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灸疗法对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5-11张桂盈李旻颖符文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白芥子五脏岭南

张桂盈 李旻颖 符文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6月广东省中医院门诊招募年龄40~75岁、病程>3个月的中老年慢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最终54例患者完成了治疗,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方法 诊断标准:同时符合ICSD-3中“慢性失眠”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中“不寐”的诊断标准,PSQI评分≥7。排除标准:严重精神心理疾患;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孕妇、哺乳期妇女;容易皮肤过敏者。脱落标准: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及其他副反应、试验中途(治疗未满10次)退出者。

1.3操作方法

1.3.1药物组成 治疗组采用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包含天灸散(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合黄连、肉桂等药物制粉,与生姜汁调和成药膏。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包含荞麦粉、板栗壳棕色素粉、红曲红色素粉及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按6∶3∶1∶1比例混合),与稀释的生姜汁(生姜汁与水体积比1∶10)调和成药膏。

1.3.2穴位组成 (1)肺俞、心俞、膈俞、胆俞、脾俞、肾俞;(2)魄户、神堂、魂门、阳纲、志室、神道、命门。以上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1.3.3具体操作 每个穴位取1.0 cm×1.0 cm×1.0 cm药物,用直径5 cm透气胶布固定。每次贴敷时间1 h,2次/w(两次间隔>48 h),连续治疗5 w。

1.4评价指标 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对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进行评定。SF-36包含36个条目,可分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8个维度〔5〕。各个维度得分均为0~100分。

1.5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及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原则》判定疗效: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上;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痊愈、显效和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χ2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2 结 果

2.1脱落情况 试验过程中,治疗组共脱落3例,因局部皮肤瘙痒脱落1例,因感冒脱落2例;对照组共脱落3例,因感冒脱落1例,因患者个人原因脱落2例。

2.2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F-36各维度得分,除RE以外,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F-36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n=27)

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1

2.3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PSQI评分比较分,n=27)

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4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n(%),n=27〕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 论

天灸作为灸法的一种,又称发泡灸、冷灸,是指借助对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穴位,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甚至起泡,达到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整气血以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岭南天灸疗法源远流长,早于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便记载了十多种以药物贴敷穴位使之发泡以治病的验方,开创了岭南天灸疗法。由于岭南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与岭南医家的传承与探索,岭南天灸疗法得以不断发展。近30年,由符文彬教授传承前人学术思想,并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探索总结出的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优化治疗方案,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推广技术项目在广东地区开枝散叶,已确立了支气管哮喘、颈痛、鼻炎、失眠、郁证等多个有效病种〔6〕。现代研究显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皮肤应激反应、药物-经穴的联合效应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等三个主要途径,调节整体脏腑功能、促进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而起效〔7〕。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且有别于传统的“三伏”及“三九”天灸,并不拘于时节使用,在临床上的适应证广泛。

岭南传统天灸系列方中基础方天灸散最初记载于《张氏医通·诸气门下·喘中》:“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中老年失眠患者体质多为阳虚质或气郁质,而平和质是睡眠的保护因素〔8〕。方中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及调和所用的生姜均为辛温发散之物,合用共奏疏通经络、温煦阳气、调整脏腑阴阳之效,调节体质趋于平和质,有助于改善中老年人睡眠及生活质量。《内经》云:“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人至中年,肾气渐衰,肾水不能制心火,心神不安而不寐。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由天灸散合黄连、肉桂等药物组成,取交泰丸之意,为系列方中治疗失眠的特效方。方中黄连降心火下行与肾水相济,肉桂助真阳蒸真水而上,两药配伍起到交通心肾、改善中老年失眠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黄连、肉桂配合可明显增加失眠大鼠下丘脑5-HT的含量,调节HPA轴从而发挥治疗失眠的功效〔9〕。加之利用白芥子、细辛、生姜等药物的强刺激性,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更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透皮吸收,发挥全身作用。

《内经》认为,睡眠以神的活动为纲纪、五脏生理功能为根柢。正常生理情况下,脾藏意、肾藏志、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五脏舍五神,神安乃寐,如《续名医类案》中提到“人之安睡,神归心……五脏各安其位而寐”。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日渐衰退,脏腑机能渐趋低下,影响五脏藏神,神不安则不寐,引起慢性失眠,故中老年失眠与五脏虚衰有密切关系。《类经》里提到:“十二俞……皆通于脏气”,背俞穴为脏腑气血输注于背腰部的部位,故取穴上选用五脏俞调节五脏神志以治疗中老年失眠症。考虑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用药辛燥,为兼顾守肝阴与活肝血,故改肝俞为四花穴(膈俞、胆俞)。由于天灸疗法对皮肤有较强刺激,故采用魄户、神堂、魂口、阳纲、志室交替治疗,同时取神道、命门加强心肾相交。

SF-36是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从定量化的角度,直观、全面地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本次试验采用WHO推荐的SF-36测评问卷标准版本,虽达到预期效果,但病例数较少,且缺乏对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治疗失眠具体机制的探索,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病例数,并进一步研究。

1Yaffe K,Falvey CM,Hoang T.Connections between sleep and cognition in older adults〔J〕.Lancet Neurol,2014;13(10):1017-28.

2McCall WV,Benca RM,Rosenquist PB,etal.Hypnotic medications and suicide:risk,mechanisms,mitigation,and the FDA〔J〕.Am J Psychiatry,2017;174(1):18-25.

3刘雅洁,徐书君,赵蒨琦,等.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治疗失眠的临床探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2(1):302-4.

4袁映梅.岭南传统天灸2号方配合心理护理治疗老年性失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693-4.

5Ware JJ,Sherbourne CD.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I.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tem selection〔J〕.Med Care,1992;30(6):473-83.

6符文彬,刘建华,徐振华.岭南传统天灸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32.

7黄超凡,王映峰,张江松,等.浅议天灸疗法作用的三大途径〔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1):101-3.

8赵莉婕.失眠患者相关因素及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9全世建,王红丹,盛亚男.交泰丸交通心肾治疗失眠的作用机理的研究〔C〕.延吉: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2010:162-6.

猜你喜欢

白芥子五脏岭南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
忆岭南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不辞长作岭南人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