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2018-05-09王良德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发展性作业设计原则

王良德

【摘要】初中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补充,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性作业设计更是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依据。本文主要通过论述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设计;原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11-02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有着新的要求,随着创新知识的快速发展,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已成为趋势。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教育不仅要实现智力的开发,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应该重视和关心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体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数学作业的设计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数学作业不仅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还可以对知识进一步强化与吸收,除此之外,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断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

一、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设计的主要原则

一是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应该具有基础性与发展性,要能够适应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转变传统的机械练习的作业方式,从重视数量变为重视质量,关注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动态的发展与变化,发挥作业的巩固、激励与发展的功能。数学教师要通过作业来进一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完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是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主体性的原则。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且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可以提高数学素养,主动构建知识。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发展性作业的设计中,要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对作业的体验设计在作业中,不仅要将所讲的知识作为作业的目标,更要通过作业来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积极的完成作业。

三是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针对性的原则。针对性则就是作业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本单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联系。既要保证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又要避免因为重复机械的练习,增加学生学业的压力。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考虑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等因素。

四是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和满足时代性发展要求的原则。数学课程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数学内容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功能。数学教师在设计发展性作业的过程中,要多从现实生活中搜集一些作业的素材,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亲自实践和操作,从而体现数学的社会价值。同时,数学作业作为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学生通过参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范畴,并且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设计的主要策略

首先,数学教师应该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作业设计理念。一是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作业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二是通过数学作业,要能够促进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要关注学生学情的差异性。既要通过数学作业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更要培养學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需要数学教师在长期的发展性作业设计中兼顾和统筹这些目标。

其次,在发展性作业设计中要体现差异性,进行分层次的作业设计。一是数学教师应该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在作业设计中进行分层次的作业设计。分层次的作业设计主要是为了顾及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二是需要数学教师时刻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避免重复和机械的量化的练习,虽然教师不能明确的将学生分为优差不同的等级,但是需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进行分层。同时对学生的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动态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再次,在课堂中设计作业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数学作业不仅限于课前与课后,课堂中的作业与练习同样非常重要。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主要通过巩固类型的作业、讨论类型的作业,以及探究类型的作业几种形式表现出来,课堂中的数学作业主要通过巩固以及合作探究来完成,因此,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合作、探究完成作业,并且进行交流与分享,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质疑精神的培养。

最后,数学教师应该在发展性作业设计中将总结性与反思性作业加入其中。学生完成的作业需要反馈给老师,才能获得意见,因此,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将反思与总结的作业加入其中,使作业的内容更加完整。比如,在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的内容学完之后,发展性作业的设计可以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的布置,再比如,可以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作为反思总结的作业,让学生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梳理,查找漏洞,分析原因,找出策略,加强再思考和再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华,顾跃平.构建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框架,提高作业设计和评价的品质[J].课程·教材·教法.2013(03).

[2]成琼.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发展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 2011.

[3]黄正寅.如何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05).

猜你喜欢

发展性作业设计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浅析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基于中韩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韩国语课程学业成就发展性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让高中物理“生命化教学”绽放绚丽之花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