时,新加坡为 5.9小时,日本为 8.8小时,美国为 14.4小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相比其他国家都要少。国民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自然去书店购书就少,这也是导致实体书店倒闭的原因之一。
多媒体对纸质媒介的冲击。产生国民阅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国民传统阅读的冲击。网络正在重组人们的读书心态,年轻人不再进图书馆,开始习惯在网上读书看报,从而使得读书成为一种“泛读”现象,不再有精读。同时,除了网络媒体的冲击以外,媒体的多元化也对传统的纸质媒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当前纸质媒介的质量不高,缺少精品图书。
五、我国的应试教育思想一直存在,导致片面的选择性读书
应试教育模式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的、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书籍,导致书店全是教材辅导书,考题等。
本来学生时代是多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增长多方面知识的时代,但是却为学生提供了五花八门的练习题、测验卷、考试宝典等辅导资料,教师逼着买,家长主动买,学生不得不买,于是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抹杀了,每天陷入各种各样的、题型怪异的题海中。所以书店为盈利也就逐渐单一化。
总结语
中国实体书店的衰落,就是文化市场末端的衰落,文化销售系统衰落,而不仅仅是什么人的习惯的变化,这个衰落也是整个腐朽的中国出版系统衰落的前兆和预兆。不过我认为“实体书店未来的生与死实际上不在于实体书店本身,而在于政府是不是意识到实体书店在整个未来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文化重在教育!教育重在精神培育,精神培育重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