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绞痛的影响评价

2018-05-09李锐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理护理

李锐

【摘 要】目的:探究急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绞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同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发症几率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心绞痛症状,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质量;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

本文主要对急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绞痛的影响作分析,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根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同时实施心理护理,50例为一组。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将哺乳期、妊娠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排除,其收缩压在110mmHg-140mmHg之间,血糖水平在3.9mmol/L-7.6mmol/L之间,血脂水平在2.9mmol/L-7.0mmol/L之间。

实验组中,男女之比为24/26,年龄均值为(58.12±11.52)岁,其中23例为下壁心肌梗死,27例为前壁心肌梗死。

对照组中,男女之比为25/25,年龄均值为(58.10±11.36)岁,其中22例为下壁心肌梗死,28例为前壁心肌梗死。

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对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即给予患者常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心电图监测等。

实验组则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具体为:

1.2.1 非语言性心理干预:

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检查和治疗时,应与患者保持密切的距离,使其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亲切,与患者交流时,应紧握其双手,语言轻柔,加强患者情绪的观察,了解其情绪波动情况,可通过手势、表情、眼神等,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体贴、关心[1]。

1.2.2 健康教育:

主动与患者交流,对其主诉倾听,采用科学的技巧来与其交谈,从而更好建立护患关系。积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家庭背景、职业、文化程度等进行了解,采取合理的措施为其实施健康教育,主要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具体治疗方法、疾病表现、主要治疗药物、康复措施、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对策等[2],并可为其列举治疗较好的案例,以此促进其康复自信心的建立。

1.2.3 放松干预:

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出现烦躁情绪时,如何进行放松训练,即自然端坐,双手置于双膝,闭目敛神,集中注意力于运动、声音、想象、呼吸上,保持均匀平缓的呼吸,时间在3min-4min左右,对肌肉放松,并将放松感扩散至全身,之后将双眼缓慢睁开[3]。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GQOLI-74生活质量量表评价,包括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比2组干预后的焦虑(SAS量表评价)、抑郁(SDS量表评价)情况的差异性。

1.4 数据处理

数据均严格录入SPSS22.00軟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发症几率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焦虑、抑郁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实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住院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焦虑、抑郁情况

实验组住院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 并发症

实验组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患者的疾病表现是突然出现持久、剧烈的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经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和休息后,仍然不能缓解,常会出现濒死感、出汗、烦躁不安等症状,且患者存在心电图进行性变化、心肌酶活性增高、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4]。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在我国的发生率在不断的升高,每年约存在50万的新发病例,患者会因为长时间的疾病折磨而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而不良心理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5],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理的缓解,意义重大。

本文研究结果系那是,接受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其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实验组住院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发症几率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对患者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控制,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缩短康复的时间,且可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王霞.急性多部位重症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 PCI术后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2):25-26,27

石美兰,汤朕等.优质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预后观察[J].贵州医药,2017,41(2):222-223

李小峰,陈敏.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7):861-863

尹彦丽.循证护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后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1):2943-2945

郭莹,岳百慧等.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21):3346-3348

猜你喜欢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理护理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