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不规律入园”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2018-05-10李瑞

新一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缺勤行为习惯幼儿

李瑞

摘 要: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可以看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而这些习惯都是从一日生活中的基本的行为开始的。[1]在幼儿园里,总有一部分幼儿“迟到、早退、缺勤”,本文将此类现象称为“不规律入园”。许多的家长、甚至是一些老师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此现象习以为常。然而,分析幼儿“不规律入园”的现状,不难发现这种普遍的现象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幼儿;迟到、早退、缺勤;不规律入园;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期间通过观察芜湖市某幼儿园,我发现,在正常入园时间之外还有大批儿童未按时入园,在正常结束放学时间也有家长提前接走幼儿,同时通过查看班级出勤率可以看到幼儿园“迟到、早退、缺勤”现象很是普遍。分析幼儿“不规律入园”现象,能够让家长和幼儿教师更清楚的了解到幼儿这一现状和负面影响,并且能够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凝聚各方力量来减少“不规律入园”的现状以及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不规律”入园的界定

本文将幼儿“迟到、早退或缺勤”现状定义为“不规律”。“规律”是指有节奏的,不是杂乱的,做事整齐而有规则,相对来说“不规律入园”就是指幼儿入园非定时、井然有序的,幼儿不能按照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和日期里到幼儿园进行学习与生活。

二、幼儿“不规律”入园的原因

(一)幼儿个人因素

1.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差,常因病不规律入园。幼儿园小朋友的年龄多在2至6岁,这一时期幼儿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发育具有特殊性。首先,在这个期间幼儿免疫力和抵抗力比较低特别容易生病容易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伤风感冒。其次,幼儿园中小朋友很多,如果一个幼儿生病了没有被及时的发现和隔离,便会传染给更多的人。再者,有的幼儿有一点流鼻涕、咳嗽的现象父母就不送孩子入园。这些都造成了幼儿“不规律入园”情况的增加。

2.幼儿独立自主能力、时间观念差,常不规律入園。“不规律”入园现象在秋冬之际尤为突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季节交替,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幼儿年纪小,没有形成时间观念,也没有紧迫感,他们对是否能准时入园是无所谓的,这是由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同时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弱,这些都对幼儿按时每天入园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家长未树立榜样以及对幼儿事物的包办也是重要的原因。

(二)外部原因

1.家长因素:家长意识淡薄,教育理念落后,溺爱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但却常常被人们忽略。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唱唱歌、跳跳舞、玩耍的地方,早去晚去甚至缺一两天不去也没什么大碍,溺爱孩子。

家长自己不能为幼儿树立榜样,有些家长自己的时间观念就不强,做事喜欢拖拉,不能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引导幼儿每天按时去幼儿园。

2.教师因素

第一,教师不重视幼儿“不规律入园”,不了解“不规律入园”的危害

在观察中,可以看到有些班级的教师对于幼儿“不规律入园”的现状并不在意,有时幼儿缺勤,也不问明原因,幼儿迟到时也不指出进行针对性教育

第二,教师宣传不到位

由于教师对幼儿“不规律入园”的现象并不是很重视,所以在班级中也并没有向幼儿和家长说明按时每天来幼儿园的重要性和“不规律入园”给幼儿带来的危害。

3.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制度因素。在我所观察的幼儿园中,班级管理制度并未涉及到幼儿“不规律入园”,在幼儿园的规章制度中也是略带着提到幼儿要按时、每天入园,但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对于幼儿“迟到、早退、缺勤”情况的处理是缺乏的。

三、幼儿“不规律入园”现状的对策

明确了幼儿迟到、早退、缺勤这一“不规律入园”现象的普遍性以及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的危害性,就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不规律入园”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更新自己的教育观点。通过言传身教,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时间观念。同时,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做,让幼儿为自己的拖延承担责任。

其次,家长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比如和幼儿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并监督幼儿按照计划行事,这样就可以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使幼儿有条不紊的做事。[2]同时,家长要注重幼儿的睡觉和起床习惯的培养,定个小闹钟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增强幼儿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让幼儿能够及时去幼儿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

最后,家长要当好教师的左膀右臂,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安排,家园携手从生活的点滴中来培养幼儿[2],只有家园配合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将幼儿“不规律入园”现象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抵消掉。

(二)教师方面

首先,要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幼儿园与家长有时会在教育观念方面产生分歧,这需要家园沟通与协调来争取家长支持幼儿园的工作,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和互补性。[3]针对幼儿“不规律入园”这一现象,教师要与家长沟通,使他们明白只要孩子身体没有大碍,不影响正常的幼儿园活动,就应该坚持送幼儿到幼儿园。

其次,教师要明确幼儿“不规律入园”的负面影响,并做好宣传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家园互访,将幼儿迟到、早退、缺勤的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要充分的利用“家园联系栏”,将幼儿“不规律”入园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文章和幼儿的近期表现介绍给家长,引导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再者,教师要完善班级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可以通过“代币”来奖励有进步的小朋友,及时表扬与强化,带动幼儿,让幼儿带动家长,以此来改善“不规律入园”的现状。

最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将幼儿的健康教育放在首位,教师要做到保教结合,为了减少幼儿因病而不规律入园的现状,同时增强幼儿的体质,幼儿园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卫生健康意识,注意保持教室内空气的流通,采取多种预防措施。[1][4]其次,要保障幼儿的活动时间,增加户外锻炼的机会。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情况,及早发现生病的幼儿,及时隔离。最后,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成长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食谱,能够均衡膳食,多为幼儿提供蔬菜与水果[5]。

(三)幼儿方面

首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定决定了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都不是很强,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担负起培养幼儿养成良好时间和规则观念的重任。

时间观念的培养可以从让幼儿认识时间开始,可以尝试这给幼儿自己支配一段时间的权利,引导他们合理的规划和利用时间;还可以送孩子一个闹钟,经常在规定的时间里让他完成一定的任务,最后还需要父母为幼儿做一个珍惜时间的榜样,并与孩子一起坚持遵守时间。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可以结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来进行,将规则贯的培养渗透到学习、游戏、盥洗、饮食中。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教师在进行规则教育时要耐心,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去重复,巩固,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6]。

最后,要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给幼儿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积攒勇气克服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1(2014.10重印).

[2]梁秋玲.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教育艺术.

[3]张伟英.家园共育[J].教育导刊,2003年(2、3月号下半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2015.3).

[5]顾荣芳.试论幼儿健康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兼议《纲要》幼儿健康教育思想的贯彻[J].学前教育研究,2002(N01.16).

[6]王庆文.幼儿规则意识的引导策略[J].早期教育,2003(10).

猜你喜欢

缺勤行为习惯幼儿
产科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国外中小学教师缺勤现象述评与启示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什么类型的员工更易缺勤?
——从企业员工档案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