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光敏剂型的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分析

2018-05-09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温敏光敏剂尖锐湿疣

尹 涛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cuminatum,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患者主要为性活跃期成人,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国内持续增高[1]。治疗CA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外用药物、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微波治疗及手术治疗等[2-4],传统治疗方法难以清除HPV亚临床感染,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药械联用治疗方法,分为预先给药和选择性照射两个治疗步骤[5]。临床上主要使用第2代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其能选择性地富集于增生明显、代谢活跃、病毒载量高的组织,包含病灶组织和潜伏的HPV 感染组织。因此PDT治疗尖锐湿疣具有选择性强,复发率低等优点,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6,7]。然而,在使用5-ALA进行治疗时其载体生物利用率有限而影响临床疗效。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5-ALA载体类型有3种:水溶剂、基质霜溶剂、温敏凝胶,各有优缺点。注射用水作为载体敷药时配药浓度容易把握但药物易流失;基质霜作为载体敷药虽然容易固定,但是药物配置的浓度不易把握,其疗效往往与临床医生的使用经验有直接关系;温敏凝胶,物理性质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由液体形成凝胶体,兼顾了注射用水以及基质霜的一些优点,因此近年来作为载体被使用的越来越多。笔者使用不同光敏剂型对120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PDT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与分组

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院皮肤病性病门诊诊治CA男患者120例,年龄17~63岁。醋酸白试验均为阳性,皮损位于冠状沟、包皮、龟头处,柔软增生物,形态为乳头样、菜花样、鸡冠样,疣体直径2~6 mm,皮损累及部位1~3处,无其他明显不适。将120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水溶剂组、霜剂组、凝胶组,每组各40例;水溶剂组平均年龄为26.4岁,平均病程2.3个月,平均皮损数量为7个;霜剂组平均年龄31.2岁,平均病程1.7个月,平均皮损数量为9个;凝胶组,平均年龄33.6岁,平均病程2.5个月,平均皮损数量为7个。3 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皮损位置、数目和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初次确诊为CA ,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任何治疗,自愿接受疗程为3次的PDT照射治疗。排除标准:对5-ALA 过敏者;并发其他性传播疾病者;4周内曾接受其他局部治疗者,包括冷冻、激光或者外用药物;既往有糖尿病、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明显低下的肿瘤患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均不纳入本次研究,治疗结束后要求患者30 d、60 d、90 d、120 d复诊,对于部分不方便复诊的患者采用电话随访。

1.2 方法

1.2.1 材料 光敏剂:5- ALA(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光敏剂载体:温敏凝胶(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赠予);灭菌用水为常规医用注射用水;基质霜为科室配制。

1.2.2 治疗方法 ①凝胶组: 患者排尿后消毒皮损部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0.5 ml温敏凝胶,注入一支5- ALA散中(每支182 mg),充分溶解后配制成浓度为20% 的液态凝胶,在避光环境下将配制好的凝胶均匀涂抹在皮损及其周围1.0 cm以内的皮肤及黏膜上,3 min后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3 h后用XD-635AB 型光动力治疗仪垂直照射,波长为635±3 nm、输出功率150~300 mW,连续可调,光斑直径2.0 cm,每一部位照射20 min,照射过程中疼痛明显者适当调节输出功率,同时延长照射时间。每7 天治疗1 次,连续治疗3次。②霜剂组: 用无菌注射器抽0.5 ml基质霜,注入5-氨基酮戊酸散中,充分溶解后配制成20% 浓度的基质霜,其他治疗方法同凝胶组。③水剂组:用无菌注射器抽取0.5 ml的注射用水,注入5-ALA散中,充分溶解并配制成20%浓度的水溶液,其他治疗方法同凝胶组。

1.2.3 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皮损完全消退,恢复正常黏膜;部分缓解:皮损缩小≥50%;无反应:皮损缩小<50%或皮损无明显变化。复发:治疗结束后3个月无非婚性交,在原治疗部位或其周围2 cm范围内出现新生疣体。复发率=(治疗后4个月内复发的患者数/经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治疗过程中患者局部均有轻度灼烧感,可耐受。治疗后1~7 d照射部位周围组织出现轻度至中度疼痛及水肿,对症处理,绝大多数患者7 d内症状消失,治疗后患者均无感染及瘢痕形成。

2.2 临床疗效

120例患者中水溶剂组及霜剂组各有3例失访,每组坚持完成1个疗程的有效观察患者均为37例;凝胶组失访2例,坚持完成1个疗程的有效观察患者38例。治疗详情如表1所示,凝胶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水溶剂组和霜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胶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见图1。治疗后随访4个月,有部分患者复发,凝胶组复发率显著小于水溶剂组和霜剂组(P<0.05);水溶剂组和霜剂组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最多见于治疗后2个月内,2个月以后复发患者逐渐减少。复发部位多位于原皮损的临近部位,疣体累及部位>2处的患者复发率较高,疣体累及部位<2处或单个损害的患者复发率很低。对于部分缓解患者,待水肿消退后予以激光治疗后再辅以局部用药处理。

表1 3组患者治疗及复发结果比较 [例(%)]

2.3 不良反应

治疗后水肿和疼痛是光动力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数患者治疗后会有轻度至中度疼痛及水肿,一般可耐受。3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水溶剂组及凝胶组治疗后各发生水肿11例(29.7%、28.9%),霜剂组水肿13例(35.1%),水肿患者使用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浸泡,30 min/d,3 d后水肿消退。其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疼痛、色素沉着、糜烂等,均在治疗1个月后自行消退,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全身不良反应。

图1 温敏凝胶组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

3 讨论

光动力疗法是利用光动力反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在上世纪末被引入我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光敏剂是能促使光与组织发生作用的媒介,其本身只起能量转化的作用。Photofrin作为第一代光敏剂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皮肤病的治疗,但其不足之处是对病变组织选择性很低,有较长时间的光照射会产生皮肤光毒性。5-ALA 常被称为第2代光敏剂,具有在皮肤和黏膜吸收转化快,选择性的富集于病变组织,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少等优势。但是在局部用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限制了5-ALA 生物利用率。而且由于5-ALA稳定性差,皮肤渗透性较低,很难达到皮肤组织的靶部位,从而限制了它的治疗效果。因此研究敷药载体及局部用药技术对于提高5-ALA 生物利用率,从而发挥其优越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国内关于ALA-PDT 治疗尖锐湿疣的报道很多,但是关于光敏剂型进行研究报道较少,温敏凝胶又被称为温度敏感型凝胶,其性状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在液相及固相之间切换,因此可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发生膨胀收缩的特点,作为药物控释的良好载体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本文研究显示以温敏凝胶作为敷药载体的PDT 治疗CA的效果优于水溶剂或霜剂,且复发率低,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温敏凝胶配置浓度准确,针对性强,其药物在患者组织皮肤处的分散、吸收效果好于水溶剂或霜剂载体,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药物浓度。另外其给药方便、容易固定、不易流失等多方面因素也是它的优越性所在。正因为温敏凝胶的这些特性,使得以温敏凝胶为光敏剂载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报道称PDT联合外用药物或者通过适当扩大给药范围,可治疗皮损周围难以识别的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区域,进而降低复发率[9]。笔者所在科室正在积累第一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随着新型光敏药物的研发以及光动力学治疗研究的深入,光动力疗法将为CA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朱伟, 曹萍. 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 [J]. 皮肤病与性病, 2014,36(6):47-49.

[2]葛红芬, 臧运书, 汤占利, 等.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1):96-98.

[3]李晓川. CO2激光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 [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1, 20(10):826-827.

[4]林树洪, 陈向齐. 局部用药治疗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2015, 21(15):2760-2762.

[5]贾鑫璇, 陈金. 光动力疗法原理及其治疗尖锐湿疣的研究进展 [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 10(3):182-185.

[6]李黎波, 李文敏, 项蕾红,等. 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2, 21(5):278-307.

[7]李蕾, 邹先彪, 张云杰, 等. 光动力治疗前后宫颈尖锐湿疣皮损Toll样受体7和9及α干扰素和干扰素调节因子7的表达 [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 7(5):330-333.

[8]马国安, 王宝娟, 丁红炜. 光动力联合疗法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 20(2):105-108.

猜你喜欢

温敏光敏剂尖锐湿疣
溶酶体靶向吲哚氟硼二吡咯光敏剂的合成、双光子荧光成像及光动力治疗
一种利用温敏型泡沫压裂液进行重复压裂的方法及应用
ARA改性沥青加工、温敏和抗老化性能分析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光动力治疗中提高光敏剂靶向性的研究进展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具有生物靶向和特异性激活光敏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种亲水性温敏聚合物荧光探针的制备及用于农产品中铝离子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