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之研究

2018-05-09王金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人文情怀高中教学

王金权

【摘要】历史学科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历史书上积极的人文情怀挖掘出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和爱国情怀,为学生赋予神圣的历史使命,这样的历史教学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育;人文情怀;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47-01

前言

我国先进的居民素质还不够高,并且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人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自私的行为比较泛滥。历史的学习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以史为鉴,让人文情怀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下文将对历史的学习进行研究。

一、历史课堂的人文素养教育目标

1.充分教育人文知识,注重对于精神的培养

历史是一门能够提高人们文养的学科,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应试教育导致了教学效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所以历史教师应该迎合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思考问题,借鉴古人所犯的错误,情感世界的建立等方面,为了更加形象的展现出来人文素养情怀,历史教师可以借助ppt,视频的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育教学,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历史老师还应该做到重视教材中人文知识的挖掘,历史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学科,学好历史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历史中不仅有那些勤劳,爱国,尊敬他人的典范事迹,还有无数仁人志士的壮烈情怀。那么该如何来教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呢?首先历史老师应该把教学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例如在介绍一些伟人伟绩时,老师要着重宣扬优秀人物的品质,介绍一下那些为人先进的异于常人的人格素养,劝解学生努力向他们学习。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一半的时间来进行人物的介绍,另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课之后将讨论结果整理下来,进行最终考核。现在高中生普遍收到高考的影响,学习的历史知识只限于书本上的那些有限的材料,这些知识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的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历史教师,要做出应有的榜样,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扩展阅读,与学生进行思想人生的探讨,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让学生以贤人为榜样,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2.充分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迫于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将魔爪伸向了人类。环境教育工作势在必得。历史课程的教育教学可以解决该情况。因为环境教育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项目。这需要历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着重讲解环境问题,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历史老师应该给予学生一种紧张感,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性,然后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学生,应该明确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关系,懂得环境的恶化是因为人类的过度贪婪而导致的,正是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引起了“温室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还有人类对于野生珍奇动物毛皮和美味的追求导致了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动物疾病也越来越多,“非典”和“埃博拉”病毒就是一个例证,病毒的肆虐不仅危害了动物,而且对于人类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说人类过度的破坏环境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现在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都纷纷将保护动物搬上了会议议程,有些国家已经改变了“人定胜天”的想法,认为征服自然是不可能达到的。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于环境的保护程度,应该从祖国的新一代做起,教师教学时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列举出一些简单的例子,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例如:在讲到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我们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明确它的意思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一切,能够让人类与自然作斗争提供资本。但是也要积极联系生活,讲出现今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做好环境的保护重于一切。

环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发展和生存的资本,保护好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3.提高高中生的民主平等意识

在高中历史上我们都会学到西方先进的思想,当时西方的启蒙运动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解放人的思想和意识,倡导人人平等,和谐相处,反对封建迷信而提出的。这种思想态度是非常先进的,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他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书上的知识点和观点,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让民主,平等,和谐的观念深深镌刻到学生的心中。赋予学生神圣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责任感。帮助他们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的科学创新能力,只要学生的思想觉悟先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化也就更加方便的实施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更好的进行历史教育的人文培养

1.纠正教育观念,更好的驾驭课堂

现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老师和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的地位是一个设计者和引导者,这是新的教育理念,一场划时代的变革即将开始。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有着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广大的教师应该抽取时间积极进行培训,积极领略新的教育制度的精髓,微课堂的教学打下基础。其次,教师更应该熟知历史,提高历史学科的素养。要做到饱读经书,历史知识的储备量要很多,这样的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知道学生的哪一个方面需要加强,那一个知识点要着重讲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这种情况在现今高中历史的教育中执行的不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发展,这种畸形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导致的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没有被挖掘出来。

2.注重平时积累,融入生活

学习的过程是艰难的,一个好的学习者更加注重的时日积月累,只有每天都积累一点,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你就会有质飞跃,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报刊,电子设备,书本,電影上得到,但是在高中课堂上不允许使用电子设备,学生只能通过教材上有限的知识来了解历史,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的帮助,因此教师应该广泛收集各种新闻轶事,弥补课堂上的教学空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其次,学校的图书馆也应该对学生开放,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借阅,然后将所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举行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结语

新的课程教育在高中的教育教学实施还没有开始,但是其意义重大,为了改变现状,只有改变人们的应试考试的思想之后才行,所以对于历史中的人文情怀的发掘还需等待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1]兰江.高中历史教学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2(4).

[2]闭云峰,何东蓉.应大力加强高中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J].中学教学参考,2010(6).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人文情怀高中教学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用历史教育营造班级和谐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