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大工程”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2018-05-09吴安浩

湖南教育·A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职工培训

吴安浩

陈宝生部长曾指出,教师是教育当中基础的基础、制高点的制高点、根本的根本。这一说法很到位。无论是作为教育管理者,还是学校领导,应该心中装着教师。近年来,株洲市教育局以推进教师幸福工程为抓手,按照需求优先、主动作为、整体推进、讲究实效的原则,推进实事项目落地,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际成效提高教职工幸福感。

一是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结合全市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现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打破政策瓶颈,开辟紧缺学科招录“绿色通道”,鼓励各县(市、区)到省内外师范院校直接招聘优秀毕业生。逐年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2017年,通过考试、直接引进等方式,全市共招聘教师1638人,教师“退一补一”的良性机制正在形成。招录公费定向师范生363名,毕业的134名公费定向师范生均回到生源地执教。实施农村学校特岗教师计划,共招录118人。

二是实施人才交流工程。积极探索师资配置新路径,健全区域内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由城镇向乡村、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2017年,有1568名校长、教师进行城乡学校、优质与薄弱学校交流轮岗,其中校长交流247名,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

三是实施师能提升工程。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以校本培训为基础,通过一系列举措和渠道,深入实施“骨干培养”和“全员培训”两轮驱动培养战略。(1)保障培训经费。各县(市、区)按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总额(含绩效工资)的1.5%安排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搭梯建台。(2)实施“青蓝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学历进修,为青年教师的外出学习创造机会。比如选派青年教育英才赴华东师大进行了专题培训。(3)开展网络培训。发挥教师培训“互联网+”的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首个地市级“教师教育网络学校”,共享优质课堂2600余节,有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分层分批开展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全市290余个农村教学点数字化教学全覆盖。(4)请进来、走出去培训。按照高端培训进高校、引领培训到基地、全员培训在学校的思路,2017年近2万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校长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升。选送优秀教育人才境外培训,组织了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开展为期三个星期的培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校长的管理能力和教师实施素质教学的能力。(5)重视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将“省培”和“国培”的指标向农村教师倾斜,乡村教师培训占指标数分别为97.61%和89.5%。市级培训设立乡村教师·校长专项培训计划和名优特教师“送培到县·送培到乡”等专项计划,采取影子培训、跟岗实践、送教上门等方式着力培训乡村教师。事实证明,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心,让老师们燃起了对教育的热情,树立了对教育的信心,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是实施关爱工程。“人心悦,则工作畅”。从生活上关心爱护教职工,尽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1)保障教师待遇。逐步提高班主任津贴,乡村中學班主任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小学和幼儿园为每人每月300元;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实施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奖励津贴制度,奖励幅度前所未有;保障乡村教师工作补贴与罗霄山脉教师人才津贴足额发放,2017年有12287名乡村教师获得乡镇工作补贴,发放金额5065多万元。给武陵山片区3421名教师发放人才津贴1407多万元。(2)关注身心健康。每年组织一次教师健康体检,邀请专家为教师作健康讲座,建立教师健康档案,为教师提供健康咨询,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开展“八锦缎”、健步等健身文体活动,开展联欢活动,放松教师紧张心情。连读多年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师培训,全部实现每所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师。(3)扩大教师知情权。全面落实政务、校务公开,加强学校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4)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适当调整乡镇及以下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中级增加5个百分点、高级增加3个百分点重点用于解决在乡村学校工作满20年和30年,且目前分别还是初级、中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与标准的乡村教师的职称晋升。同时,对“三区”支教、援疆援藏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进行政策倾斜。(5)搭鹊桥。针对城区教师60%以上、乡村教师80%以上都是女教师的特点,我们联合中车在株洲的几个公司和市公安局等男性居多的单位,以面对面交流、联谊等形式,为单身青年女教师婚恋牵线搭桥。(6)开展帮扶行动。关爱特殊教师个体,特别是特殊困难教职工。健全完善困难教职工档案,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大病医疗互助互济”活动。开展“爱烛行动”、“励耕计划”,2017年共资助特困教师251名。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生病住院,校领导及时探望;教师直系亲属过世,学校派人前往吊唁;每年教师节,学校给每位教师献上一束鲜花;逢年过节,给离退休教师送去祝福和礼品;教师家里有难处,竭力相帮……教师没有后顾之忧了,工作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五是实施安居工程。加大投入,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连续几年将教师周转房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实事,2017年投入3807万元建设教师周转房522套。为保证支教、交流和无房教师生活用房,今年年初,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问题的指导意见》,计划用2~3年时间,新建教师周转房5000余套,彻底解决教师周转房问题。

六是实施名师工程。开展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三年一届,实行年度考核,动态管理。2017年300人被评为第七届市级学科带头人。形成了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县(区、校)级骨干教师梯队。成立“四名(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研员)工作室、高中学科基地和义务教育学科培训基地。依托“四名两基地”,培训优秀骨干教师。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优秀教师一对一帮扶培养工作机制,由名师、骨干教师组成的名师团队,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引领全体教师发展。开展“教坛新秀”竞赛。针对青年教师渴望成才的愿望,组织开展“教坛新秀”竞赛评选活动,年度评选表彰30名青年优秀教师。每年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去年,我市11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110人被评为全市“百优十佳”,11人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2018年,我们将扩大评先评优覆盖面,组织师德师风典型专项巡回演讲,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作者系株洲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教职工培训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