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2018-05-09韩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6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韩龙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接着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24-01

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开展的势头十分旺盛,其给传统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十分巨大。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的眼中只有分数,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提升分数为基本前提。在他们的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屈指可数。在新形势下,弘扬传统文化被摆在了一个全新的位置之上。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犹如美丽的明珠在各个朝代的发展都始终保持熠熠生辉。语文是人类沟通交际的重要工具,是文化的传承载体。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保证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当代社会,传统文化流失严重,越来越多的学生一谈到传统文化就不自觉的“嗤之以鼻”,就更别说花时间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而高中语文是学生们接触和认知传统文化的一个有利渠道,通过语文教学这个纽带,学生擦亮双眼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逐渐变得与众不同起来。换言之,作为当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传统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第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少的学生之所有对传统文化“不感冒”的原因是始终对其兴趣缺缺。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则能大大提升學生对其的兴趣所在。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相互融合能让传统文化“改头换面”,焕发出全新的魅力所在。

第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教育能够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传统文化发挥的正面作用不容忽视。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正能量的元素,这些都是高中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养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传统文化势必会成为助力高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催化剂”之一。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

(一)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古书古籍

现如今,不少的高中语文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开始在教学中逐渐涉及。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古籍古书的现象十分常见。一般情况下,教师渗透古书古籍的载体就是文言文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完全依赖文言文工具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减少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学习,进而削弱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品鉴。

(二)传统文化渗透缺失了情感因素的参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缺失情感因素是造成传统文化渗透不利的一大“利器”。不少的高中语文教师并未深谙此道,在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的古文翻译技巧和文言文的结构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情感因素在传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往往得不到有效重视,不少教师更是片面的认为在传统教育中加入情感元素是一项是费时又费力的“苦差事”,根本不愿意在教学中加以采纳。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教师深入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蕴含于其中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也是比比皆是。因此,要想更好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认真研读教材是学好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传统价值观念内化成为自己的内部素养,并引导学生吸收这些文化素养,最终成为自己健康成长的养分。

例如,教师在进行《鸿门宴》这篇古文内容讲解的时候就可以找到与传统文化结合点。在文中,刘备、项羽、项伯和范增、张良等人的座次都均有描述。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下,教师往往是对其一带而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义即可。但是要想渗透传统文化的话,这点内容就应该成为一个切入点。在传统文化中,每个人的尊卑身份和座次有着密切的联系,座次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座位的排序来看,东南西北为座次优劣的排序之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就能发现蕴含于其中的传统文化。

(二)教师营造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氛围

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氛围。在氛围的刺激之下,学生逐渐放下“心防”,配合着教师的节奏领略蕴含在语文中的传统文化之美,一步一个脚印的夯实传统文化基础,逐步成长为一个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堂课外结合,共同促进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课堂内外的相互配合,不少的学生之所以一直在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停滞不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生硬的将课堂与课外进行了割裂,学习过程不连贯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鉴于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将传统文化进行更深维度的延伸。首先,阅读是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一大利器”之一,高中学生已经拥有足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通过不断深入的课外阅读,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提升就算不会立竿见影,但是也会“日日放晴”,一天比一天好。

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多看一些与历史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例如,现如今十分热门的《国家宝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比于课堂上死板生硬的讲解,观看电视节目既能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可不谓一举两得。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对其进行重新的定位,并在教学中加以重视和渗透。通过教师一步一个脚印的渗透和教学,高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了全新的改变,并真正爱上传统文化,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深刻了解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艾晶.浅谈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30):9-9.

[2]陈阳.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中华少年,2017(24):46-47.

[3]余慈榕.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考试周刊,2017(53):55-56.

[4]崔雪.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写作(下旬刊),2017(03):80-81.

[5]何毅.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课外语文,2017(06):158-158.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