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化融合

2018-05-09李冰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融合小学数学

李冰滢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对信息技术充满着好奇和兴趣。有鉴于此,本文阐明了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性,并从多个方面讨论了数学教学和信息化融合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化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220-0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可以相互作用,提高学生兴趣,也可以激发教学有效性,在进行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同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突破了我国传统教学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促进了小学数学教改的进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伴随着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单一的文字、图形以及生动的音视频结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学习兴趣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依靠“黑板、粉笔以及书本”作为教学工具,形式单一,整个教学过程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疲劳感。而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能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例如,《认识分数》,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课件中形象的人物、优美的音乐、诙谐的解说等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使数学学习过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2.突出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具有形象、动静结合以及声情并茂等特点,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和具体化,弥补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立体感和直观感欠缺的问题。信息技术还能为教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帮助小学数学教师突破教学重点,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拓宽知识层面

小学数学蕴含丰富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增加课堂知识的传授量,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例如,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其窗口所承载的图、文、声、像等综合信息能丰富学生想象力,使其有机会看到和接触更多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措施

1.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重难点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需求,使原本静态化的书本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求心理,加深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角度的认识”,由于小学生对于空间没有概念,如果单从理论层面来讲,难免会使学生一头雾水。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先放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的色彩从这个点引出两条闪烁的线,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角是如何形成的。闪烁着的亮点和射线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角的各部分组成名称。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条射线固定,移动另一条射线,形成不同大小的角度,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叉开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度没有关系。这样的多媒体技术演示能够让枯燥的数学课堂活跃起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书本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更有效地理解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體验。而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很大优势。

例如“位置与顺序”,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特征与爱好选择恰当的情境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重点引导小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这三类位置与顺序关系。为此,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情境:在屏幕上展现美羊羊、喜羊羊、熊大、熊二等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指出他们最喜欢的卡通人物的位置与顺序。播放一段视频,中间随机暂停,让学生选择画面中的一样东西,说出位置或顺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生动。

3.运用信息技术开发生本教学资源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技术的最大优势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小学数学置于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里,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实现生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例如“24 小时计时法”,由于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普通计时法较多,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截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配上钟面和背景音乐,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这种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对于课堂教学提出的开放式教学要求。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单纯地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拓宽了教学的生活空间,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资源开发。

4.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在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占主导地位,因而其抽象思维能力则相对欠缺,但是,数学教材的主要教学内容都以抽象思想为主,所以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较为困难。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对原有学习文本的处理,将其转换为图像、声音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同时满足各个感官需求的学习环境,确保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化,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锐角三角形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观察几个三角板的内角,并说明哪个是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等等。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并要求学生在近50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中找出锐角三角形,并将其序号记录下来。由于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多彩的三角形图案,因此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推广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实现了开放式教学管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相关改革工作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教育和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经验和信息化技术特点不断予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明.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7(2):00264-00264.

[2]周芳.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2017(4).

[3]樊明远.浅谈信息化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7):166-167.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融合小学数学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