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

2018-05-09刘勤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激动剂孕酮病患者

刘勤

【摘 要】目的:探究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诊治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对全部患者实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结果: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等方面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临床表征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uterine adenomyosis patients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joint place left acetylene connaught progesterone intrauterine slow-release system treatment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ults. Methods: selecting 30 cases of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treatment of uterine adenomyosi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sample,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joint place left acetylene connaught progesterone intrauterine slow-release system treatment.Results: application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placed left acetylene connaught progesterone intrauterine slow-release system, degree of dysmenorrhea score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volume changes Hemoglobin level changes Aspects and so on, the change of the serum CA125 level contrast exis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uterine adenomyosis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joint place left acetylene connaught progesterone intrauterine slow-release system treatment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plays a positive role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Key words: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The slow release system of levonogesterone uterine; Adenomyosis of the uteru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中圖分类号】R71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患者子宫内膜细胞与间质细胞发生移位情形,移位至子宫肌层并在子宫肌层实现生长发育过程,子宫腺肌病是致使女性出现不孕症状及妊娠过程中流产的常见因素[1]。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收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诊治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治疗措施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诊断标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选取患者年龄最低为34岁,最高为42岁,平均为(39.82±1.27)岁。其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17例、13例。

1.2 治疗方法

对全部患者实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观察并比较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变化情况、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观察并比较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痛经程度评断方式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变化情况对比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为(75.28±10.28),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为(27.87±8.27)。由此可见,实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处理后,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

2.2 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患者的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患者的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对应数值分别为(268.42±12.28)、(87.43±10.23)、(68.32±22.65),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前,患者的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对应数值分别为(135.23±8.67)、(102.32±11.85)、(34.38±19.82),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患者的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对应数值分别为(196.23±7.23)、(123.82±23.11)、(43.27±22.38)。由此可见,实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处理后,子宫体积及血清CA125水平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血红蛋白水平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呈现显著提升趋势(P<0.05)。

2.3 不同类型子宫肌腺病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变化情况、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对应数值分别为(70.23±10.22)、(273.29±12.27)、(87.79±9.93)、(67.43±7.67),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对应数值分别为(76.68±18.23)、(256.31±18.93)、(93.23±13.27)、(77.76±12.36);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对应数值分别为(32.12±14.37)、(100.02±7.67)、(120.32±9.23)、(37.26±17.25),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血清CA125水平对应数值分别为(48.32±17.23)、(188.32±14.36)、(123.32±11.65)、(48.92±16.43)。由此可见,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在痛经程度评分变化情况、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等方面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均呈现显著改善迹象(P<0.05)。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水平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动剂前,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提升迹象显著(P<0.05)。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具备相关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逐渐向肌层侵蚀,同时伴有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迹象,子宫壁由于异位内膜周期性出血而产生局部纤维组织增生,最终致使宫壁厚度增加[2]。正常妊娠过程中子宫将随着胎儿的发育过程而逐渐扩大,子宫壁的厚度将保持一致性,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壁伸展性较差,宫壁会产生增厚迹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子宫肌腺病的临床诊治方面具备显著疗效,其能够对患者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过程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从而实现对患者卵巢孕酮及雌二醇释放过程的有效抑制[3]。不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诊治处理后,患者极易产生不良反应情形,如骨痛等,且长期治疗的诊治费用相对高昂,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及家庭负担,停止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后,患者极易发生病症复发情形。近年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逐渐应用于子宫肌腺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并逐渐获得了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其能够有效减缓患者痛经症状及月经过多情形。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对应的病例数分别为17例、13例。对全部患者实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研究发现,实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处理后,患者的痛经程度评分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子宫体积及血清CA125水平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血红蛋白水平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呈现显著提升趋势;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后,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及局限性子宫腺肌病患者在痛经程度评分变化情况、子宫体积变化情况、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等方面相较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前,均呈现显著改善迹象。

综上所述,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月经量过多及痛经情形等临床表征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有效避免手术处理操作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类型子宫肌腺病患者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性诊治处理措施,对患者病症的发展情况实施严密监测,并以此为依据对患者临床诊治方案作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阿米娜,杨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5):337-338,341.

董秀凤,郭欣.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7,38(13):2069-2071.

袁虹.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2):124-127.

猜你喜欢

激动剂孕酮病患者
妇宁胶囊联合地屈孕酮对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效果
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猪肝中4种 β 2-受体激动剂残留
补充黄体酮 对保胎无益
川芎嗪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具有减肥作用的降糖药
你被“孕酮低”套路了吗?
求“好孕”要重视孕酮值
浅谈老年咳喘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