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2018-05-09闫华
闫华
【摘 要】目的:探究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开展相关诊治处理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形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以往最常应用的处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诊治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对应数值为82.98%,两组临床诊治疗效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措施,临床诊治疗效显著,对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加快患者病症康复进程,同时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更佳。
【关键词】内镜;生长抑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且具有极高的发病率,若未对患者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手段,则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情况下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开展相关诊治处理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形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治疗措施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开展相关诊治处理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形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全部患者均为我院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实现确诊处理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23,患者年龄最低为34岁,最高为71岁,平均为(56.28±2.1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2,患者年龄最低为34岁,最高为72岁,平均为(58.14±2.42)岁。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处理,可见二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备良好的对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以往最常应用的处理措施,即血容量补给、止血处理、抑酸处理、抗休克处理等[2]。观察组采取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措施,首先对患者开展急诊内镜相关检查处理,并借助于内镜实现对患者病灶位置的有效探查,对出血位置实施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喷洒处理,随后开展内镜下止血操作[3]。止血处理结束后,给予患者生长抑素,初次应用剂量为0.25mg,应用方式为静脉滴注,随后将应用方式变换为泵注,应用剂量为每小时0.25mg,泵注时间持续24小时,治疗周期为3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诊治疗效。临床治疗结果评断标准:给予治疗后,患者临床相关表征彻底消退,不存在出血迹象,则表明临床治疗结果为显效;患者临床相关表征基本上消退,则表明临床治疗结果为有效;患者临床相关表征并未表现出明显变化,甚至严重化,则表明临床治疗结果为无效[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62%,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82.98%,提升趋势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常规处理措施通常为药物保守治疗,止血处理时间相对较长,且临床疗效并不显著,止血操作后再次出血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上逐渐获得广泛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上消化道出血情形在急诊治疗方面的主要手段,内镜下止血处理在操作上具备清晰、直观的特征,且操作时间大幅度缩短,常用的止血药物为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等。生长抑素类药物以八肽生长抑素及十四肽生长抑素为主,其对胃肠道内分泌系统肽类及生长激素的分泌过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实现对门脉高压的有效降低,同时对胃蛋白酶及胰高血糖素的释放过程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抑制胃酸分泌过程,对患者胃肠道黏膜的修复及循环过程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实现永久性止血的目的。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对应数值为82.98%,两组临床诊治疗效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处理过程中采取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措施,临床诊治疗效显著,对患者临床诊治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加快患者病癥康复进程,同时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更佳。
参考文献
鲁建斌.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4,(13):50-50.
邬振国,董蕾,陈永永等.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2):4289-4291,4238.
肖清华,兰康华.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4):469-470.
卢以瀚.埃索美拉唑镁针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