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障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8-05-09方玉文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细化新课标笔者

● 方玉文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性质”中强调,“生活语文课程应使培智学校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具有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而其中的“读”是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读”可以广义地理解为“阅读”,也可以是狭义的“朗读”。在阅读中,朗读能力不可忽视,《新课标》就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强调“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分析课标,细化朗读目标

要真正在课堂上实施课标,第一步就是要分析课标,然后把课标细化成可测量、可操作的课堂学习目标。就朗读部分而言,依据《新课标》中各学段在阅读领域的朗读目标和内容,结合2017年出台的《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语文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稿)》,笔者将有关目标做了以下细化(见表1)。

在低年级段目标中,行为动词“朗读”被具体化为“跟读”,原因在于目前笔者所在培智学校的学生障碍程度较为严重,“跟读”目标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同时对“简单句”做了一个难度不同的梯度设计——从“词语”“简单句”到“简单的儿歌、童谣”。“词语”是“简单句”的组成部分,而“简单的儿歌、童谣”是由“简单句”组成的,这样可以照顾到低年级段各个水平层次的学生。同时对行为表现程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词语”要求“读音正确”,“简单句”要求“语气语调正确”,而“儿歌、童谣”要求“节奏正确”。

表1 阅读领域朗读部分各学段目标细化表

在中年级段目标中,《新课标》中的第一个目标“能用普通话正确、连贯地朗读一段话”被拆分成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针对行为条件“用普通话”以及行为表现程度“正确、连贯地”。尤其是“正确、连贯地”被细化为朗读中的“四不原则”;最后一个细化目标“能做到朗读时不指读课文”是根据《新课标》“教学建议”中“在教学中要按照从指读到视读、从朗读到默读的学习顺序加强指导”而制订的。

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中有两种课程目标,一种是一般性目标,另外一种是标*的目标,即选择性目标,适用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那么在中年级段和高年级段的目标中,就有两个标*的目标,笔者也同样进行了相关的细化。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朗读评价重在评价学生能否用普通话朗读”,因此在细化时,笔者分别在低、中年级段单列了“用普通话朗读”这一目标。

二、结合学情,实施有效策略

(一)开展集体和个别朗读训练,满足不同学生朗读需求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点与教育需求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注重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等内容,可见个别化教学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就笔者所在班级而言,学生之间的朗读水平差异较大,35分钟的语文课不可能仅仅只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情况,需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量化评估,因此在实施教学之前笔者设计了每个学生的朗读目标(详见表2),该朗读目标是基于学生朗读能力水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把握住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订目标之后,教师可以为其设定一个达成期限,例如笔者设定的时间跨度是一个学期;还可以编制相应的目标达成记录表,如果学生可以达成,那么教师就要制订新的更高要求的朗读目标;如果学生不能达成,那么该项目标必须作为该生今后一段时间的教学训练内容。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目标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变化、螺旋上升。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同样,35分钟的语文课也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来指导学生朗读,因此笔者的做法是将集体教学与个别朗读训练相互结合。在集体教学中尽可能兼顾每一个学生,施予不同的教学策略(详见表2),满足他们不同的朗读需求,时刻都把每一个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牢记于心,并在课堂中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指导;在集体朗读之外,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利用个训的时间对其开展个别朗读训练。

表2 目标与策略

(二)进行朗读表演和比赛,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的兴趣,达到激发“读”的兴趣这一目的。

对于该班学生来说,朗读能力相对较弱,培养朗读兴趣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例如针对一些拟人化的课文,如《猴子抬石头》《衣服不能换》《狐假虎威》等,可以请一些同学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其他同学可以朗读旁白,表演的时候边做动作边朗读。学生通过动作演绎,不仅提高了朗读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对于课文的记忆与理解。

除此之外,比赛的形式也是激发学生们朗读激情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比赛朗读可以分为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等,虽然智障学生有智力方面的障碍,但是那种想赢的进取心丝毫不比普通学生弱。每次运用这个方法,朗读的氛围都会非常好,同学们的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开展朗读规范训练,提高学生朗读素养

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最要紧的不是读出感情,而是把字、句读正确。[1]所谓读正确,就是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读字句等。那么,对于智障学生而言,也应如此。由于他们能力有限,朗读能力的培养应重在“读得正确”而非“有感情地读”。可以说,要做到这点,离不开反复的训练。就笔者的班级而言,学生朗读基础较差,有不少的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的做法是针对问题进行相关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尽可能在每一次朗读时给予指导和规范,并纠正有关的问题。下面列举几个笔者经常使用的朗读基础训练。

1.注意力训练

班上学生在朗读时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例如齐读时只听到两三个人的声音,其他同学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因此在朗读前,笔者会提高音量,提醒每个学生集中注意力,并采用激励游戏的方法使他们快速进入朗读的状态(“看看谁读得最好”);在朗读时,玩“你停我接”的游戏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朗读时,会随时停下,并随机指定某一个学生接着朗读;而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进行指读,也是一个不错的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2.读准字音训练

读准字音训练内容包括用普通话朗读,正确朗读生字、多音字读音等。读准字音可以说是正确朗读的基础,因此笔者的方法是在第一课时中,先“扫清”课文中的大部分生字词,让学生充分掌握生字词的字音。在之后的课时中,复习生字词,要求读准读好,然后在朗读课文时,边读边纠正,达到巩固的效果。

3.朗读节奏训练

本班学生有朗读拖沓的情况,句子读得慢,音拖得长,很没有精神。因此在每一次朗读之前,提醒学生不要拖沓,并向学生示范怎样读才是正确的节奏;有些韵律感较强的课文,可以请学生边打节奏边朗读,例如拍手、敲小鼓。

4.“四不”训练

“四不”就是不跳读、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这是正确朗读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除了小李之外,其他学生都被要求每次朗读时要指读课文,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跳字、漏字、添字的现象;对于读错的生字,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并请学生再读一遍,以加强巩固。

(四)多种朗读形式相结合,达成不同学习目标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教师在指导朗读的时候,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2]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多种朗读形式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朗读的积极性,还可以达到多种学习目的。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如齐声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默读、朗诵、教师引读、“开火车”轮读等。在教学实践中,对于一篇课文笔者会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来进行朗读训练,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教授《春天在哪里》这篇课文时,第一课时可先进行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在讲解完生字词语后,让学生边朗读边划出词语并由教师进行正音,最后再次齐读课文,检验生字词语的读音是否掌握。第二、三课时,可对课文进行细读。先采用引读的方式,为学生理解文章、回答问题搭建支架,如让学生读“枝头”“柳条”“桃花”,帮助学生回答“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个问题,然后请学生个别读、轮流读,此时可结合段落重点词句进行朗读。到了第四、五课时,学生已经比较熟悉课文内容了。可采用表演读、比赛读、能力强的同学领读等形式,不断巩固课堂朗读成效。

参考文献:

[1]崔峦.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若干问题的问答(二)[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6(5).

[2]侯金凤.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J].教育科学,2011(3).

猜你喜欢

细化新课标笔者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基于数据分析的大气腐蚀等级细化研究