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探讨

2018-05-09王露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环境成本低碳经济措施

王露

摘要: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加上多年来多采取“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随着低碳经济体系的推进,我国企业在环境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分析了企业在环境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完善法律法规、税收制度,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环境成本的控制等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成本;问题;措施

人类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生态危机。自21世纪以来,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威胁。不堪其忧的世界各国人民为了更好的生产生活,正竭力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为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就要使得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一、低碳经济及环境成本的涵义

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于2003年首先指出的一种新的经济体系,即通过技术创新等多种手段实现能耗与排放低水平,是契合可持续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大致可以分成四个目标:实现技术化、实现目标化、实现全球化、实现经济化。

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基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措施所产生的成本,以及企业运作时因完成环境目标和生态指标而产生的其他成本。通俗来说,企业环境成本就是企业内部产生的环境成本,广义的企业环境成本还有外部运作所产生的环境成本。

二、环境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政府监管方面

1. 相关环境和会计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会计法律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在收集、计量、分配和管理企业的环境成本时所运用的方法,所以企业在管理环境成本信息时就显得很被动。在环境保护方面,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支撑,使很多企业有机可乘。

2. 没有明晰界定环境资源产权

环境资源产权是典型的公共产权,只有对环境产权的合理界定、解决了环境产权的归属问题才能实现环境公共产权的市场化配置和运作,从而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滥用行为。

(二)企业内部控制方面

1. 环境成本控制渠道单一

大多企业在环境成本控制方面只注重生产经营的过程,而对于生产前和生产后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就使得企业的生产生活中的成本计量由于缺失了对外部的环境成本计量和控制而出现差错。

2. 企業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大多数企业先污染再治理的模式,使得环境成本控制范围狭窄,虽然在污染之后及时采取了部分措施进行治理,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并未实现根本的改善。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基于利益的驱使也并未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环境污染源头团体并未真正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环境控制组织,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存在缺陷

环境成本的诸多问题还存在于信息披露方面:一是披露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大多数企业对于环境成本的披露往往只集中于成本管理的其中一个方面,从而使得信息不完善,而且对于企业来讲,为了获取市场竞争力而选择只披露正面信息而隐藏负面信息也是信息缺乏完整性的重要原因;二是信息披露方式缺乏规范性,每个企业信息披露的方式方法是不统一的,这就使得信息披露无法进行数据或者信息的比较,这对于市场总体是不利的;三是环境信息没有可靠性,环境信息的披露是企业做出的信息公示,并未经过相关权威部门的审计,信息的可靠程度可想而知。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完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措施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就是基于低碳的理念实现减低能耗降低污染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的成本控制,在企业从事生产活动之前到已完成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将低碳的理念贯彻其中。从时间方面进行考虑,基于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应关注当前和未来两个时间点;从范围的方面来考虑,主要包括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从监管层面上来说,成本管理工作不仅包括企业自身控制,也与政府监督息息相关。

(一)政府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措施

1. 完善相关环境和会计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制定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覆盖面还不全面,难以做到面面俱到,有很多实施细则还亟待完善。政府还需要健全绿色税收法律体系。例如:开征环境污染税,包括空气污染税,水资源破坏税等,并对环境税的征收范围、征收率和方法进行明确;对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态生产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等。

2. 明晰界定环境资源产权

之所以会出现环境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资源环境的稀缺程度并未以价格的形式正确反映出来。要用经济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定价和有偿使用,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对重工业企业而言,就是要明确煤炭、石油等各类资源的所有权,只有这样重工业企业才会去主动承担环境退化造成的损失,因此,要引导企业做出有利于环境的经济行为,就必须明确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并提高到法律的高度去进行监督和保护。

(二)企业内部环境成本控制措施

1.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事前规划

通过对众多企业成本控制文献的研究,大多数企业往往集中于企业生产环节而缺乏对整个生产链的考虑,因此企业在生产开始之前应做到对成本控制的事前规划,基于对整个生产流程的全面考虑来进行环境控制规划,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费用支出进行合理全面的分析分配从而进行总结方案,并对这些总结方案进行价值评判,从而选择更高性价比的方案进行实施以降低环境成本管理费用。

2. 生产结束阶段污染治理的环境成本控制

虽然在事前规划、原料选择和生产过程中都加强了环境成本的管理,但是废弃物依然是不可避免的。生产结束阶段的治理也是不可缺少的。后续治理时可分为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进行控制,控制内部环境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改善生产方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外部环境成本的控制就是要求企业基于强大环保责任投入合理的内部费用,为企业的污染后果进行后续处理降低其成本。

3. 提高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

现如今,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为了快速实现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就必须将环境成本管理提上日程,加强对环境成本管理的认识。企业可以举行相关的学习讲座,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培训,为员工灌输相关知识,提高员工的环境成本意识。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员工们参与环境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企业应转变价值观,在企业内部推崇绿色文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升员工参与的主动性。

4. 加强环境成本信息披露

环境成本信息作为企业内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部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信息之一。在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方面,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环境信息主要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提供的主要是经济效益指标,而在美国则主要采用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比较型模式。随着我国环境会计的不断发展,当前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方式已不能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对环境成本信息的需求。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制度。

四、结语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环境成本控制的好坏甚至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对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摒弃先前“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兰,马慧颖,段延梅.基于低碳经济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4(06).

[2]马自俊.环境成本控制的新思路[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8).

[3]谷慧玲,张尧,石巍.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责任成本控制探究[J].财会通讯,2016(05).

[4]卢缨.浅谈生产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J].财务与会计,2017(12).

[5]李婷,李文兴.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模式创新驱动探索[J].财会通讯,2016(34).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猜你喜欢

环境成本低碳经济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自然环境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
浅析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的探讨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